-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九回) [2023/08]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3 ) [2014/09]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八回) [2023/08]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七回) [2023/08]
- 弥漫着绝望的荒凉(续2) [2024/12]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5 ) [2014/09]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续37) [2014/02]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1) [2017/02]
- 一缕冰酒在玉壶 [2015/01]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7 ) [2014/09]
- 混搭的华彩 --- 夏威夷纪行 (5) [2016/02]
- 挑担西洋参回中国 (2) [2012/11]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续59) [2014/03]
- 进取,真的可以不思 [2015/08]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60 续完) [2014/03]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2) [2017/03]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 [2017/02]
- 分别为圣(6)--- 圣地第一店 [2015/03]
- 分别为圣 (16)----- 哭墙 [2015/03]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 [2013/05]
- 磨合 [2008/10]
- 为谁忙? [2014/11]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5) [2009/11]
- 孩子和中国人 [2010/07]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3) [2009/11]
- 融入外国文化 [2009/11]
- 拜年了 [2010/02]
入的“山门”,便是以弗所,然后,我们就走进了公元一世纪曾经繁华过的城市。
前面说过,以弗所是从圣经中知道的地点,当真的接触到古籍,如圣经,所提到的地方,还是别有感触的。
这是以弗所的“main street", 这街道铺着石料,很是平整光滑,当初肯定是下了功夫的,现在则为成千上万游客的足迹所覆盖。
街道两旁是高大的石柱,有点像现在的电线杆,但肯定不是。
石柱当时用来做什么?会不会是街道两旁是回廊,现在,仅廊柱存留?
这柱子,装饰性还是很强的,由此可见,这以弗所,也曾是个极尽奢华的所在,后人,当然只从工艺,艺术方面所达成的成就来看待它们,至于这些在当时的道德文化中起着什么作用,反倒视而不见了。
沿街都是这华美的柱子,这街穿城市而过,约有一两公里被发掘出来,供人参观。
柱子背后,窑洞状的遗迹,据说是当年的民居,但似乎说服力差一点,没法看出人们怎么用它来“居”,要真是窑洞,和那些柱子极不匹配,而且,它也似乎太高了。
给人们印象深刻的是,这城市一方面奢靡,又一方面建有很精美的图书馆,筑有很讲究的音乐厅。
看来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们,是两手都很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不耽误。
图书馆剩在那里的门面,这是远景,走进了看,这门楼虽无画栋,却是雕梁,雕工很是了得。
两千年了,整理出来还是那么精细。
精美的柱,雕花的斗拱,如生的石雕像,如此的功夫做在了图书馆上,罗马人,已经知道了知识就是力量?
再有的是音乐厅,是罗马城市的标配,遗憾的是没有好的照片,但并不影响罗马人民陶冶情操。
这是公厕,应该是属于上层人士享用,居然还是可以冲水的。
两千年前呀。
这应该是一块残破的斗拱,人们还没有为它找到归宿,现在就在路边上注视无数的游人走过。
象这样“无家可归”的残片,数以千计,有的作了归类,有的就在那里等着什么,重复一座城市,真是谈何容易。
不知它的荒废,又是用了几多时光。
在这类废墟面前,人类历史的所谓兴衰,是不是就成了毫无意义的往复。
兴,又如何?
有一点分类的。
堆积如山的。
其中哪一块的见识都是“越千年”的。
回来说圣经,在这样一座城市,传福音,建教会,该有多困难,该有点体会了。
以弗所,已经满足了人们“所有”的需要,福音,还能是福音吗?
但,福音并没有“失传”,就象这几朵小花,从废墟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