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九回) [2023/08]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3 ) [2014/09]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八回) [2023/08]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七回) [2023/08]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5 ) [2014/09]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续37) [2014/02]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1) [2017/02]
- 弥漫着绝望的荒凉(续2) [2024/12]
- 一缕冰酒在玉壶 [2015/01]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7 ) [2014/09]
- 混搭的华彩 --- 夏威夷纪行 (5) [2016/02]
- 挑担西洋参回中国 (2) [2012/11]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续59) [2014/03]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60 续完) [2014/03]
- 进取,真的可以不思 [2015/08]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2) [2017/03]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 [2017/02]
- 分别为圣(6)--- 圣地第一店 [2015/03]
- 分别为圣 (16)----- 哭墙 [2015/03]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 [2013/05]
- 磨合 [2008/10]
- 为谁忙? [2014/11]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5) [2009/11]
- 孩子和中国人 [2010/07]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3) [2009/11]
- 融入外国文化 [2009/11]
- 拜年了 [2010/02]
佛罗伦萨,还没有好好享受,就要离开。
太多的留恋,太多的回味,还没来得及发酵。
总的感觉,这里是细腻的,这里是纯厚的,这里就是这里,她的独特使她几百年来处变不惊。
离开,真的遗憾,再来,不知何年何月。
走去火车站,大巴在等我们,一步几回头,为她留下最后一张照片吧。
这是火车站对面的一座教堂而已。
车开了,到比萨还要一个多小时。
沿途都是在树中的村落。
绿化是这里的特点,可能是气候温和,可能是早就注意了不过度开发,到处都绿树成荫的。
沿途是起伏的丘陵,山并不算高大,但连绵,很少有平地。
平地,应该都是河谷。
这是沿途中发现的几处古堡,当时这里是战略要地?
但现在,也就是立在那里,供人参观。
当然,它们是早已阅尽人间春色了。
从照片中可以感到车开得很快,即便如此,也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
到了。车停在停车场。停车场上有数不情的黑人在兜售“旅游纪念品”。很多的他们都会简单的中文。
你好,不贵,不绝于耳,煞是亲切。
停车场距离要看的地方似乎很远,走街串巷走了好久,而这些街巷和佛罗伦萨的不一样,那里是古,这里的是旧。
多数建筑类似我们以前的工人新村,只有居住意义,没有审美价值。
半个小时,四十分钟,至少是这种时间,然后到了。
比萨斜塔所在的地方是城中之城,所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城墙。
右手边上是入口,游人在 鱼贯而入。
不入的,是在“皇城根”摆摊设点的小贩,同样的黑人,同样的“中文”
但,秩序井然,全无强买强卖,当然,也绝无真货。
进得城门,是这样的景象,这是回顾。
城门两小拱一大,挺齐整的,然后前瞻,这才是要看的。
依然是阳光明媚不是曝光过度。
这里要看的原来是一座教堂,斜塔也不是塔,而是教堂的钟楼。
想来也是,原来一直认为比萨斜塔,就是一座斜“塔”,现在才“忽然”想到,塔是东方的概念,欧洲,本没有“塔”。
东方西方,多年各说各话,这种概念的借鉴互通,于塔或钟楼,还无大碍,但到了民主就是为民做主,就只能哭笑不得了。
不管是塔还是楼,反正是冲它来的。
当然,没能免俗,照了诸多将它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照片,就不露丑了。
事情就是这样有意思,当初它要不斜,肯定没有这么大名气;斜了若修复了,也不会名闻遐迩;斜了若倒掉了,最多意大利的文人会有一篇论比萨塔的倒掉留下,依然不会有这么多人不远万里。
所以,成功之路充满诡异的。
塔不是孤零零的塔,有雕塑相伴。
这地方本来是一座有围墙的大教堂,但其钟楼喧宾夺主,主体建筑反被冷落。
其实,那大教堂气势和建筑都属上乘,看两个细节,门。
门很精致,建筑还会差吗?
这父女情深更精致。
雕饰。
漂亮吧。
围墙一隅的树,很强的装饰性。
围墙内大片的草坪,是那大教堂不突兀的重要因素。
从这里离开,就是从意大利离开了。
从威尼斯,西西里,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伦萨,到比萨,说不尽的意大利。
下一站,就到地中海的另一端,法国的马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