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九回) [2023/08]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3 ) [2014/09]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八回) [2023/08]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七回) [2023/08]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5 ) [2014/09]
- 弥漫着绝望的荒凉(续2) [2024/12]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续37) [2014/02]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1) [2017/02]
- 一缕冰酒在玉壶 [2015/01]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7 ) [2014/09]
- 混搭的华彩 --- 夏威夷纪行 (5) [2016/02]
- 挑担西洋参回中国 (2) [2012/11]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续59) [2014/03]
- 进取,真的可以不思 [2015/08]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60 续完) [2014/03]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2) [2017/03]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 [2017/02]
- 分别为圣(6)--- 圣地第一店 [2015/03]
- 分别为圣 (16)----- 哭墙 [2015/03]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 [2013/05]
- 磨合 [2008/10]
- 为谁忙? [2014/11]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5) [2009/11]
- 孩子和中国人 [2010/07]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3) [2009/11]
- 融入外国文化 [2009/11]
- 拜年了 [2010/02]
这处名胜我们转天去看了,幸运得很,它居然可以到跟前去看。
从这里看去,除了城墙和远处的现代化高层建筑,伊斯兰建筑,伊斯兰的圣地,是耶路撒冷古城无可置疑的地标。
这里是耶城诸门之一:金门。
应该注意到了,金门,是永远闭着的。
耶路撒冷的古城,城门,圣经里反复提到,这门那门,名称都没有变,而且均在使用。
唯独金门,由于被认为是耶稣复活后重返耶路撒冷的入口处,反而就被关闭了。
意在你耶稣就是回来,也没有门给你进去。
滑稽吧,愚昧吧。
耶路撒冷城墙外的谷地是什么?墓地。
西方的墓地和民居混建,特别是教堂多附带墓园,但耶路撒冷城外的墓地,真个是叹为观止,触目惊心。
石棺,就这样排列着,如果我们能看懂希伯来文,或者阿拉伯文,我们就能知道这里那里葬的是谁。
着照片里的石棺,是全部的九牛一毛,看看更大的视野。
没有铺天,确实盖地。
当我们眺望圣城耶路撒冷,看到的是伊斯兰的地标,看到铺天盖地的石棺,我们会想到什么?
在信众心中,他们的神是永生的神,是赐生命的主,然而,大家,几千年来的大家确实争先恐后地用棺木来等待,迎接那赐生命的神。
人,总是这么任性,以致于出现了滑稽的一幕。
这里,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各自抢占自己认为更好的地点下葬,竞争的不亦乐乎。
当然,墓葬也不是墙外的所有,还是有些绿色,说着当今。
在橄榄山逗留片时,我们往山下走去,这路,就是当初主耶稣进耶路撒冷,群众高唱“何散那”的那条路。
典故出自新约圣经御寒福音12章。
从上下来,要经过这扇门,照片中的老哥,据说到过广州,能用中文搭讪几句。
往山下走,一侧是墙,另一侧便是墓,便是石棺。
这是石棺的近镜头,是犹太人的墓葬,铭的是希伯来文。
这就是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导游。
我们所走的路已没有了当时的棕榈枝和衣物铺在地上,有的是柏油路面,但路的坡度还是陡陡的。
走下坡来,要去的景点是主哭堂。
在那之前,恰好出土了一处一世纪的犹太墓葬,于是,多了一处景点。
墓葬是一处洞穴,应该是人工所致的洞穴,窑洞吧,当时它是在地上,地下,半地下,不得而知。
现在是半地下的。
穴中有的并不是外面那铺天盖地的石馆,而是很多“石盒”,有现在的骨灰盒两三个那么大。
后来导游介绍,当时犹太民族的墓葬习俗是人过世后即行土葬,应该是无棺无椁,等一年后遗体给予骨殖,再入殓到石盒之中。
每一家族都有各自的墓穴,然后一代代的人死后,就将石盒放在一处。
现在这洞有博物馆的模样。
这样,我们对圣经中耶稣所说,让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是不是好理解一点了?
主哭堂,又是个什么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