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九回) [2023/08]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3 ) [2014/09]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八回) [2023/08]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七回) [2023/08]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5 ) [2014/09]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续37) [2014/02]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1) [2017/02]
- 弥漫着绝望的荒凉(续2) [2024/12]
- 一缕冰酒在玉壶 [2015/01]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7 ) [2014/09]
- 混搭的华彩 --- 夏威夷纪行 (5) [2016/02]
- 挑担西洋参回中国 (2) [2012/11]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续59) [2014/03]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60 续完) [2014/03]
- 进取,真的可以不思 [2015/08]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2) [2017/03]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 [2017/02]
- 分别为圣(6)--- 圣地第一店 [2015/03]
- 分别为圣 (16)----- 哭墙 [2015/03]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 [2013/05]
- 磨合 [2008/10]
- 为谁忙? [2014/11]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5) [2009/11]
- 孩子和中国人 [2010/07]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3) [2009/11]
- 融入外国文化 [2009/11]
- 拜年了 [2010/02]
这是耶路撒冷的公共交通。
然后是以色列博物馆,它的主要部分是一座耶路撒冷旧城的模型,体现的是希律时期的耶城。
这是全貌,这个模型做的尽可能逼真,从做工中甚至可以读出以色列人心中的向往和希望,那毕竟是曾经的辉煌。
告示牌,告诉我们哪里是哪里。
模型,也可以说耶城,主要部分就是圣殿。
它的门和金门相对,金门就是一直封着的那个城门。
再把镜头拉的更近一些,就可以体会它的做工了。
最叹为观止的是圣殿的石柱,那纹路色彩真和出土的石柱一般无二。工匠们连这个细节都注意到了。
除了圣殿,整个城的宫殿,民居都尽可能照当时的体例作出。
这是宫殿城堡,看那长廊的起伏。
这是和苦路相连系的部分,那城门,就是主耶稣出城的门,城外不远,髑髅地。
除了这个占地颇大的模型,周边还有花草。
杏花,很稀罕的。
雕塑。
然后是另一部分,死海古卷展览馆。
这个房顶的造型,可不是追求现代,而是仿古。死海古卷是放在陶瓮之中,这屋顶模拟的是陶瓮的盖子。
死海古卷是什么,等我们到它的出土地点再详细介绍。
这里大概说一下,圣经在印刷术发明以前,靠的是手抄,而所谓死海古卷,便是48年发现的公元一世纪的圣经抄本。
为了和“出土”二字相称,博物馆设计在半地下,入馆要倒下台阶。
然后通过“隧道”,
再然后,不许拍照。
其实博物馆很小,只给逗留五分钟,看到的也是复制品。
印象是,虽然以色列民没有推崇书法传统,但那硬笔书法,堪称一绝。
关于死海古卷,等我们到了昆兰细说,这是很匪夷所思的故事。
下一个博物馆,现代了,但比古代更沉重:大屠杀博物馆。
犹太人二战时的经历,展示在两个纪念馆中,一处专为死去的儿童而设。
这是入口处,进去不许拍照。
入口的上方,是这样的雕塑,记录着夭折。
展览馆一走进去,是漆黑的屋子,等眼睛适应过来,原来这是布置的星空。
参观者扶着栏杆,借着依稀的星光走着,耳边响着平缓的介绍:Peter 8岁,捷克斯洛发克;Mary ,5岁,波兰;。。。。。
这声音平缓低沉,一直在念着,没有尽头,把无尽的忧伤无奈传递给每一个参观者。
这是一个无以伦比的设计,将悲哀在暗夜中浸透,再展现给幸存者。
从里面出来,在哀怨之中,看到了犹太人的感恩。
纪念馆四围,散布着许多这样的铭牌,纪念着有姓名无姓名的人们,他们曾经在那个时代对犹太人伸过援手。
导游自已是当年的越南船民,对这种危难中的援手,有很深切的感受。
纪念馆的另一部分,设计成刀刃状。
其中展览着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的大屠杀。
各种图表,实物,照片。
展览的最后部分,是所有遇难者的档案,几乎每人的材料都有,满满地象图书馆的收藏。
这里体现了德国人的认真,他们不认为屠杀是罪恶,反而是作为成绩整理归档的。更体现了犹太人的执著,把每一位遇害者的档案都整理的井井有条。
这处纪念馆的最后部分,应是一处凭吊的地方。
这是一间没窗的建筑,门做成了铁丝网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里面空空的,在地上做了一幅世界地图,然后标出集中营的位置,著名遇害人的数目。
那些位置上,放置着不熄灭的火炬,那明暗不定的火焰,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不甘心。
不行了,要赶紧离开这里,太沉重了。
这,竟是神的选民的遭遇。
神啊,为什么, 你在哪里?
终于,从这里出去了,下一站:伯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