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九回) [2023/08]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3 ) [2014/09]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八回) [2023/08]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七回) [2023/08]
- 弥漫着绝望的荒凉(续2) [2024/12]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5 ) [2014/09]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续37) [2014/02]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1) [2017/02]
- 一缕冰酒在玉壶 [2015/01]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7 ) [2014/09]
- 混搭的华彩 --- 夏威夷纪行 (5) [2016/02]
- 挑担西洋参回中国 (2) [2012/11]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续59) [2014/03]
- 进取,真的可以不思 [2015/08]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60 续完) [2014/03]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2) [2017/03]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 [2017/02]
- 分别为圣(6)--- 圣地第一店 [2015/03]
- 分别为圣 (16)----- 哭墙 [2015/03]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 [2013/05]
- 磨合 [2008/10]
- 为谁忙? [2014/11]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5) [2009/11]
- 孩子和中国人 [2010/07]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3) [2009/11]
- 融入外国文化 [2009/11]
- 拜年了 [2010/02]
树
特拉维夫
历史是这样的,很久以来,有约帕,没有特拉维夫。犹太人走了,离开了约帕,一走就是两千年。
然后,犹太人又回来了,回到了约帕,而那时的约帕基本上是阿拉伯人的约帕。
生活习惯的差异,主要是卫生习惯的差异,使得犹太人萌生去意。去哪里呢,也许当时的犹太人和我们一样,登高,然后将视线定在不远处荒芜的海滩。
当时,应该连这小棚子都没有。
十六户人家,开始了“殖民”,他们在海边建屋,为他们的新家园取名特拉维夫,意为“春天的高地”。
十六户人家,两百年后,就成了今天以色列最大的现代化都市。
那十六户人家的红房子还在,配套的小学校,也还在。遗憾的是,导游只是“牧童遥指”了一下,如此的景点居然就过掉了。
回到高地,除了远处的特拉维夫和近处的树以外,还有一处雕塑,被称为信心门。
是什么内容,人家怕咱看不懂,特此告知
好几种语言呢。
在高处的附近,有一座教堂,这教堂不是景点,不是旅游项目,只是风实在太大,让大家权且避避风。
从高台上看去的情景
正门在另一侧
现代雕塑
没看懂什么寓意,然后登堂入室
里面正在做弥撒,对了,是天主教堂。
让我们吃惊的是,诵经用的是广播员般的标准普通话,再一看,堂里的人,都是我们的同胞。
这不该是从别处过来的团队吧,居然在约帕能有几百为华人天主教徒。
教堂挺新,也挺讲究。
百感杂陈。
出了教堂,上了大巴,又经过了约帕的钟楼。
十几分钟后,我们就已经在特拉维夫的大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