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从自身经历说学术型海归(一)

作者:sousuo  于 2009-11-27 10:4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4评论

 
几年前曾经尝试“海归”。那段日子里,想方设法,力图扎下根来,过上平稳的生活并在工作上打开局面。不过,那些努力基本都以失败告终。我又“(回)归海(外)”。估计象我这样的case不在少数。虽然经过这一折腾,身心健康都遭到较大损伤,但日子总要过下去。各类经验教训也可归为人生的财富,可使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遇到类似的情形时不致于再摔跟头。

本来不愿意回忆那段经历,老实说,没有什么愉快的成分-奋斗,失败,就是这样。但“海归”涂博士跳楼结束自己生命的消息让我受到较大的刺激;国内外网上评论很多,而其中真正理解了涂博士际遇的却是少之又少(有些看上去应该已有一定人生经历的人们,开口便说涂博士太过“看重名利”;还有的“海归”写道,“千言万语一句话,还是祖国好”;等等。当然这些评论都没有恶意,但我看不出它们有多少可以对应得上涂博士的情况)。

我想我要写下点东西,从自身经历、感受说一说“海归”的困难;基于我所见到的比较成功的“海归”事例也试着谈一谈应对这些困难事先需要做的功课。愿这些文字可以略表我纪念涂博士之意;也为有“海归”打算或已经“海归”的学友们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海归”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我只对-在出国时已经同原学习或工作单位脱离了关系,在国内没有“根基”;在发达国家拿到博士学位(做完博士后工作)后较短时期内就回国-这一类“海归”比较熟悉。这也是我这篇文章中“学术型海归”的定义。

显然,涂博士就是属于这种类型。我也是。涂博士(出现忧郁症症状之前)的经历与我的很相似。我不敢说我的感受就是涂博士的感受,但应该比较接近。

这一类“学术型海归”在国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国内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同发达国家相比有许多不同。在国外呆的时间长了,想再适应国内环境并不容易。有的人可能留学、博士后工作途中会回国呆上一段,几星期甚至几个月;出国时都是二十多岁(有的更大),认为自己对国内还是比较了解的-其实这是个大误区。一时回国,走马观花,亲戚朋友领着“吃喝玩乐”,接触的都是好的一面,而那些不是现实的全部,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块。出国前,大多数人是埋头努力争取出国深造机会,对周围的各类关系,各类“规矩”,并不特别在意,对之有所研究者更少,换言之,其实并不了解国内操作的要领。环境本来就不同,加之自身准备不足,预想偏离现实,遇到困难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把一些不适应也看成是困难的话,那困难就太多了,随时随地都有。一开口一举手一投足,思路方式都同国外有区别。然而,这些“不适应”不会演变成危机,过上一段时间应该能够自如应对。在国外生活也好,工作也罢,一切都是自己负责,一切都是自己动脑筋动手干。有着长期这样经历的人们综合能力一般都不会太差的,不会被这个层次的困难难倒的。然而基本生活条件不具备,日子没法过下去,且看不到改善的希望-面临这样的困难,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涂博士没能想出有效的办法来克服这个困难。

报道说,涂博士每个月拿到手的是两千元人民币。国内的人们应该知道两千元在杭州能过什么样的日子,但估计不少国外的学友们对此并无清晰的概念(是不是依然觉得国内物价还是很低)。三口之家一个人工作,每月净收入两千元,没有自己的房子,日子将是艰难的。只要了解:小孩的奶粉多少钱一听(如果觉得涂博士的小孩不需要喝牛奶,或只应喝三鹿牌价位的奶粉,那这一项可以不计在内。关于牛奶,我顺便说一句,几乎所有国产品牌的产品都难以信任,大概只有进口的相对保险);小孩的幼儿园多少钱一个月;到医院看一次感冒要多少钱(涂博士的妻子没有工作,估计没有医保;小孩估计是半保(靠在涂博士这边));冬夏季里一个月空调用电的费用是多少(杭州也是个有名的冬冷夏热的城市。不过如果觉得涂博士一家用空调奢侈的话,那把这一项也除外,但基本的水电煤气费是免不了的),我这里只是随便列了几项,很清楚,涂博士的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不妨再给出个参照系,涂博士的收入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在此决无轻视农民工之意,相反地,我认为他们是国家的脊梁:过着劳碌困苦的日子,为社会创造着巨大(主要部分?)的财富)相当。涂博士没有农民工弟兄那个程度的豁达、坚韧。但这不是他的错。他是清华人,美西北大学博士,这样一个经历的人,得到能养家糊口的薪水待遇,基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比较安心做他的教学研究工作,实在不算是个高要求。认为他学成回国后应该能够,也必须承受农民工弟兄们承受着的艰难,这合乎道理吗?买房子的事情没有必要多说,以涂博士的收入想也不要想。而居无定所,恐怕也是一处涂博士感到巨大压力的地方。

回国之时,觉得虽然各方面条件会不如国外,但这些年国内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工作环境也有大的改善,一个海归博士领着一家过个普通日子正常工作当无问题,有些方面的不如意也能通过努力逐步走顺。自己在国内在发达国家均用功多年,有学识和有能力,能作出贡献。甚至还想过如果能做出在国外也不曾有过的成绩就好了。我这样想过的,涂博士大概也这样想过吧。而想象与现实差距太大,基本生活如何维持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对此,涂博士没能想出答案。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1 回复 德州龙 2009-11-27 11:30
好文
1 回复 magicthinkpad 2009-11-27 15:21
写的很好,支持。
0 回复 yulinw 2009-11-27 17:16
喜欢看,理性。
0 回复 jimx98 2009-11-29 01:50
钱钟书的<<围城>>虽然讲的是三十年代海归的故事, 但是放到今天一样感到精辟. 中国文化的"精髓"被中国的知识分子代代相传, 而且会继续传承下去. 咱不好点名, 那位八十年代回去的海归做过大学校长、科学院的大人物, 如今位列国家领导人, 可是人品不敢恭维. 中国文化劣胜优汰自古已然. 如果你还想保留点做人的仁义之心, 回国当海归, 最好还是免了罢.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0 14:4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