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我祖父是这样一个基督徒

作者:sousuo  于 2009-11-30 08:2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信仰见证|已有8评论


文章提交者:中华亲爱家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民国时期吧,我们村里就有了教会。许多村人,都信仰基督教。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做礼拜,传播福音,讲述人的罪性,讲述人应该信仰上帝,讲述基督耶稣对于人类的宏大恩典,讲述人应热爱美德、相互友爱的道理。这些教徒并没有进过学校,不识得文字,但由于经常参加教堂聚会,对道德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品行要求较为严格,相互之间很少争吵。一旦谁家有了什么困难,其他基督教徒,会问寒问暖。这就村里的人与人关系,变得更为和谐、融洽一些,多了几分人情味。与此同时,尽管生活的劳苦十分沉重,也缺乏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但由于他们心中有信仰,觉得与神明同在的生活是有意义的,这又使他们的内心变得充实.

这些基督教徒中,其中就有祖父一个.

我祖父经常参加基督教聚会.即使是压制宗教信仰自由的文革时代,他也坚持参加聚会.他认为基督教劝人为善,劝人关注灵魂,无论对个人,都是对社会,都是好事.他记性好,对《圣经》内容很熟悉。在他眼睛还好使时,他常自己阅读《圣经》。后来他眼睛越来越不好使了,便让刚刚识字的我,找《圣经》的一些段落,读给他听。对于圣经的许多段落,他都能做到琅琅于口,如“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他经常讲起亚伯拉罕的故事,讲亚伯拉罕是义人,尽心事奉主,善待他人,因此得到主的蒙恩,使他的后代如河沙那么多。又说我们都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他叫我们信仰主,说信主才是更大的收获,其他方面的收获,哪能与信主的收获相比呢。但我祖父的做法,又没有走向极端。我们村子里的一些教徒,连普通的民间节日也不过。我祖父是不赞成的。因此,每年的民间节日,我们家都做得十分热闹,这给我们孩子带来了许多愉快。

我祖父接受到几年的学校教育。当时是清末民初年间。教学的内容仍然是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之类。后来家庭困难,我祖父便没有继续读书。但祖父对传统文化,一直有很深的感情。祖父对历史了解较多。每当人多的时候,他便要向旁人讲历史,讲中国古代名人的事,谈孙中山在英国避难的事,也谈村里先人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村里其他许多人很少听过,因此很感兴趣。但每当这个时候,我祖母便要对祖父提出批评,讲他作为一个基督徒,不应该说这一切,应该多向其他说一说圣经的道理。这时我祖父就会静下来,不再说了。我祖父能熟背中国古代许多诗歌。记得我念小学时,我祖父曾兴致很高地默写出数十首中国古代诗词,其中有张继的《枫桥夜泊》等。祖父曾经拥有数十本中国古代典籍,都是线装本的,是祖父的珍爱。遗憾的是,这些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红卫兵们从地板下抄出,付之一炬。只有一本《康熙字典》,因为藏在别的地方,才幸免于难。这本《康熙字典》伴随着他大半生,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记得当时村里的一些读书人,遇到古字不认识的,都来问他,他都能说给他们听,并解释这些古字的含义.这与《康熙字典》给他带来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可惜《康熙字典》我从祖父房间拿到我的房间查阅时,不知怎么就丢失了.

我祖父一直以善良待人.对于弱者,对于困苦的人,他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五八年那年,家乡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农业歉收,许多人没米下锅.我家里也一样.有一个村里同族,连大至小六七口人,都等着挨饿,四处求借粮食,仍没有结果.我祖父知道后,主动将家里为数不多的粮食拿出一部分,借给这份人家,帮他渡过难关.若干年后,这份人家提起这件事,总是对我祖父,持极其感激之情,说这样的人世上不多见.一些人常常东家长西家短,我祖父从来不这样,即使别人伤害了他,也不记恨,对人宽宏.在他看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长大之后,才感到我祖父的这种品德,在世间是多么珍贵.有一位信仰基督教的教友,向我祖父借去了《圣经》,一直不还。看起来是不想还了。使我祖父没有《圣经》可读,给他带来很大不便。我当时还小,才十一、二岁,问祖父:能不能向他要回来呢?我祖父不同意。从此之后,我祖父便再也没有《圣经》可以阅读了。他只是用那颗虔诚的心,来信仰主,事奉主。

民国时期,我祖父曾担任保长,任职多年。身为保长,却为乡亲着想,努力减轻乡亲的负担,从不占用乡亲的财产,相反,许多公家方面的开支,却由我祖父从家里收入中拿出,使家庭反而因此一贫如洗.推掉保长不当,乡亲又不肯,乡亲害怕遇到坏人当保长,他们会吃亏.我祖父为此深感痛苦,半夜巡逻时每每哀哀痛哭,路人听了也噫唏不已。处理乡亲之间的各种纠正,也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因此,他获得众多乡亲的拥戴。解放后,其它许多村里的保长,因为对待民众刻薄,搜刮民脂民膏,一个个被绳之以法。而我祖父因为两袖清风,善待民众,得以安然无羔。每每忆及此事,我祖父总是要感谢主的恩典,总是劝人做人要善,不可作恶,认为作恶多端自食恶果。

我祖父过日子,一向节省。很少看到他穿过新衣服。吃的东西,也很粗糙,都是蕃薯丝,啃咸菜。但他很少有怨言。对于物质生活,他总是看得很淡。他喜欢的是合家平安,和睦。我爸我妈有时会吵几句,这时我祖父就会骂我爸爸:吵什么?有什么好吵的?这时家里就会静下来。我爸爸是一个孝顺儿子,一向尊敬我祖父。我祖父对于死亡,也有一种很超然的看法。他常常说:“人生六十古来稀”,自己活到八十岁,应该知足了!他感到应该感谢上帝的恩典,使他能够健康长寿,也使他儿孙成群,阖家平安。他的离世,是在心满意足之中离世的。他感到自己此生无愧于世人。他感到自己这一生是幸福的,主给予了他所当得的福气。他感到死亡绝不是化为虚无,而是回到了基督耶稣的怀抱着安睡。

从祖父身上,我看到了哪些品质?善良,仁爱,公平,脾气温顺,对人宽容,信仰上帝,不与人计较,对物质生活不过于追求,对生活很少有什么怨言。我想,《圣经》中说的两句话:“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我祖父大体上是做到的。《圣经》中对爱的论述:“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我祖父大体上也是做到的。

从祖父身上,我还看到,短短几年的小学教育,以及离开小学教育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对他一直保持着影响。他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尊敬中国古代社会那些贤人。中国古代的一些文章,诗句,一直在滋润着他的心灵。

有很多年,我以为学校传授的知识才是知识,一个人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这个人会变得愚昧无知,其品德也难以得到发展。甚至在大学毕业之后很长时间,我还这么认为。

现在我知道,我错了。学校的教育给人的帮助十分有限。学校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而忽略了人的品德,忽略了人的信仰,还忽略了人的天性的形成发展。这种忽略,后果是极其恶劣的的。必然使许多人只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不懂得美德和真理为何物,也没有办法通过日复一日的修心养性,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即使是知识,也是真假参半,极端自私自利之辈总是有意地把三聚氰氨当做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通过教育,不是变得更有智慧,而是变得更加愚蠢了。

我看到,那些受过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人,一个个不重视道德修养,一个个不知道信仰的珍贵,一个个不热爱公平正义,一个个生搬硬套书本理论而不知用自己的心灵和头脑思考,一个个把道德当做人们幸福的障碍、社会进步的障碍,我就认识到,一个人受到多年的教育,可能不是他人生的什么荣耀,可能反而是不幸。我再也没有因为曾经享受大学教育,而拥有的自豪感。我再也不把那些拥有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人,当做自己仰慕的对象。

这时,我就会想到了我的祖父。我想到他身上的品德和人生态度,是极其可贵的,是我的全部教育,所未能给予我的。我想到,我这些年只从学校教育和各种书本读物中寻找知识和智慧,而没有从自身经历和身边的人和事寻找知识和智慧,是不对的。我想到,这些年我没有变得更坏,与其说是我的教育给我带来的影响,与其说是理论家的高谈阔论给我带来的影响,不如说我的文学阅读给我带来的影响,不如说是我的家庭背景、我祖父的品德和人生态度给我的一些影响。我感到,由于我读过大学,这些年也读了不少书,现在又有互联网,可以接触更多的信息,使我的知识面会比我祖父开阔一些,但我的品德和人生态度,却与我的祖父有着很大的距离。我感到,有一些力量,是教育很难替代的,那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家庭环境的力量,以及宗教生活的力量。我也希望人们多从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身边的人身上,吸取其品德和智慧。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学校教育,不要迷信政治家的空洞说教。我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往往我们的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身边的人身上,具有更大的真理和美德光芒,值得我们受用一生。

经常看到,各大论坛的人们,为了人性善还是恶,为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到底如何,等问题争论不休。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观点的差别?有人说,书本教育不同引起。这句话固然有一定道理。但越来越多的人们指出,生活经历不同,也是引起观点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生活经历不同,对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是至关重大的。一个人一直没享受到别人的爱的人,很难了解爱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看到周围的人都是互相欺骗,互相伤害,很难认为人性本善的道理。所以我大胆地断定:人性恶之所以会成为许多人的结论,道德的作用之所以为许多人所贬低,不是因为人性确实是恶的,不是因为道德本身并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个社会是病态的,在病态的社会,人们——如果不说每一个人的话,至少也可以说大多数人——只能得出病态的结论!

我还想指出一点的是,一个人孩子时代,他的父母和祖父母,给他什么样的教诲,是不是劝他热爱美德和信仰,对他后来一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影响是至关重大的。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祖父母,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美德和信仰的教育,他们长大后,可能走了很大弯路,才能懂得美德和信仰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祖父母,是一个热爱美德和信仰之辈,并且以美德和信仰来对他们的后代进行言传身教,那么他们的孩子就可能产生对美德和信仰的强烈热爱,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轻易改变。

我有一个好祖父。他的品德和人生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人生的理解。他的品德和人生态度,是我一生的珍贵财富。我应该好好珍惜这笔财富,勉励自己,勉励后人。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0 回复 leahzhang 2009-11-30 08:31
好文,赞一个!
1 回复 ManCreatedGod 2009-11-30 08:52
我看到,那些受过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人,一个个不重视道德修养,一个个不知道信仰的珍贵,一个个不热爱公平正义,一个个生搬硬套书本理论而不知用自己的心灵和头脑思考,一个个把道德当做人们幸福的障碍、社会进步的障碍...
Haha
0 回复 大西洋人 2009-11-30 09:10
信仰的珍贵
0 回复 追求永生 2009-11-30 09:14
祖传基督徒信仰家风蒙神更多的祝福。
0 回复 温和宝 2009-11-30 10:07
说了半天,我并没有看到作者的作为与基督教有何关系。做一个善良的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是社会公德,而不是基督教的的道德。文章努力向人们灌输只有信基督教才有道德,不信就是不行这样一种观点。可惜根本说不出道理来。所得的结论也没有条理性,很是荒唐。有点像文革文章,只讲语录不讲道理,讲完语录就给结论。这种文章质量很低。
0 回复 遥祝 2009-11-30 11:52
好文!顶!!
2 回复 newpark 2010-2-27 07:38
温和宝: 说了半天,我并没有看到作者的作为与基督教有何关系。做一个善良的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是社会公德,而不是基督教的的道德。文章努力向人们灌输只有信基督教
“他感到死亡绝不是化为虚无,而是回到了基督耶稣的怀抱着安睡。”
2 回复 ChineseInvest88 2014-6-6 05:31
能看到一位把信仰活出来的基督徒,真是欣慰!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23:4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