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九回) [2023/08]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3 ) [2014/09]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八回) [2023/08]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七回) [2023/08]
- 弥漫着绝望的荒凉(续2) [2024/12]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5 ) [2014/09]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续37) [2014/02]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1) [2017/02]
- 一缕冰酒在玉壶 [2015/01]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7 ) [2014/09]
- 混搭的华彩 --- 夏威夷纪行 (5) [2016/02]
- 挑担西洋参回中国 (2) [2012/11]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续59) [2014/03]
- 进取,真的可以不思 [2015/08]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60 续完) [2014/03]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2) [2017/03]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 [2017/02]
- 分别为圣(6)--- 圣地第一店 [2015/03]
- 分别为圣 (16)----- 哭墙 [2015/03]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 [2013/05]
- 磨合 [2008/10]
- 为谁忙? [2014/11]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5) [2009/11]
- 孩子和中国人 [2010/07]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3) [2009/11]
- 融入外国文化 [2009/11]
- 拜年了 [2010/02]
·韩家亮·
政教分离是一个大的题目,也是一个常常被中国人误解的名词。一般来讲,中文的政教分离指的是西方的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既教会与政权(或国家)分离。而许多中国人常把政教分离理解为政治与宗教分离。虽然这两者有一些联系,但是教会与政权分离和政治与宗教分离两者有很大的本质上的差别。许多学者将儒教和马克思主义都归于宗教的一种[参1]。在这个意义上,从政治与宗教分离的原则甚至可以推出共产党政府应与马克思主义分开的荒唐原则(不过,这个原则比把所谓的“四项基本原则”写进“宪法”还要有些道理。但这不在今天讨论的范围内。)教会与政权分离在西方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政教分离就没有西方的政治现代化。因此有必要对西方政教分离历史和意义有一个大概而又较正确地了解。
儒教或马克思主义通常在学术上被认为是宗教的一种。这是因为它们都是世界观的一种。而广义上来说,这种划分有相当的道理(对此读者可以参看[1])。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宗教是关于上帝(神)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否认上帝的存在。所以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宗教的一支有些牵强。虽然儒教不否认上帝的存在,但儒教基本上是一种哲学世界观。从广义上来说,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儒教或马克思主义都是一种信仰体系。无论中外自古以来宗教信仰体系(或广义的世界观)与政体一直有密切的联系[2]。任何一个稳定的政体不可能没有一个占主流地位的(广义的)信仰体系。所以政治与宗教(或者世界观)完全分离是不可能的。但是,政权与教会分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看政体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B.Lewis的经典著作《错在哪?》[3,4]的第五章是关于世俗主义和民权社会。世俗主义的意义即宗教权威和政治权威不同,教会和政权不同,可以或应该分离。在现代政治意义上世俗主义在深刻意义上是基督教的概念。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耶稣的教导,后来它的发展与基督教史相关。早期的人类社会的宗教都与权威有关,不论是部落,城市,或国王。宗教提供了群体标志和忠诚,信仰给统治者和他的法律提供合法性。有三个世纪之久基督教是受迫害的宗教。在受迫害时,基督徒发展了自己的制度,教会及法律和法庭,它的阶层和权力链。虽然4世纪初康世坦丁皈依基督徒以后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有密切的关系,但总的说来,纵观历史几乎在所有基督教地域教会与政权一直并行存在。
书中讨论了伊斯兰地域的历史。历史上伊斯兰地域没有像基督教地域那样教会与政权并存的情形。这可能与伊斯兰教的奠基神话有关(100-101页)。对犹太教来说,以色列子民从被奴役逃走,在荒野里流荡了40年才被许可进入许望之地。他们的领袖摩西只能瞄上一眼许望之地,不得进入的许可。对基督教来说,耶稣被侮辱和钉十字架,有几世纪他的追随者被迫害被殉道。而默罕默德在他生存时取得了胜利。他夺取了他的希望之地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在其中他有全权。他的决定和行动被圣化在穆斯林的经典和在穆斯林的传统被得到放大。
基督教历史一直与分裂和异端相关,竞争的教义和互为对头的权威争夺上风(103页)。这斗争几乎从康世坦丁皈依基督就开始,康世坦丁堡,安提阿,亚里山大就在宗教上和裁决上相互争执。后来康世坦丁堡和罗马之间斗争,再后来教皇和更正教之争,以及更正教各派之间的斗争。只是在数世纪的流血冲突和迫害以后,越来越多的基督徒得出结论:只有剥夺教会接近政权的强制压迫的权力,同时剥夺政权干涉教会的事务,才可能取得不同信仰和教义的人们和平共处。
B.Lewis正确的指出耶稣的教导在政教分离中的重要性。他引用的是马太福音22:21“……。耶稣说、这样、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 神。”也是迄今常见的解释。我的解释不同。我认为从圣经的精神来讲政教分离应从马太福音十三章配合整个历史的发展来解释[5]。我以后将逐步探讨这个问题。
注释:
[1]"The World's Religions", N. Smart,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 by William McNe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nuary 1, 1992)
[3] 韩家亮:错在哪?(下)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1488
[4] "What Went Wrong?: The Clash Between Islam and Modernity in the Middle East" by Bernard Lewis, Harper Perennial, 2003.
[5] "A Biblic View On Islamic Fundamentalism," http://terrorism.c4c.name/2006/02/18/a-biblic-view-on-islamic-fundamentalism.aspx
政教分离是一个大的题目,也是一个常常被中国人误解的名词。一般来讲,中文的政教分离指的是西方的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既教会与政权(或国家)分离。而许多中国人常把政教分离理解为政治与宗教分离。虽然这两者有一些联系,但是教会与政权分离和政治与宗教分离两者有很大的本质上的差别。许多学者将儒教和马克思主义都归于宗教的一种[参1]。在这个意义上,从政治与宗教分离的原则甚至可以推出共产党政府应与马克思主义分开的荒唐原则(不过,这个原则比把所谓的“四项基本原则”写进“宪法”还要有些道理。但这不在今天讨论的范围内。)教会与政权分离在西方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政教分离就没有西方的政治现代化。因此有必要对西方政教分离历史和意义有一个大概而又较正确地了解。
儒教或马克思主义通常在学术上被认为是宗教的一种。这是因为它们都是世界观的一种。而广义上来说,这种划分有相当的道理(对此读者可以参看[1])。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宗教是关于上帝(神)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否认上帝的存在。所以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宗教的一支有些牵强。虽然儒教不否认上帝的存在,但儒教基本上是一种哲学世界观。从广义上来说,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儒教或马克思主义都是一种信仰体系。无论中外自古以来宗教信仰体系(或广义的世界观)与政体一直有密切的联系[2]。任何一个稳定的政体不可能没有一个占主流地位的(广义的)信仰体系。所以政治与宗教(或者世界观)完全分离是不可能的。但是,政权与教会分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看政体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B.Lewis的经典著作《错在哪?》[3,4]的第五章是关于世俗主义和民权社会。世俗主义的意义即宗教权威和政治权威不同,教会和政权不同,可以或应该分离。在现代政治意义上世俗主义在深刻意义上是基督教的概念。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耶稣的教导,后来它的发展与基督教史相关。早期的人类社会的宗教都与权威有关,不论是部落,城市,或国王。宗教提供了群体标志和忠诚,信仰给统治者和他的法律提供合法性。有三个世纪之久基督教是受迫害的宗教。在受迫害时,基督徒发展了自己的制度,教会及法律和法庭,它的阶层和权力链。虽然4世纪初康世坦丁皈依基督徒以后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有密切的关系,但总的说来,纵观历史几乎在所有基督教地域教会与政权一直并行存在。
书中讨论了伊斯兰地域的历史。历史上伊斯兰地域没有像基督教地域那样教会与政权并存的情形。这可能与伊斯兰教的奠基神话有关(100-101页)。对犹太教来说,以色列子民从被奴役逃走,在荒野里流荡了40年才被许可进入许望之地。他们的领袖摩西只能瞄上一眼许望之地,不得进入的许可。对基督教来说,耶稣被侮辱和钉十字架,有几世纪他的追随者被迫害被殉道。而默罕默德在他生存时取得了胜利。他夺取了他的希望之地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在其中他有全权。他的决定和行动被圣化在穆斯林的经典和在穆斯林的传统被得到放大。
基督教历史一直与分裂和异端相关,竞争的教义和互为对头的权威争夺上风(103页)。这斗争几乎从康世坦丁皈依基督就开始,康世坦丁堡,安提阿,亚里山大就在宗教上和裁决上相互争执。后来康世坦丁堡和罗马之间斗争,再后来教皇和更正教之争,以及更正教各派之间的斗争。只是在数世纪的流血冲突和迫害以后,越来越多的基督徒得出结论:只有剥夺教会接近政权的强制压迫的权力,同时剥夺政权干涉教会的事务,才可能取得不同信仰和教义的人们和平共处。
B.Lewis正确的指出耶稣的教导在政教分离中的重要性。他引用的是马太福音22:21“……。耶稣说、这样、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 神。”也是迄今常见的解释。我的解释不同。我认为从圣经的精神来讲政教分离应从马太福音十三章配合整个历史的发展来解释[5]。我以后将逐步探讨这个问题。
注释:
[1]"The World's Religions", N. Smart,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 by William McNe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nuary 1, 1992)
[3] 韩家亮:错在哪?(下)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1488
[4] "What Went Wrong?: The Clash Between Islam and Modernity in the Middle East" by Bernard Lewis, Harper Perennial, 2003.
[5] "A Biblic View On Islamic Fundamentalism," http://terrorism.c4c.name/2006/02/18/a-biblic-view-on-islamic-fundamentalism.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