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九回) [2023/08]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3 ) [2014/09]
- 弥漫着绝望的荒凉(续2) [2024/12]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八回) [2023/08]
- 融化在爱琴海(第十七回) [2023/08]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5 ) [2014/09]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续37) [2014/02]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1) [2017/02]
- 一缕冰酒在玉壶 [2015/01]
- 弥漫着绝望的荒凉(续3) [2024/12]
- 无序的一致:2014归国纪行(7 ) [2014/09]
- 混搭的华彩 --- 夏威夷纪行 (5) [2016/02]
- 挑担西洋参回中国 (2) [2012/11]
- 弥漫着绝望的荒凉 [2024/12]
- 醉梦浮生:地中海游轮归来(续59) [2014/03]
- 进取,真的可以不思 [2015/08]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续2) [2017/03]
- 地板是怎样炼成的? [2017/02]
- 分别为圣(6)--- 圣地第一店 [2015/03]
- 分别为圣 (16)----- 哭墙 [2015/03]
- 醉梦浮生:地中海邮轮归来 [2013/05]
- 磨合 [2008/10]
- 为谁忙? [2014/11]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5) [2009/11]
- 孩子和中国人 [2010/07]
- 没有什么是天然的,就算是母爱。(3) [2009/11]
- 融入外国文化 [2009/11]
- 拜年了 [2010/02]
第一个任务完成了,大姨的下葬很圆满,该见到续亲情的亲戚们也是该请的请,该见的见,这一拨的团圆也实现了。
在此之余,有了另一种的团圆:朋友间的团圆。
说来也怪,我除了出国八年后第一次回国和同学们聚过一次后,再没了此种性质,随后的若干次来来往往,都再没有了同学,朋友聚会的内容。非要细究原因,恐怕首推没有共同的话题,话不投机半句多,明明没有投机的话题,我等的出席,不过是别人聚会的由头,吃喝之余,别是没话找话的辛苦,倒不如自己到街上去走马观花。
这次,却有了朋友间的聚会。
这不是原来的同学,也不是旧日的朋友,而是在加拿大认识的后来回国的朋友。有见了两位这样的朋友,她们分别在天津的两所高校天大和南开任教,算是博导一级的人物,而认识她们的媒介,全都是加拿大的华人教会。
两位都是在到加拿大作高访的时候到过教会,一位因此信了主,另一位对基督教有所了解,尚未到信仰的程度。我们在加拿大的教会相识,因为都算是从天津出去的,我是从南开出国,妻子是从天大走的,所以和她们两位在国外走的近一点是很理所当然的了。
平日联系并不多,这次回去,也不知怎么"走露了风声",其中一位要请我们出去坐坐,正好有一点点的空闲,就去赴约,和在国外的情况正好相反,这次是她开车来接的我们。
去到一家台湾菜馆吃的饭,席间所说的话题不离教会左右,看地出这位朋友自从在加拿大信了主以后,在信仰的路上坚定的走着。同时也感到,现在的中国大陆,对于宗教信仰的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至于她身为基督徒可以在国内有和在海外一样自由的信仰生活。听她介绍,她可以每主日去教会,虽然是所谓家庭教会,也有固定的场所,专职的牧师,并没受到过什么干扰,也还有周间的团契活动,查经小组等等。总之,即使人身在"普世价值"下的加拿大,所享受的宗教自由也不过如此了,当然,这说的是在天津高校附近的情况,是不是到处都如此,就不得而知。
吃完了饭,她就提出要我们当晚去她们的团契小组看看,原来定的活动是由妻子的姐夫开车带我们夜游海河,想想,还是去看看她们团契活动更有意思。就推了游海河的计划。
和中午的饭局一样,等她来接。
活动应该是7点半开始,和北美的此类活动一样,活动是在一朋友家中举行,这家为每一位参加者准备点茶水,去的人相对固定,也会有人会介绍新人过去,我们就是新人。另一样和这边活动类似的就是迟到,从7点半到8点这一期间参加者是陆陆续续过来的,使得这家主人在这段时间就是不住的应门。
活动的内容,也和这边一样,先是唱几首歌,然后是学习,他们查的是一本叫<标竿人生>的书,这在基督教是很热的一本书。当天负责带领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姑娘,不是本科也就是在读研,但从她的带领所反映出的,无论是理解还是口才,都有相当的水平,至少是有很充分的准备。
接下来的分享,大家谈到各自学习的心得,谈到各自在日常生活中信仰的体验,等等,等等。我从大家的分享还知道,我的那位博导朋友,周六还在其办公室有一英语的查经班。
这几乎是此行唯一一次不以钱为话题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