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七十年前的草桥中学

作者:疯疯颠颠  于 2009-5-13 08:2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2评论

关键词:

时间:2009-03-09 17:46来源: 作者:王俊
台湾潘安生 我的苏州老家,在葑门内,甫街西街,多贵桥巷。睽隔六十年,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一次回去寻根,发现桥已没了,巷也没了;老家原址变成了鹅颈湾的地名,那一带的房子全部夷为平地,闢为绿地一片。至于甫桥西街则拓宽为鳯凰街,两旁全成了几层的楼厦
  

台湾·潘安生

 

    我的苏州老家,在葑门内,甫街西街,多贵桥巷。睽隔六十年,“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一次回去“寻根”,发现桥已没了,巷也没了;老家原址变成了“鹅颈湾”的地名,那一带的房子全部夷为平地,闢为绿地一片。至于甫桥西街则拓宽为“鳯凰街”,两旁全成了几层的楼厦,幼时在家可以遥望的双塔倩影,而今不复可见,都掩没在楼房后面了。

 

   从我家出门到后面,走过“元和县前”就是我的母校苏州中学,地近草桥,所以先前称为草桥中学,大文学家叶圣陶就是在这里毕业的校友之一,其他著名的校友也不胜枚举。

 

   我是“九一八”事变的那一年考进苏中的,那时候的母校已很有名望,每年招收的新生不到一百名,分AB两班。由于师质优、学风好、毕业生人才辈出,而招生名额很少,所以江南各地慕名前来竟争应考的学生,都是各地的杰出优秀的学生。记得我的同学少年之中,几乎有半数的以上来自外地县市乡镇,包括吴江、昆山、青浦、难寻、常熟、江阴、无锡,甚至远至宜兴、溧阳以及江北各地的皆有,大约都是各地名校毕业的“小状元”,至于苏城本地各小学的资优生,也当然以进苏中为第一志愿,所以大凡能够上榜的孩子,无不是各校名列前茅的佼佼者。我是来自平江小学的第一名毕业生,而同班之中来自平江的只有我一人。

 

“小时了了”,我在平江高小两年,自始至终皆独占鳌头,可是一进了苏州中学,便如鱼入大海,群雄毕集,形势已非昔比,想再能争锋夺冠,便不容易了。我在苏中三年,虽也卯足全劲,顶多只能挤进前十名,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人皆可以为尧舜,天赋和努力,谁怕谁?

 

记得班上有几位“好样儿的”,真是不凡。以国学和书法而言,有一为姓颜的(忘了大名)挥毫成书,铁划银钩,写出擘窠大字,拿到玄妙观三清殿去挂出来也保证有人要买。当时班上同学的书法以他最好,大家暗羡。有人说他单凭这一手的好字,将来已可一生有饭吃了。

我在龙争虎斗的环境中,力图自强不息,各科成绩,差强人意。沈从文老师主任教数学,从代数、几何到三角,课后作业习题,我按时循序赶作,每一次缴呈披阅,很蒙赏识,有一次特别以红笔加批:“该生按时作业,从不松懈,成绩特优,殊堪嘉尚!”给我表扬鼓舞。

 

国、英、数三门是最重点的课程。老师也都是一时之选,如周侯于(复)教国文,精选细讲,引人入胜。他和沈佩弦师,沈荣龄师,在文坛早有名望,而且教学富有热情。当时“国难当头”,九一八之后,继之以一二八,大家忧国忧时,报章每有精彩的社论,老师即剪出随时增例为教材。作文每周一篇,有一次出题为“春来与寇至”这“寇”即指东洋鬼子(倭寇),切中时机,激起情操,自是最好发挥的题材。至于补充的教材,课后自修者包括鲁迅等的新小说,老残遊记和浮生六记等等的老小说,逐年读了不少。

 

张身立是教英文的名师,后来又有胡达人也教过我们,文法课不采用一般的《纳氏英文法》,而用《Mastery of English》,提纲挈领,毕生受用。

 

物理化学在阶梯型教室上课,每一堂都有实验,居高临下,如看魔术,引人入胜。

 

当时草桥的校舍,皆为木结构,四四方方,围成口字形,四周是教室,大礼堂在一侧,中间是个操场,每天第二节课后,在此集合作健身操。此外还有一个大操场,跟校本部之间隔着一个草桥小学。大操场包括一个足球场,四周有田径赛跑道,遍植各种花卉树木,旁边还附有网球场。

 

校门开在一角,对着大公园,校园和公园之间隔着一条碎石铺的公园路,路底通往干将坊,衔接着言桥,附近有言夫子庙。言夫子是孔圣人的高足,全名为言子游(偃),以文学专长著称。在我们苏中的校歌里也特别提到他:

 

“至德称泰伯,

  文学推言游;

专诸任侠兮,

孙武兵谌。

伊兹邦之含闳兮,

笼万象于一丘……”

 

这首校论的文词,似乎就是前校长汪懋祖的手笔,他是国学大师;谱曲的好像就是程懋钧,他也是为国民党的党歌(后用为中华民国的国歌)的作曲者。

 

苏中的音乐和美术老师也很有名,黄觉寺的“画画”,一口宜兴方言,所发口音讲“画画”两字的乡音尤重,印象深刻。另有一位卜文煦老师的常熟口音也浓浓的,他是我校的童子军团长,兼体育老师,喊起口令来也有常熟音调。卜老师的夫人就是我校芳隣草桥小学的纪老师,她与我的大表姐俞月英是在苏女师的同学。卜纪他俩也就在我后来的岳丈家新建的景德里八户石库门房子里做房客;而我妻景纯贞就读草桥小学时,也曾与纪老师有师生的情谊。

 

连带想起,我的亲戚之中(包括我的胞弟瑞生),出生于草桥的也不少。例如景纯通(比我高三班)是我内兄,陈大中和陈大元兄弟(甪直人)也是内亲。大元现在是中国科学院的熊猫专家,他是首先为熊猫用人工授精繁殖成功的生物学家,大有名望。

 

谈起当年的同窗共砚的少年郎,后来在西南联大毕业的赵全章,可能也已在科学方面崭露头角。吴江人费如骐成了银行家,他的好友彭望褆、望祁和望颂,三彭皆是名门之后:“走进葑门第一家”大门前树立斗拱旗杆的“彭状元家”就是他们的老家。如所周知:苏城有四大望族,即“彭、宋、潘、周”各有千秋。像我们潘家在清代就出过几个状元,也有富甲一方的“陶朱公”,前者号称“贵潘”后者是“富潘”,可是时移景迁,到我这一代,生逢丧乱之世,遭際多厄,衣食不遑,已陷入清贫寒苦,也没有什么富或贵的本家,曾施以援手。

 

我是早年失怙的清寒子弟,自维所受教育只是草桥这三年,给我以扎实的学问根底,以后就全靠自己努力自修,自问也有高等教育的同等学力,因而参加各种考试,皆能出人头地,一直到高等考试获雋而跻身于高级公务人员之列,最后升任为邮政总局的“副总级”,功成身退,而毕生从事是经验,累聚的知识,在邮政界薄负邮学专家的声誉。回首前尘,师友凋零,以我九秩高龄,独能捉笔追忆往事者,恐已无几人矣!以上拉杂作飣餖之文,愿以贡同门的青少年同学,尚知草桥的仍有此老朽的校友。

                                                       2009年3月9日

3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3 回复 老阿姨 2013-2-17 16:40
   了不起,九十歲高齡了!敬佩!
3 回复 疯疯颠颠 2013-5-6 09:47
老阿姨:    了不起,九十歲高齡了!敬佩!
我也在草桥中学读过书,所以是我的学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4 10:1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