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吃在美国 [2008/02]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这两个周末天猪透过了网路观看了大陆的 CCTV-10 (科教) 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节目,叫 <百家讲坛>,而在周末的题目是由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所主讲的三国;其中易教授所讲解的蜀汉政权的形势在下是非常的欣赏,因為不但精闢而且易教授的用词与思维都非常的现代化(易懂),连在下这种傻傻的人都能清楚瞭解。
比较引起天猪兴趣的是易教授所讲解的蜀汉政权形势,因為这和偏安台湾的中华民国政权是有著异曲同工之妙。不论易教授解说的方式与动机為何,他的思维在下认為是可取的,所以在下在这裡要稍微的借花献佛一下,运用易教授的思维来和网友们浅谈一下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权。
在进入本文前,天猪要先声明:在下会以政治立场的角度来作分析,所以将不会太著重於民族道义的角度,所以请各位看官们先做好心理準备。
(1) 中华民国迁台时的形势
以蒋介石班底所主导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华民国政府於 1949年12月迁台时的形势天猪认為可以用十六个字来形容: 内有隐患 民生凋零 台人不服 外有强敌。
内有隐患所指的是跟随国民党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的军民裡并不全是忠於老蒋的,其中有很多人是资本家為了躲避共產党,也有人是在政府裡的既得利益者,也肯定也会有中共的特务跟随过来。这些人因為各有立场,都视迁台為一时权宜之策,所以对老蒋主导的国民党与"中央"政府是绝不可能完全死忠的。这样一个集团是很难一致对外的,而只要台海登陆战一打响,这些人说不定会是最先倒戈的。所以為了改正这个状况,老蒋迁台后做了三件事 - 清党 戒严和白色恐怖;这三件政策主要就是為了"巩固领导中心",而且是以老蒋為中心。
民生凋零所指的是台湾被中华民国政府接管后的经济情况。台湾在二次大战是有受到联军轰炸的,所以民生与工业都有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台湾的金融体系更因為日本撤离时弄了一手,让台湾人手上的债券变废纸,以及受到中华民国政府在大陆的情势所拖累,使得通膨严重,民生困苦。有网友提到台湾成為二战后中华民国政府经济上"不沉的航母" - 為大陆提供物资,却忽略掉了这个政策对台湾的影响。
台人不服是肯定的,因為这是人性。资源就只有这麼多,原来是本土台湾人分,但日本人来后挖了一大块走 - 例如种的白米都不给吃;而外省人来了,又把物资运往大陆,台湾人能爽吗?当然不能,因為以前是不给吃,但后来是吃不起,所以不爽。其实有很多平民阶级的台湾人是并不服日本人统治的,是屈服在日本人的淫威之下;现在我们看到檯面上喊怀念日本统治的其实是一些特定的台湾人,等下在下会继续分析。就因為台人不服,所以在 1947年才会发生 228 的武装夺权事件,而发动的也是一些特定的台湾人。
外有强敌这就不用谈了,隔海而望的是新胜的共军,北是不认為败给中华民国的日本,而太平洋的另一端是夹著打赢二战餘威,急欲扩张势力范围的美国 - 正好是个夹心"四明治",险恶异常。
所以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的形势是可说是非常的严峻,势如危卵;老蒋"三年準备,五年反攻"的口号叫的很响,但在下认為老蒋是心理有数的,刚撤到台湾时情势之坏恐怕也曾让老蒋失眠了不少。但时也,运也 - 韩战的爆发為了老蒋主导的中华民国政权保住了一线生机,但也只能推迟中华民国这个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败亡的时间,因為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的政权性质是注定使其无法持久的。
(2) 中华民国政权在台湾的性质
现在来到了本文的中心论述,那就是中华民国这个政权在台湾可大致分為三个集团: a)外省集团 ,b)半山集团,以及 c)本土士豪;而中华民国政权迁台后的歷史与政策基本上就围绕在这三个集团中间的利益争夺与矛盾纠纷上。
外省集团指的是由大陆迁台的"外省人"以及一些"新台湾人"(外省本省融合),组成的成份复杂,因為这个集团来自大陆各个省份,但有两个特徵:那就是 1.在大陆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政经既得利益团体 ,以及 2.是中华民国军队裡未投共的军队与其家眷。这个集团虽然反共,但对"中国"与整个中华民族还是有著一定的情感的,对统一的立场也很坚定;而在台湾的政治光谱上可以以深蓝為代表 (例如国民党与新党)。
半山集团指的是本省台湾人以及另一批"新台湾人",普遍与国民党有著利益的纠葛,但不一定都是国民党员;这集团在日本殖民时代裡既有既得利益者也有被压榨者。这集团有些人更因為為了躲避日本人的压榨而曾经去过大陆,受到了中国式的教育,所以子孙并不对中国特别的仇视,但也不会特别的亲近。很多死抱著中华民国叫著"民主自由统一大陆"拒统的都属於这个集团,而其代表性人物就是连震东(连战的父亲)与辜振甫。这个集团的份子普遍有著一个有趣的特质,那就是"骑墙" - 一切已本身的的利益為考量,立场不坚定;这个集团可以為了利而喊统一也可為了利而喊独立,标準的精打细算。喊统一的要大陆人在收入上先和他们平等,而喊独立的并不多因為他们知道独立对他们不一定有好处;在台湾的政治光谱上可以以中间偏蓝和偏绿為代表。
本土士豪指的是本省台湾人,但在日本殖民时代裡有著庞大的既得利益,有著一定的社会地位,受过日本式的教育,并且有地也有钱。这集团对大陆与中国没有任何情感,因為他们没受到过很多中国文化的教育;而对子孙的言谈与教育裡都会灌输仇视中国人与国民党政权的不满,因為外省与半山集团的兴起使他们失去了政经利益。这集团因為在日本殖民时代裡通常有著庞大的既得利益,所以非常怀念日本人的殖民统治,也因為有著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子孙多半留日与留美。这些人要的是在台湾重新当统治阶级,吃香喝辣,并寻求日本的保护;在台湾的政治光谱上可以以深绿為代表 (民进党与台联),代表人物為辜宽敏。
在分清中华民国政权裡的三个集团后,让我们检视并稍微分析一下几个中华民国政权迁台前后的几个重大歷史:
1947 年 的 228 事件 - 因经济因素以及警察开枪意外打死旁观者而暴发了本土士豪的武装夺权运动,以外省集团从大陆调军队打进台湾镇压收场。
1951 年 六月七日 - 中华民国政权迁台后的重大土改政策: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实施,為台湾的安定打下了基础,也同时标誌著外省集团对本土士豪集团的一次反击与拉拢半山集团的努力。
1954 年 二月十六日 -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继续有效,正式标誌了外省集团主导台湾政权的开始。
1972 年 五月 - 时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开始提拔台湾籍官员(林洋港、李登辉、吴伯雄,连战等),台湾媒体称之為"吹台青"。自此,外省集团开始逐步拉拢半山集团以对抗本土士豪要求政治权力的言论。
1979 年 十二月十日 - 台湾暴发了「美丽岛事件」的暴动;党外人士以争取民主自由為名创办"美丽岛"杂誌,并在世界人权日当天於高雄举办游行,但因為游行是非法,遭到了镇压,导致后来暴发了衝突。这个事件是中华民国政权迁台后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标誌著半山集团的部份成员开始与本土士豪连手以民主為名展开了夺权运动,意图在中华民国政权裡获得一席之地。
1984 年 十月十五日 - 笔名「江南」的作家刘宜良 (著有《蒋经国传》与《吴国楨传》),在美国旧金山自宅车库遭歹徒暗杀,后查出国民党特务介入此案;小蒋更於 1985 年接受 Time 杂誌访问时说出了不考虑蒋家人士继任总统的职务。自此,外省集团的统治基础再度动摇,开啟了為半山集团与本土士豪执政之门。
1988年1月13日 - 蒋经国去世,由李登辉接任;往后数年内,李登辉挟半山集团并运用本土士豪的财力与组织(本土黑道)来巩固自己的权位,并逐步将外省集团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
自小蒋去世后,以及冻省与宋楚瑜的淡出,标示著外省集团在台湾的被边缘化;而外省集团的被边缘化也正式标誌著台湾大步迈向独立的步伐。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半山集团对统一与独立是模稜两可的,但本土士豪却是坚决寻求台湾独立的集团。当台湾的中华民国政权被本土士豪与半山集团主导时,台湾是注定走向独立的路线,因為半山集团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也因此他们会被本土士豪们迁著鼻子走。在外省集团被边缘化的时代裡,中华民国政权裡的所有议题论述都将会是台湾如何走向独立,因為这是本土士豪们的政治立场,是这个集团寻求利益的动机,是无法改变的;但就算本土士豪们拥有了议题论述主导权,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摆平其他两大集团的利益分配,因此这必将成為中华民国政权在台湾败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中华民国政权在台湾败亡的因素分析
天猪将中华民国政权在台湾的败亡归纳成以下三个因素: a)政权裡的集团矛盾太深,无法摆平; b)台湾非进取之地;与 c)民非武勇之民。
从上面一段的分析裡我们看到了中华民国政权迁台前后的几个重大歷史事件几乎都是由三大集团的利益争夺所组成的矛盾纠纷。中华民国政权裡面政治立场与利益最南辕北辙的就属两个人数不算多但影响力颇大的集团:外省与本土士豪。外省集团的利益因為繫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上,并长期掌握台湾的政经局势,在台湾算是"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本土士豪因掌握台湾经济优势与土地资源并因省籍因素最能拉拢半山集团以和外省集团相抗衡,但因為政治立场太亲日,是不可能与外省集团获得妥协的。中华民国政权迁台后外省集团瞭解到了半山集团的关键性,因此在"族群融合"的大义下拉拢半山集团的成员以寻求维护在台湾的利益,但随著外省集团逐渐失去了台湾的政经主导权,半山集团也逐步的往本土士豪靠拢。因為政治立场的无法妥协以及台湾的资源有限,外省集团与本土士豪将持续的衝突下去,形成中华民国政权在台湾的空转状态,一事无成,注定败亡。
"台湾非进取之地"所指的就是台湾的地理形势。台湾的地理形势注定了在台湾的任何政权是无法有效的成进取之政权,因為台湾的面积不够大,无战略资源,更因四面环海使得在台湾的政权极度的依赖海空军。一个依赖海空军的国家必须要有著自主研发的能力与工业基础,因為海空军是高科技兵种;但台湾因面积问题无法养活能与大国竞争的研发人口与军工產业,所以中华民国政权迁台后就注定将会是偏安之局,而不是逐鹿天下之势。一个偏安的政权注定将会因内部矛盾的激化而败亡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民非武勇之民"指的就是台湾的人民素养。但一定有人会问,台湾人為了在小岛上抢资源,理应勇往直前才对啊,怎会不勇呢? 的确,台湾人有著很深的械斗文化 (斗客家人,杀原住民),但是台湾人也是一个很重"利"的族群;一但一个族群过於重"利",就会养成一种怕死的心理,而重"利"的民族也将注定是无情无义的。一个因贪利而怕死的族群要如何团结面对外侮呢?
(4) 结语
若要将中华民国政权迁台后的状况作个总结的话,天猪会用十六个字: 民国迁台 基础不牢 小蒋一死 天崩地裂。
是的,在下认為蒋经国的去世是中华民国政权败亡的起点,陈水扁的当选则是不归点。蒋经国的去世激化了外省集团与本土士豪的矛盾,但小蒋的继任者李登辉却并不试图缓和矛盾而一心一意的只想把外省集团边缘化,真是何其不智!
当然,看歷史有很多角度,而天猪所提供的只是其中的一个角度;在下认為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所说的不要以道德标準以及以道义来看歷史是有著几分道理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在下如今只希望中华民国政权的败亡能少流一点血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