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根源及其弊端

作者:广南子  于 2007-7-7 19:1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经济观察|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李众敏


    2006年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规模空前的并购潮,根据英国Dealogic调查公司的统计,2006年1—9月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超过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跨国并购占全部并购活动的34%。受全球跨国并购规模扩大的影响,2006年全球外商育接投资规模达到了1.2万亿美元。在这一次的并购潮中,中国也受到了波及,首先是具有投机历史的凯雷投资集团收购遭受经营困难的徐工,此后,法国SEB因为在国内遭受困难,努力在中国寻找出路,欲成为苏泊尔的绝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约在 52.7%至 61%之间。其间,德国蒂森克虏伯收购天润曲轴的一条重要生产线80%的股份;天润曲轴是中国最大的曲轴生产企业;目前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50%-65% 之间。这些并购受到了相关行业其它企业的强烈抵制,也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关于我国引资战略的深入讨论,最后,商务部等部门出台《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这一场争论告一段落。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外资并购的浪潮远没有退热,而关于外资并购的各种讨论,也远没有达到十分清晰的程度。

                            是什么掀起了外资并购潮


    我国遭遇的外资并购潮受到全球并购潮的带动,而一些国内因素则加剧了这股并购潮。从全球范围来看;外资并购的起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全球经济不平衡导致流动性过剩。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的估算,在2002年—2006年间,全球流动性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8%,文中采用的口径是美国基础货币加上全球的外汇储备,但是并没有提供流动性的具体数量。根据美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情况。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致的计算在1970年—2005年间,美国贸易逆差总额为53040亿美元,这大致相当于通过经常项目流出的美元总数。同时,根据美国2005年的国际投资头寸表,2005年美国在国外的资本为110790亿美元,国外在美国的资本为136250亿美元,这表明,从经常项目流出的美元中,共有25460亿美元回流到了美国,而其它的27580亿美元则形成了全球流动性的主要部分。尤其是近年来,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使得美元流出规模越来越大,美国在不断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的同时,也为全球制造了大量的流动性。

    第二,全球步入低息期,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在流动性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全球步入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低息期,美国年平均贷款利率从1997年的 8.44%下降到了2002年的4.7%;同期,日本的利率水平也从2.45%下降到了1.90%,而且日本的存款利率进入了所谓的“零利率时期。这一趋势也可以从中国的利率调整中看出来,以一年期贷款利率为例,1997年中国的利率为 8.64%;到 2004年,已经降为5.58%。低利率导致了债务融资的成本大大下降,这也是资本并购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

    第三,商业竞争加剧,驱使资本加速流动。全球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由于新兴产业发展前景不明,全球范围内商业竞争也不断加剧,导致企业为了寻找低成本、获得市场准入等目的而加速资本的转移,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也是驱使跨国并购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国的并购潮除了受到上述国际因素的影响外,国内自身的一些情况也是导致这股浪潮兴起的原因:

    首先,人民币低估导致国内资产相对廉价。虽然在本地居民看来,有些资产已经上涨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如房地产),但是由于货币被低估,使得国内资产对外国居民而言比较便宜;这种情况下导致了外国企业对中国的资产越来越感兴趣。

    其次,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了外资加速并购。人民币升值预期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资产的国际价格在上涨,这种情况下,在人民币完全升值之前实施并购是理想的选择;二是赶在人民币升值之前使资本流入中国,可以获得人民币升值的收益。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赶在升值之前将资本通过各种形式流入中国无疑是最佳选择。

    最后,投资中国的利润前景诱惑了外资并购。中国有着廉价且十分稳定的劳动力供给,还有尚在开发之中的国内市场,这些都意味着投资中国的利润回报将会非常丰厚,这也导致了外资加速布局中国,以便于在将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各种投资中国的方式中,独资越来越被外商所青睐,而在中国以低价收购一些竞争前景很好又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被许多外资认为是步入中国的“上上策”。

                                 外资并购之弊


    最近发生在中国的并购案受到了相关行业其它企业的强烈抵制,这种抵制在意料之中,却也在意外之外。所谓意料之中,作为同行,避免市场份额被侵蚀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国企业在没有完善的行会制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所作为,令人欣慰。但是,对于国家决策层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些外资并购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任何一个事物的影响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外资并购发生后,会不会带来技术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外资会带来外国资本、管理经验,这是肯定的。单从这一方面来讲,我国金融业引入一些外国资本,带来很好的管理经验,尤其是风险控制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是,除此之外的行业,则需要加倍小心,因为在其它行业,外资并购的负面影响会远远大于正面影响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为外资打工的状态,国内的许多企业都在为外资企业做贴牌生产,而且以OEM居多,做ODM的厂家都比较少。以贴牌为主的贸易模式是中国当时比较现实的选择第一,我们没有国际认可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比较困难;第二,国内没有像样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周期很长,投入也是问题;第三,在没有品牌、技术的情况下,通过贴牌进入对方市场是比较好的跳板。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的后遗症,简单地说,它是“为他人做嫁衣”。

    首先,利润分享甚微。从当前国际分工的格局看,各国(企业)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分享利润:劳动力和原材料、有形资产(如对机器设备等的投资)、无形资产(品牌、技术),在这三种方式中,以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受益程度是最小的,而这恰恰是我国贴牌加工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在内蒙古,像鄂尔多斯、鹿王这样的大企业,在为国际知名品牌加工时,所获得的加工费仅占服装价格的2.5%;在中国生产的芭比娃娃单价是20美元,而中国只能获得其中的35美分。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微软、英特尔、三星、诺基亚的利润率分别为28%、21.9%、18.8%和 14.4%,而我国电子百强2005年的利润率才1.8%。

    其次,依赖性太强。在广东,一个镇就是一个产业群,有的镇工人高达10万人,但是这些工人都围绕着一家国际品牌(核心厂商)在转,平均一个零件有两个供货商,为核心厂商生产外围零部件,核心厂商再加上自己的核心零部件,进行组装。但是,这个产业群也可能在半年之内就消失,这个产业群的存在完全依赖于其核心厂商,而这些核心厂商大多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外国全资企业。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价格上涨,这一风险与日俱增,一旦外资企业撤离,周边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和出口市场,将面临极其凄惨的局面。

    最后,对自有技术创新不利。由于贴牌加工的利润很低,贴牌生产企业没有能力进行自主研发,同时,也无法接触、掌握外商的核心技术,导致了这类企业长期从事的只能是简单的、低技术含量的加工,获得微额的加工费。

    因此,中国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为别人打工总不是长远之道,更不能成为一个国家的长期战略。从长期战略看,我们要考虑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而如果在这一次并购潮中,我们失去了现有的品牌,中国失去的将是经济发展中的一次重大机遇。

    第一,失去品牌就会失去一个时代。要想摆脱给别人打工的命运,只有自立门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己经拥有一些成熟的品牌和成长中的品牌,包括上面提到的可能被收购的徐工、苏泊尔、天润,都是我们国家在外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品牌。失去这些品牌则不只是简单地失去一个企业、失去控股权,而是失去一个时代,失去下一个10-20年里当“老板”的机会。中国不能长期处在国际分工的底层,要依靠自有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提高自身在国际梯度分工中的地位,在全球化中分享自己应有的那杯羹。

    第二,失去品牌会使国内市场洞开。国内市场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坚强后盾,也是这些品牌成长起来的土壤,一旦这些国内知名品牌被外资垄断,外资势必大力利用国内的市场发展自己,无需任何跳板就能顺利进入国内市场。既挤占了国内企业发展壮大的空间,也使得国内任何市场保护措施失效,这一点在汽车行业已经有了太多的教训。

    当然,我们不是不欢迎外资进入,如果外资能带来技术、管理,我们应该高举双手欢迎,但是我们能够拥有技术、管理的前提是有我们自己的品牌,并保持国内资本(包括国内的国有和私有资本)的绝对控股权。而如果为了引进外资及其技术、管理而丢失我们的品牌,则是得不偿失的。

                                  应对外资并购

    作为全球并购潮中的一部分,中国所遭遇到的外资并购很难单靠中国一方的力量予以调整。但是,中国仍然需要积极应对,力争消除并购导致的金融风险,并求得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让人民币早日升值到位自从2005年7月我国宣布实施“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在近一年半的时间中,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6%。有人认为,缓慢升值可以避免对国内产业形成较大的冲击,所以缓慢升值是惟一的选择。但笔者认为,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缓慢升值会鼓励国际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入中国,从而引发较大的潜在金融风险,宏观调控需要在产业损失与金融风险之间权衡,而加速升值也是值得考虑的措施之一。

    要大力扶持自有品牌要彻底摒弃“国有”品牌与“私有”品牌之间的界限,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是自有品牌,做大了都是自己的,就应该加以扶持。扶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融资上予以支持;二是加大技术投入,可以从国家的科研投入中拿出一部分来进行以企业为导向的投入机制试点,以便于加速技术产品化的速度;三是在国内自有品牌遭遇经营上的困难时予以一定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是财政的,也可以是服务性的,比如在保留原有品牌的前提下,鼓励国内企业参与收购等。

    充分利用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地区分割的局面多年未破,这是国内企业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由于农村市场尚未开发;一个企业依靠某个地区的城市市场要想做强实非易事。必须彻底打破国内市场地区分割的局面,对一些前景较好的品牌予以政策倾斜、培育。

    除此之外,要严惩并购案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趋利行为。在一些并购案中,地方政府、企业管理层往往假借企业利益的名义来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做出无视国家长期战略利益的决策,对此,一旦查清,必须予以严惩,否则,势必助长“引资并购”的歪风。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6.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吃在美国 [2008/02]
  12.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3.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4.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5. 馬上不一樣! 馬英九例行發表六四感言 強烈措辭變不見(附全文) [2008/06]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1.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2.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5.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6.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7.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7 15:5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