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吃在美国 [2008/02]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从本月中旬开始,蓝绿总统参选人马英九、谢长廷将目标转向立委辅选,冲刺明(2008)年1月12日的立委选举。而谢长廷也自闭关13天后,遵陈水扁选战“建议”的主调,即将常驻中部四县市,全面铺开“决战中台湾”的割喉态势。
所谓中台湾四县市,指的就是图中的“台中县”、“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陈水扁之所以会指点谢长廷“盯紧”中部四县市,一切都要从2004总统大选说起:
2004总统大选扁吕配对上连宋配,依照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各县市详细开票数据,可以看出,陈水扁、吕秀莲在大台北地区(台北市、台北县、基隆市)狂输379854票,但是南部八县市(云林县、嘉义市、嘉义县、台南市、台南县、高雄市、高雄县、屏东县)合计大赢连宋750668票。连宋则正好相反,北部县市一骑绝尘,南部行情惨淡。所以决定2004年总统大位的关键点就落在中台湾四县市头上。
2004年中台湾四县市具体开票结果如下:
台中县:扁吕配——440,479;连宋配——410,082,扁吕胜
台中市:扁吕配——90,276;连宋配——132,289,连宋胜
彰化县:扁吕配——383,296;连宋配——350128,扁吕胜
南投县:扁吕配——146,415;连宋配——153,913,连宋胜
粗略看看这些数字,可能并不觉得里面的学问有多大,但仔细算算具体得票差就能知道为什么最后陈水扁会赢了连战。加总合计,扁吕在中部得1060466票,连宋得1046412票,绿营最后仅以中部14054票的优势加上南部多余票的支援,才以千分之二的微弱距离胜出。陈水扁是难得的选举天才都打得如此辛苦,谢长廷岂能坐视不理?
另外2004年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地方政权的蓝绿分布比较平衡,当时南投县长林宗男和彰化县长翁金珠都是民进党,台中县长黄仲生与台中市长胡志强都是国民党的战将,可谓蓝绿各有半壁江山。可是,2005年的“三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浊水溪以北全部丧失基层执政权,不但台中县市依然由国民党籍候选人连任,一并带动南投、彰化县长也绿地变蓝天。
所以,在北蓝南绿的基本格局下,谁有本事从中部突围,谁就是2008的大赢家。而谢长廷此刻必须面对的是蓝军执政下的中部四县市动员强大的政府资源配合马英九的局面。
除此之外,另一个指标就是选民结构的精确拿捏,11月3日的《联合早报》,杨锦麟先生在其《国民党“邯郸学步”能否奏效?》一文中援引了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不过数据的精细化更能看出选民结构的变化。
近几年,台湾政治学界与选举实务界,持续进行台湾自1949年以来选民结构解析研究,最终结果尚未出炉,但统计58年以来选举、14000个投票所记录解析,选民基本结构有较明朗图象。
不列3%的正负误差,台湾选民基本结构盘有五大类型:
●20%不投票:包含差旅、伤病、服勤与牢狱等。
●32%永远支持泛国民党:包含新党、亲民党。
●28%永远支持非国民党:从「党外」到民进党与台联党。
●12%「地方领袖影响之中间选票」:政党认同低,存在于非都会区,受桩角和派系掌控。
●8%「价值取向之中间选民」:政党认同低,依据多元价值综合判断,存在于都会区,受政治议题与媒体资讯影响。
政党轮替前,国民党丛生「黑金」贪腐,8%「价值取向之中间选票」寄望民进党,故民进党势力原本是崛起于大台北地区、桃园和新竹市,及「台北后花园」宜兰。政党轮替后,这些区域反成泛蓝票仓,因民进党执政失败,相当数量的这群选民改寄托于马英九,但他们对于旧国民党仍心有余悸,也就是为什么现今的北台湾,会产生「马英九远大于国民党」之现象。
政党轮替前,国民党握行政资源,「地方领袖影响之选票」是泛蓝的;政党轮替后,民进党「割喉」铺天盖地,地方派系「识时务」大幅转向。具体事例即目前所谓「泛绿大票仓」台湾中南部七县市在1998年立委选举时,蓝以「6:4」优势领先绿;政党轮替后,却转向成蓝:绿是「4:6」,地方基层派系换旗如换衣,心无罫碍,自由自在,诸法皆空。
十年间,蓝绿基本盘已大翻转!就可理解,扁谢力拚「入联」与「反蒋」,行政院自张俊雄上任后已推出28个、耗资将千百亿元之「一周一利多」,正是三线并进:「入联」巩固28%基本盘的热情;「反蒋」唤起8%中间选民对蒋介石时代威权迫害的记忆,就算无法争取认同,也让他们迟疑而不投马英九;「一周一利多」是给12%票源地方派系甜头。
马英九人气虽高,但只靠32%蓝基本盘无法让他胜出,所以马需多面作战:「返联」争取28%绿基本盘不反感、「新台湾本土论述」和「为228与白色恐怖伤恸和抚慰」与「拚经济」为主轴是要巩固8%认同;LongStay与动员16位泛蓝县市长当前线总指挥,打寸土战争,防范12%派系票全面溃败。
所以,北台湾和南台湾基本定型在相对稳定的空间,纵使马英九的“LongStay”也不可能在南部策反属于绿营的票,最多只能起到防止重蹈连宋南部大输的局面发生。而北台湾,尤其是大台北地区是典型的经济至上,谁上台会重视经济、民生就投谁,民进党治国无能的丑态经历8年,北部选民是不太可能再相信谢长廷会比陈水扁好到哪去。
那么,在北部重视经济民生,南部主打国家认同的基础上,中台湾的格局就呈现出蓝绿各半,谁也不占绝对多数的怪异场面。也就是说12%“地方领袖影响之中间选票”和“8%价值取向之中间选民格外能左右大选结果。
而从这里入手探寻马英九的幕僚会“误删”九二共识的动机可以发现,在贴身肉搏、割喉割到断的惨烈选战里,选票已经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斧凿之深,精算之细,每票必争就在所难免了。只是为了那些游离不定的中间票把灵魂都赔上,这笔买卖到底划不划得来,2008年3月22日就见分晓。
[ 本帖最后由 广南子 于 2007-11-6 15:1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