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不可不想的问题

作者:广南子  于 2007-11-8 08:0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哲理人生|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曾设法维持或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吗?

这个问题不易骤然回答,但是却可以引发沉思的心境。一般而言,家人、好友、恩师、长官都是可能的答案:如果扩大范围,自幼崇拜的偶像也可以扮演类似的角色。困难在于:问题中的“最重要”一词,往往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中,会有不同的衡量角度。

譬如,对于不曾遭遇患难的年轻朋友而言,主观的认定未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于是,心爱的人每隔几年或几个月就变换了。当时觉得生死不渝,事后却有“船过水无痕”的慨叹。

因此,不必急着回答,也许等到年华老去,回顾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再作判断。判断可以延缓,改善彼此的关系却不必等待。凡是对我显示重大意义的人,都值得我珍惜善待,并且现在就适当地表达出我的心意。

你有没有长久以来一直梦想要做的事?为何你迟迟未开始做呢?

从前我有许多梦想,后来逐一实现了。现在当然还有梦想,但是,并非说做就做可以应付的。先回忆一段吧!我在中学时代,梦想当个作家,曾在学生刊物上写过小文章。直到上了大学,对作家的憧憬还是属于“浪漫型”的,或称“伤感型”。

念了哲学以后,翻译了一些理论作品,我才发觉自己是“严肃型”的作家,笔锋无法带有感情,不然就会弄巧成拙。经过翻译哲学作品二百万言以后,我的思路与文笔大致定型,属于“哲理散文”,笔锋常带有思辨趣味。

我拙于言情,长于说理。说理的前提是,要有中心思想与评价标准,而这两者正是二十年来的哲学探索为我奠下的基础。二十年前,我做不到;二十年后,不做也不行。这就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我当然还有许多未曾实现的梦想,未实现的原因是,我既看不到远景,又不肯步步走向前去,梦想终于只是梦境。

你这一生全力追求的是什么?是成就、安全、爱情、权力、刺激、知识,还是别的?

以我常用的哲学术语来说,我追求的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智慧、真理与价值,都是听起来极美,但却飘怱不定的东西。因此,具体地说就是追求自我实现。

然而,“自我实现”可以指称生理方面的体能与特长,也可以指称心理方面的才智与需求,更可以指称伦理方面的道德与修养。这三者之间的本末轻重,如果不先加以辨明,通通视之为“自我实现”的途径,那么可能将使社会分崩离析,人各异志,并且所实现的自我是否可以得到安顿,也将大成问题。

在此,我接受儒家的思想,肯定“人性向善”,亦即人生的首要目的是“满全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若伦理方面知行合一、表里相洽,则处于天地之间可以问心无愧。以此为基础,我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天赋的才干。人人如此,则社会得一共识,稳如磐石,而各人之成就亦如万花齐放,生意盎然。

 

当你参加一次重要的考试,答题有困难时;如果有机会作弊而且不会被发现,你会作弊吗?

问题不在“会不会被发现”,而在自己知道“该不该作弊”。台湾的年轻人从小考到大,要说从来不曾作过弊,恐怕强人所难。作弊而内心不安,甚至自责不已的人,实在令我敬佩。因为“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只要决心不再重犯,自然会孕生更加努力与自行负责的志向。

欺人容易,自欺难。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妥协,就像廉价出售自己一样,事后难免觉得委屈。许多功成名就的人在回忆生平时,坦白承认:宁可晚几年成功,也希望自己不曾做过某些违背良知的事。往者已矣,令自己难堪的刻痕始终存在。

看得远一些。再重要的考试又如何?“这不是世界末日”,外国人常以这句话来安慰失意的人,十分允当。老子说过:“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一时的失败,未必代表全盘皆输。认清失败的原因,再接再厉,下一次就接近成功了。

你认为一个“完美的”夜晚应该包括些什么内容?
 

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更要与亲爱的人分享,因此,首先我希望与家人共进晚餐。选择什么地点呢?最好能有福华饭店的宽敞、康城餐厅的装潢,加以晶华酒店的牛排了。

然后,邀约二、三好友,到芳邻餐厅喝咖啡,因为那儿气氛比较不拘束,偶尔拊掌捶桌,口出豪语,也不致引起邻座侧目,何况可以免费添加咖啡呢!

如果时间允许,大家共赴一场晚场电影,内容最好是温馨喜剧,看了可以感受生命的活泼与趣味。

可惜,时间已经太晚了。尤其当你快乐的时候,更觉光阴似箭。我还想做什么呢?如果不看看书,一个夜晚能够算是“完美的”吗?书本是我的朋友,我在快乐的时候,更不应该忘记它。选择哪一本呢?这种情况下,我会选择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或房龙的《宽容》,他们提醒我珍惜我所拥有的一切。

你曾经因为某人比你幸运或比你成功而讨厌他吗?
 
 
 
成败之间,不可以常情衡量。一般而言,我们只会讨厌或嫉护一些“我们认识的人”或“能力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譬如,李远哲得到诺贝尔化学奖,我们高兴都来不及。但是,一个同班同学,并不比自己出色,却忽然得到国内的文学奖,这时我们就在诧异之外,感觉一些苦涩了。
史宾诺莎说:“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我们成为情感波动的奴隶,陷于喜怒哀乐之中,正是因为“未曾明白事理”。如果认真去思考,不难发现天下万象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必然”,在因缘果网之中层层锁定。但是,我绝不是宿命论;正好相反,因果关系放在人间成败的线索上来看,“自由”的比重极高。换言之,我们不应只看别人的快乐收获,而漠视别人所付出的辛劳代价。当他默默耕耘的时候,夜以继日的时候,苦思冥想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游荡街头或饱餐痛饮,无所事事。因此,看到某人成功时,我们心中的苦涩应该化为鞭策自己,而不该沦为嫉妒或讨厌,进而透过理解,接受一切。
 

如果你可以遇到一个理想的对象,产生完美的爱情,但是同时得知他只能活六个月;请问你愿意接受这个机会吗?或者,得知他六个月后将成为负心人,你还愿意有这个机会吗?

 

我想,第一种情况比较可以忍受。一生谈一次真正的恋爱,总是可欲的。六个月后,物是人非,美丽的记忆却永远保存下来。当我们年龄渐长,就越需要记忆的相伴。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若能得一真正的爱情,亦复如此。六个月虽短,但是其间迸现的光辉,却能照亮一生。

再看第二种情况,就令人尴尬了。爱人没有死,但是却负了我的心。于是,美丽的记忆变质为痛苦的梦魇,好像发出狞笑的魔鬼,嘲弄我的真情。往事自此不堪回首,只能摇摇头,潇洒笑笑,迈开脚步向前走。

还好,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过去的,有如不归路:未来的,还在自己手中。至少,我学会了珍惜:珍惜人间一切,怀着感恩的心。能够承受这种试炼的人,生命境界自然开阔,你不相信吗?

如果你明天清晨醒来,可以得到一种特殊能力;请问你会希望那是什么?

 

我会希望那是语言天才,譬如,忽然有了十年的德文或法文功力,让我的阅读速度像英文一样。说来惭愧,大学时念过法文,留学时念过德文,两者都通过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主办的ETS语文测验,但是由于疏于应用,以致对我的研究工作没有什么助益。

如果语言能力增强,等于打开另一扇窗,看到另一片天空。然后,我对宇宙与人生的体认一定比较完整也比较深刻,我的研究成绩一定更有水准,我的写作表现也一定更为多采多姿。

问题是:这种能力难道不能自己去培养吗?当然可以。那么,为什么迟疑呢?因为……大概是时间不够吧!然而时间永远是一个笨拙的借口。只要你认为值得,就放手去做;你若认为不值得,就不必奢望。可是,天下的事未必都是如此黑白分明的。心中存些希望,可以提醒自己不要懈怠。

 

假如你参加奥运会,获得某项比赛冠军。请问:你希望自己是在个人项目得到冠军,还是在团队项目得到冠军?

 

这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假设。不论是个人或团队得到冠军,我的亲友与国人都会同样以我为荣。我比较希望哪一种情况呢?

个人冠军使我立即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的一生有一次这种表现,可谓不虚此行。但是,相对的,我也承受很大的压力,譬如新闻媒体可能会把我“定型”,好像我的一切成就全在于那一刹那的表现。做为一个完整的人,我对生命的其他要求,如知识、爱情、自我实现,恐怕都会受到忽视。至于我的私人生活受到过度的干扰,大概也是难以避免的了。

那么,团队冠军呢?名声由大家均分,但是在训练及比赛过程中所凝聚成的兄弟或姊妹般的情谊,却可能持续一辈子。分享是一件美好的事,一人有的,大家都有。大家都有,自然快乐和谐,何况,团队容易塑造传统,使我们对未来更增期望。

by 傅佩荣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6.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吃在美国 [2008/02]
  12.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13.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4.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5.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1.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22.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5.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6.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7.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4 07:2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