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吃在美国 [2008/02]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三国闲话·二乔
关于二乔,我知道他们的父亲是乔玄,太尉。也就是中央军委主席。乱世扰扰,太尉下岗。女儿被几个割据政权的小流氓看中,娶回家去。我在想象周孙二郎抱得美人归时,总是容易联想到山大王去娶压寨夫人。据说二乔还欢天喜地,自以为得了郎君。如此如此……
可是我在看三国志时,清楚的看到了这一句话:玄谓公(曹操)曰:吾阅人众矣,无如公者。请以后事托之。
这里的后事,就是说他的妻子儿女了。
这样一来,联想到曹操的要娶二乔回铜雀,似乎也是顺理成章。我不知道如果让乔玄在赤壁之战时再来选择一下两个女儿的夫婿,他会做何选择。因为他早在赤壁战前就过世了——演义中说他撮合刘孙婚姻,压根是老罗胡吹。
我说这么多,实际上很不识趣。因为我实际上是在把一段完美的爱情故事拆散。这就属于居心叵测一类。前苏联的电影有个固定模式,就是男女误会,最后重归于好。对于这情节敢有置疑者就会被批评教育,甚至当政治犯。这就是因为他们不够识趣。
在一个完美的情境中,二乔与周孙的感情故事,湮没于滔滔历史之中,秀丽唯美,远望去,就象一幅波光流动的水彩画。如此绮丽如此优雅。真是英雄美人。
我只是偶尔想这么一个问题。周郎死时三十六。孙郎死时二十六。这两位夫人,青春年少,而且又是国之贵戚,寿命长得很。那漫漫长日,她们是如何度过的?
她们伟大的丈夫如流星逝去。留下她们孤寂度日。漫长故事。
大江健三郎在《性的人》一文中,说到一个寡妇。在海边的渔村中,被村人监视。她只能日以继夜的磨米。她的痛苦,无法言喻。
我想到了曹操。那个文章武略的豪杰。他临死前,让他的妻妾们住在铜雀台,卖丝履度日。这是他的吩咐。我在读这段时,略微感到一丝暖意。
江东佳人,绰约风姿。身前生后,除了周郎和霸王,谁又真正把目光真正投注于她们身上?
我们在看历史时,总是在一些优美的故事中,忘却了她们的寂寞。
寂寞。
终究逝去。不再回来。
杜牧曰: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国闲话·露脸持续时间最长的男人
在三国中露脸延续时间最长的男人是谁?说起这个问题,很多人会猜孔明、孟德或者刘备之类,甚至有人猜赵云。不过,就象娱乐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我要嬉皮笑脸的说:错!
然后神秘西西的给个答案:
廖化,廖元俭。
从第二十七回露脸一直到一一九回死掉,一共九十三回有他的名字。那是大约公元200年到公元263年,一共63年时间。
廖化第一次出场是老罗苦心安排的伏笔。关羽带在桥头很酷的和曹操告别了——人曹操都差点哭了,关羽还一副酷样受不了——一转头,嫂子不见了。这事细想是TMD真有喜剧效果。关羽到处哭着喊着找嫂子,忽然,一彪人马出现,廖化派人来把嫂子送上了。只见:
忽见山头一人,高叫:“关将军且住!”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公问曰:“汝何人也?” 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恰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
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之。今献头与将军请罪。”关公曰:“二夫人何在?”化曰:“现在山中。”关公教急取下山。不移时,百余人簇拥车仗前来。关公下马停刀,叉手于车前问候曰: “二嫂受惊否?”二夫人曰:“若非廖将军保全,已被杜远所辱。”关公问左右曰:“廖化怎生救夫人?”左右曰:“杜远劫上山去,就要与廖化各分一人为妻。廖化问起根由,好生拜敬,杜远不从,已被廖化杀了。”
这一段文字首先我们必须怀疑其真实性:这小子是做贼的,武艺也不是十分了得,居然还能盘踞在离许昌三十里地的地方,显得曹操的治安保卫工作搞的很不好嘛——你能想象现在有一伙武装匪徒盘踞在中南海十五公里处吗?——其次,假使是真的,那么我们也可以想象:廖化那年应该是十五六岁——否则他很难在六十二年后还随姜维出征——刘备俩老婆至少三张了,廖化又不是谢停疯,看不上两个老女人是应该的。然后为了揽交情或是为了避免兄弟们看老太婆反胃所以送下山来,顺带还请关羽带他走。不过关羽似乎洞悉了他的阴谋,没收他。廖化的第一次出场至此结束。
然后,一直迂回到了大约四十多回后,也就是在六十回上下,廖化在刘备兴兵入川之际出现了。被安排为副将,助关羽守荆州。
然后,定成都,破汉中,都没他的戏,连关羽这里难得的好戏单刀赴会和水淹七军都没他什么事。一直到关羽走了麦城,廖化单骑出去要救兵被孟达弹掉,廖化“大骂出城,望成都而去”,也挺丑的。
然而,一直到诸葛亮出师北伐,我们看见了廖化的名字: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副将——飞卫将军廖化。
飞卫将军属于杂号将军。
顺便提一下汉将军制。我个人的认识来看:
大将军为最上
其下:车骑,骠骑,卫,三将军并列
再下:前后左右四将军
再下:四征(东南西北)、四平、四镇、四安。
再下是杂号将军:什么定远拉,讨逆拉,什么什么的。
蜀汉:大将军那时是诸葛亮,骠骑马超已死。车骑是刘琰(捎带说一下,车骑夫人与刘阿斗有一腿)。
扯远了。廖化那时是个小将领。算一下他那年已经年过四十了。显然未立过什么大功劳。
六次北伐,廖化的功劳一次次的递增,老将领一次次的死掉,终于在六出祁山时,廖化在木牛流马一战中,追击司马老儿到树林,取的头盔一个。虽然魏延“口出怨言”,廖化还是取得了头功。
我想那夜,廖化一定睡不着。二十多年的从军生涯,他终于得了个头功。大家如果读了二十多年书一共才得了一次全班第一,一定也很兴奋是不是?
然后,星落秋风五丈原,蜀汉龟缩十年后,249年——那年廖化至少过了六十了——他作为蜀汉年轻一代将领——也四十九岁了——姜维出师。他的地位在军中仅次于姜维和夏侯霸。可以想象他当时的感觉。
这也就是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在姜维手下,他未必很得志。姜维为人很好,但是有一点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而最大的问题是,他不是孔明。孔明的威信是数十年积累而起,姜维却是凭借自己的自信。
我想,廖化在旁看着姜维发号施令时,会否恍惚想起三十年前的孔明,五十年前的关羽?在传奇的将军身边做过事的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记忆。
然后蜀汉亡了。廖化“忧愤而死。”
结束了。
捎带说一句,他死时已是车骑将军。
我闭上眼睛想着这个人的经历。真的是联翩起伏,恍如云烟一样。他目睹了整个时代。那时代的长寿者中,张昭只了解了上层社会,阿斗只了解了孔明出山后的时代。那个时代留存的唯一一双眼睛,或许就来自于这个人。他生于黄巾起义前后,用他的双眼淡然的巡视这个世界。他做过山贼,做过军人,了解了自上而下的整个社会体系。或许他不自觉,但是他实际上已成为窥探时代的一双眼睛。
从山贼,到飞卫将军,到左将军,到车骑将军。一步步辉煌上升的历史,一部残破而泛黄的史卷。如是而已。他目睹了一切,或许在新的时代会有新的惊喜,但他的心留在了过去,留在了他一直为之奋斗的蜀。于是他死了。平和安静的死了。他所追慕的时代是关羽张飞赵云孔明的时代,在荆州作为一个普通将领的时代。在他死去的时刻,阿斗正在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也。”
风雷动变化瞬息间,英雄泪如何说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