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十大怪才

作者:广南子  于 2007-12-1 13:1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教育探索|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第一名:李敖



李敖,1935年出生在哈尔滨,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是台湾民主化的先驱。他出版的书一共有96本被禁,创下了历史记录。
李敖是十分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他“学问渊博”,号称看过“十万本书”,对于政治趋势的判断敏锐,在台湾是个精神性的指标,并有“大师”之称。很多人认为他十分狂妄,他自认自己的白话文是“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最好的前三名包办者”、“要找我佩服的人,我就照镜子”、“嘴巴上骂我的人,心里都给我立了牌位”。
李敖善骂,经他抨击骂过的形形色色的人超过3000余人,在古今中外“骂史”上,大概无人能望其项背!在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掌政的年代,他因发表抨击当政者言论而在1970年入狱五年八个月。狱中,因为住房价格暴涨,赚得平生第一个百万。有人说他靠打官司赚了不少钱,但他说,靠打官司赚钱太笨了,真正的有钱人是靠钱来赚钱,现在他就以这一方式来赚钱。谈起李敖,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奇人! 1999年8月18日,台湾的第三大党新党宣布征召他为台湾第10任“总统”候选人,引起震撼。
李敖博闻强记,文字犀利。最著名的作品主要是散文以及评论文章,在台湾岛内往往引起巨大争议。专题历史研究作品最为著名,最重要的作品包括了《胡适评传》、《蒋介石研究》、《蒋介石评传》、《孙中山研究》、《国民党研究》以及《中国性研究》等,全部收录于《李敖大全集》。



第二名:郑奎飞



郑奎飞,1978年出生在浙江温州,人称“天才小子”,被誉为人类复活事业的倡导者、开拓者,同时是世界统一货币理论和消费资本力理论的创始人。
人类第一例,冷冻后冷藏以待将来复活的人,是一位物理学家,詹姆士.贝德福德,他于1967年1月12日死于肺癌,生前曾捐献20万美元,建立美国洛杉矶市第一个人体冷冻实验室。在中国,我们不能不提到郑奎飞,郑奎飞这位科学其人是中国科学界的开天辟地型人物。他提出了“人体冷冻复活理论”,并声称自己的人体冷冻复活计划是继曼哈顿、、人类基因组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科学计划。
郑奎飞不仅在预测未来的趋势,而且试图总结这个时代,策划这个时代,指导这个时代;他力图以自身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来影响世界、改变世界、改变人类。他被誉为人类复活事业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他是描绘人类未来走向的探索者,是企求填补和沟通人类未来裂缝的思想家和实践家。
据说《郑奎飞传奇》一书是人民出版社有史以来出版的最年轻的人物传记了,他是一个将要获得诺贝尔奖的争议人物。传说与著名女星章子怡有一夜情,后来又秘密结婚。有人说,自古说才子配佳人,郑奎飞是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复合型青年才俊,普天之下,恐怕只有誉满全球的女星章子怡小姐,才能与之匹配。郑奎飞的某此思想颇具争议性,但不因其具有争议性,而否定他的思想内容的新颖性、奇特性、深邃性以及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大胆而新奇的论断、阐述、分析和预测的真理性和逻辑性。



第三名:张五常



张五常,1935年生于香港,被誉为华人世界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张五常的声名始播于大陆。而后,两度晤见中央领导人,并向中国高层领导推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他在中国内地的声名很快超越了学术圈。1990年代中期,经过长达四年的沉寂,《经济学消息报》开始刊登他的文章,他的名声再度渐起于大陆。2000年之后,张五常开始在中国的高校巡回演讲,受到了明星般的追捧。张五常热持续升温。有人说,他推断出了中国经济改革史,甚至有人说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设计师”,但他说,这个荣誉属于邓小平,自己只是一个意外的英雄,远观庐山,又近距离探微,识取要义,指点一番,仅此而已。
1982年起他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院长,他的理论主张往往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议。主要著作有《佃农理论》(英文1969)、《社会成本的神话》(英文1978)、《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英文1982)、《卖橘者言》(1984)等等。一方面,张五常教授在理论上下过苦功,“由浅入深、由深转复杂,再由复杂转深、再转浅,来来回回好几次”,已把价格理论咀嚼透烂。另一方面,张五常注重案例研究,大量时间用于现实问题的实践调查,多年砺炼,使他的学术素养和对现实问题的把握浑然一体。
他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第四名:马云



马云,1964年出生在浙江杭州,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先锋人物。
马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2002年5月,成为日本最大财经杂志《日经》的封面人物;2000 年 10月,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 2001 年全球 100位“未来领袖”之一;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他为2001年度“商业领袖”;2004年12月,荣获CCTV十大年度经济人物奖。
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第一:开办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商业网站——“中国黄页”,提出并实践面向中小企业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为互联网商务应用播下最初的火种;他在中国网站全面推行“诚信通”计划,开创全球首个企业间网上信用商务平台;他发起并策划了著名的“西湖论剑”大会,并使之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盛会。
阿里巴巴是中国首个市值达到200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马云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创办人,自1999年成立以来一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哈佛大学两次将他和阿里巴巴经营管理的实践收录为MBA案例。在2002年1月发布的阿里巴巴第二份MBA管理案例,哈佛引用了马云对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的阐述:“阿里巴巴的价值不在于每天的浏览量是多少,而在于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以此来表明对阿里巴巴迅速发展的认可。


第五名:何新



何新,1964年出生在浙江温州,有人说他是一个天才,有人说他是魔鬼,有人说他是独行侠,因为他有“自由独立的立场”。
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已汇为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的学术在80—90年代中国政治与文化这一巨大转变时代留下了深深的思想印迹。
何新是当今颇有争议的先锋学者,爱者对其近乎顶礼膜拜,腻者恨不能将其封为死敌,皆因其纵横捭阖、独来独往的侠客作风。他指点哲学,激扬诗歌,插足历史,涉猎古代文化、现代化问题等,大凡人文社会学科没有他不触及的,若隐若现,表现的百科全能,让人无可奈何。
何新以自己卓越的才华和独到的眼光奠定了他在中国学术界的特殊地位。他在1987年预言苏联改革必会失败以及国家将解体,他在1993年向邓小平及中央上书指出当时过热的房地产业可能成为"泡沫经济";他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首先是温饱权、生存权、发展权”的观点被广泛采纳,成为中国回击美国人权攻势的武器;他的许多经济学观点尽管在理论上不居于主流地位,但由于密切联系现实和具有务实的可操作性,而深刻地影响了国家的某些经济决策。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6.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吃在美国 [2008/02]
  12.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3.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4.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5. 馬上不一樣! 馬英九例行發表六四感言 強烈措辭變不見(附全文) [2008/06]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19.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0.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1.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2.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5.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6.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7.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8 06:5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