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珊.桑塔格小说《在美国》

作者:广南子  于 2007-12-8 09:2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文史博览|通用分类:移民生活

这是一部关于波兰女演员在美国寻找乌托邦、而后走红美国舞台的历史小说。没有前言、后记或目录,从第零章到第九章,共387页。

  零。时间和地点不详,一群陌生人在一个宴会上,说着听不懂的语言,"我"像幽灵一样穿梭在其间,一个个地辨认、命名。这位是女主人公,就叫她玛琳娜. 扎兰斯卡吧,30多岁,带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长得不像父亲波格丹伯爵。这位年轻的记者叫理查德,暗恋着玛琳娜。还有医生亨里克,独腿画家,伯爵的妹妹,剧团经理,青年女演员,等等,都是玛琳娜的崇拜者。

  玛琳娜带领这群志同道合、追求自由的理想主义者们,于1876年来到美国,在纽约、费城、旧金山短暂停留后,最后来到南加州的安那罕姆 (Anaheim,即今日"迪士尼乐园"附近)安营扎寨,种植葡萄,试图建立一个乌托邦公社,不幸遇到1877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及内部矛盾。乌托邦失败后,波格丹伯爵带着玛琳娜的儿子留下来继续管理葡萄园,清理后事,玛琳娜和青年记者理查德前后来到旧金山,其他人陆续回到波兰。玛琳娜在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帮助下练习英语,并把名字拼音稍作改变,然后重操旧业,返回戏剧舞台,结果一炮打红。理查德跟随左右,为她写评论文章,长期的友谊变为短暂的恋情。当初在贵族家庭反对下坚决要娶女演员的波格丹伯爵是一个忠实的戏剧爱好者,他卖掉葡萄园以后,带着玛琳娜的儿子回到她身边,对她的私生活只字不问,而是支持她闯荡美国东西两岸,直到她和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员爱德华.布希演对手戏、成为美国最红的女演员。

  大量的独白、日记、信件,必须仔细阅读才能看出是谁的声音。"我来到她的生命里太迟了,不能抱有重新塑造她的幻想。我没有改变她的愿望,我爱她如她所是。我是一个理想的第二任丈夫。"噢,这是波格丹伯爵的日记,一个没有激情但很忠实的丈夫,一个隐形同性恋者。

  "很显然我不是做农民的料。你是吗玛琳娜?你是实用主义者、永远被束缚于耕耘和收获吗?......劳作真如俄国作家所说可以净化灵魂吗?原以为我们来寻找自由和自我陶冶,但却陷入日复一日的农业劳动。......只有不停地移动才能得到这个国家所能给予的最大好处,就像打猎一样。打猎不仅仅是娱乐,而是需要,不仅仅是实际的也是精神的,是一种特殊的自由体验。"这是理查德的信件,一个有激情但也有思想的青年记者。

  "每个婚姻,每个公社,都是失败的乌托邦。乌托邦不是一种空间,而是一种时间,是那些使你不想身在别处的短暂时光。"这是玛琳娜的独白,一个对人生有独立见解的女演员。

  书中的三个主人公都有历史原型,十九世纪波兰最出色的戏剧演员海伦娜.莫德杰斯卡(Helena Modjeska,1840-1909)同她丈夫勃占塔伯爵(Count Charles Bozenta Chlapowski)、她儿子、以及一群崇拜者趁美国独立一百周年之际到新大陆追寻乌托邦生活,梦想破灭后,海伦娜重返舞台,并风靡美国戏剧舞台30 年。勃占塔伯爵当年在南加州为海伦娜买下的庄园现在可以参观,附近的山谷至今以莫德杰斯卡命名。

  十九世纪下半叶最杰出的波兰语作家亨利克.西恩柯威茨(Henryk Sienkiewicz,1846-1916)也加入了1876年的美国寻梦之行,他在美国期间给波兰报纸写报道文章,后来又将美国经历写进系列短篇小说,最著名的是《灯塔守护者》(1982)。从加州回到波兰以后,西恩柯威茨从事历史小说的创作,19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西恩柯威茨一生追求自由和波兰民族独立,他去世后两年,波兰终於又出现在世界地图上。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借用历史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她曾经以美国女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为原型而写的小说始终未完成,因为她既想描写舞台生活,又想写出对美国的认识,尤其想从外来者的视角来看美国。当她读到海伦娜的故事后,觉得以这个波兰演员及周边人物的角度来写最合适。由於去萨拉热窝排演话剧《等待戈多》,以及癌症的干扰,《在美国》不像《火山情人》那样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写完的,题词为"献给萨拉热窝的朋友",以支持南斯拉夫的民主自由斗争。

  美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呢?玛琳娜等人在费城参观美国"百年博览会"时看见从法国运来的自由女神像手臂,她以为那只手臂就是整个女神像,在美国"你怎样知道什么是完成品、什么只是在建造中呢?"走出住满欧洲人的东部,走出傲慢而自闭的纽约,到西部去,到加州去看真正的美国,可是自力更生的农场仍然失败,法国社会主义空想家傅立叶式的乌托邦行不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半个多世纪后在同一片土地上,资本主义的"乌托邦"迪士尼乐园却成功了。乌托邦内矛盾重重,集体公社不解而散,玛琳娜个人却在舞台上大放光彩。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资本主义的实际,集体主义的依赖及互斗和个人主义的自我奋斗,一一形成对比。美国精神是永远处于"动态",东西两岸地奔波,在欧洲和新大陆之间来回走动,在两种文化中吸取营养。美国式的奋斗如同演戏一样,换一个名字,挂上面具,改变口音,重演名剧;美国是一个大舞台,任何人都可以像创造角色一样重塑自己,只要勤奋加上运气好就能成功。回去的那些波兰移民都是知识分子或贵族阶层,不是经济移民,到底是他们不能融入新的文化、还是美国的现实太残酷了?为什么他们满怀希望远道而来,却失望而归?玛琳娜靠演古典名剧,从茶花女到朱丽叶,从莎士比亚剧目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换取美国观众的廉价眼泪,她一个一个角色地变换,最后忘了自己是谁吗?波格丹伯爵早就意识到:"玛琳娜想要的不是新的生活,而是新的自己。"

  玛琳娜的成功是靠爱德华.布希来衬托的,外国人在美国成功与否是依照美国人的标准来衡量的,就像哈金的成功是因为小说《等待》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1999年)一样。爱德华.布希(Edwin Booth,1833-1893)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戏剧演员,后因弟弟刺杀林肯总统而转到英国舞台演出。《在美国》第九章是爱德华的长篇独白,"文字的天堂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对美国意味着什么?民主对于美好而高尚的艺术有何用?......天哪,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多么腐败。我们自以为坚持美与真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传播虚荣和谎言。......我不喜欢喜剧结尾。一点也不喜欢。因为它们不存在。最后一幕应该是反高潮,如同生活一样,你认为呢?......我十分厌恶空洞的重复。但我也讨厌即兴创作。演员不应该凭空 '编造'。"

  小说到此嘎然而止,所有人物的命运由读者自己去想像。历史不可以改写,个人的命运却可以不断重写。

  小说开头的"我",自比为乔治.爱略特笔下的女主人公朵丽西.布鲁克,认识卡萨本十天就嫁给了他,却花了九年时间才意识到自己有权力和他离婚。"我" 欣赏玛琳娜的冒险精神,欣赏她敢做敢为,欣赏她的优雅和热情,欣赏她的进取精神。"我"无疑是桑塔格自己(如果了解她的经历和性格),读者通过她的现代视角来看十九世纪的美国,而过去的美国和现在的美国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耐人寻味。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如何重塑自己、追求自由和爱情、平衡爱情和事业、探索自我价值、改变自身命运的小说,桑塔格借玛琳娜的故事把对美国戏剧史和戏剧舞台的了解、对美国文化的反思、对美国社会的见解等等发挥得淋漓尽致。大量的独白是她借用他人之口谈艺术家的作用、谈美国的真实涵义,虽然影响了故事进展,让读者觉得小说里几乎没有故事情节,但是倍受文化界的青睐。一个没有多少情节的小说却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人物形像,其丰满程度有如契科夫笔下的人物,尤其是那位爱酗酒的、玛琳娜的精神恋人亨里克医生,尽管有些脸谱化。小说的语言不亚于作者评论文章惯有的流畅和犀利。成长于洛杉矶、毕业于北好莱坞高中的桑塔格,在描写南加州的景色时流露出怀念和向往,文字有如散文诗一般优美。

  《在美国》(In America)于2000年2月一出版便引起轰动,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美国文化圈内外,苏珊.桑塔格的名字几乎等於"政治时尚"或" 轰动效应",读者已司空见惯,桑塔格也早已不以为然。但这一次却非同寻常。南加州"海伦娜.莫德杰斯卡"纪念馆创办人、81岁的业余历史学家艾伦.李 (Ellen Lee)公开批评桑塔格的小说"抄袭"历史故事,并指出书中多达十二段文字与其它历史书籍或传记文学雷同或相似,而没有注明出处,只在扉页上笼统地说这本小说的灵感来自于何处以及参考了有关书籍。桑塔格反驳道,她的小说是艺术作品,属於一种新的体裁,不像学术著作那样需要注明信息来源和出处,也不像传记文学那样需要大量注脚说明,她从历史中得到灵感,虚构了一个波兰女演员和波兰记者。此事引起文学界的广泛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小说应该忠实历史事件,尽管可以穿插几个虚构人物。另一种观点认为事件可以稍有改动,但语言要真实,虚构语言和引用语言要区分,如果借用某人的某段话一定要注明。桑塔格认为,"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值得争论,即所有文学都是一连串的引用和引喻。"

  走进二十世纪后,电影和电视几乎取代了戏剧舞台,一个被老一代遗忘、新一带所不知的外国戏剧演员,在桑塔格笔下获得新生,(再次)引起注意,仅凭这一点,多年为宣传海伦娜.莫德杰斯卡而奔波的艾伦.李女士应感到欣慰吧。

  西方不信奉"人怕出名猪怕壮",越有争议越引起关注。小说出版的同年11月,《在美国》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虚构类)。早在60年代以"坎普扎记"成名、又以《反对阐释》和《疾病的隐喻》等评论文集而著称的苏珊.桑塔格,67岁才第一次获得全国图书奖,颁奖仪式上,她没有像奥斯卡获奖者那样说"啊,没想到会得奖"或者"我最好的作品通常得不到奖",而是表示很感动。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想成为畅销作家,但没有作家和艺术家不在内心希望被同行"认可"。桑塔格在1992年出版的《火山情人》虽然成为畅销书,但没有得到评论界的重视。艾伦.李的批评使《在美国》获得大奖吗?非也。创始于1950年的美国全国图书奖一向青睐于那些检视美国社会、对美国文化有深刻反思的作品,《在美国》正是这样一部作品,桑塔格对语言的驾驭、对人物个性的把握、对戏剧艺术和舞台表演的精通、对"美国梦"的重释,都使这个奖得之无愧。桑塔格没有迎合评论家,也没有标新立异,《在美国》体现了她一贯性的对美国文化的"桑塔格式"批评。

 by 明迪  2005年1月29日于美国洛杉矶

  (书中引用部分由本文作者译自Susan Sontag, In America,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 Giroux, 2000.)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6.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吃在美国 [2008/02]
  12.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3.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4.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5. 馬上不一樣! 馬英九例行發表六四感言 強烈措辭變不見(附全文) [2008/06]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1.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2.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5.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6.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7.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9 08: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