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最后的斗争, 评欧非高峰会

作者:广南子  于 2007-12-10 17:4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时政解读|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自2000 年6 月30 日,非洲48 个国家签署《科托努协定》的第一天起,非洲各国就摩拳擦掌等待着2007 年12 月31 日这一天,根据非洲各国和欧盟历次协商的结果,这一天本应是欧盟向非洲签约国全面开放关税、产品准入和服务等壁垒的最后期限。

但自去年以来,这一天的意义悄然变化:自德国女总理默克尔推动欧洲-非洲高峰会诞生以来,欧盟一直不遗余力推进所谓“平等伙伴关系”,按照这种“平等”的原则,欧盟各国不应单方面给非洲各国提供优惠税率、劳务市场开放等便利,非洲各国也应给予相应的回报,为让这一原则得到切实落实,它们希望以"经济伙伴协定 "(APE)李代桃僵,取代“不合时宜”的旧优惠协议。

欧盟显然对此志在必得,它们不仅在12 月8 日里斯本第二次欧非高峰会开幕前,专门召开发展部长会议协商和统一立场,而且为APE 划定了最后期限----同样是2007 年12 月31 日,一些欧盟人士认为,若到期不签字,2008 年1 月1 日起,欧盟各国就应自动中止此前给予非洲各国的一切优惠政策。

然而欧盟的意图却遭到非洲各国强烈抵制。塞内加尔总统瓦德(Abdoulaye Wade)就尖锐表示,所谓“平等伙伴”意味着"重回那种非洲对欧洲补贴产品不设防,自己却一无所获"的局面,因此他表示,不仅自己坚决不会在APE 上签字,也将“竭尽全力”说服其它非洲国家效仿。而在此前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中非经济与财经共同体(CEMAC)等已纷纷表示, APE 的签署应经过更长时间的相互协商,而不应由任何一方单方面划定所谓最后期限。

和某些中国分析家“欧非高峰会的创立意在分非洲市场一杯羹”的断语相反,高峰会也好,APE 也罢,目的主要不在于“得”,而在于“弃”,在急于甩脱历史沿袭下来的非洲经济包袱,希望摆脱目前广种薄收、尾大不掉的麻烦,因为欧盟已不是世界的中心,承担不起“扶植非洲经济与金融这样的奢侈品消费”,但他们又不愿与非洲完全脱钩,正如欧盟经济学家比拉尔(San Bilal)所言,欧盟与非洲的战略伙伴关系,是“欧盟全球战略格局的锁钥所在”,也是欧盟扮演世界性角色不可或缺的一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匆匆推出APE,并迫不及待地强买强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为达到推销目的,欧盟可谓绞尽脑汁: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高度评价APE,称此举将“令签约的非洲国家得以分享全球化红利”;欧盟还采用分而治之的策略,不但分别和非洲各国接触,动员它们个别签字,还表示即使超过限期,也欢迎各国单独签约。

但这些招数显然都不好使:喀麦隆总统比亚(Paul Biya)刚放话表示愿意考虑单独签约,就遭到CEMAC 伙伴、甚至本国《杜阿拉信使报》“叛徒”的抨击,而曼德尔森本人甚至未被邀请参加此次峰会。

非洲国家指出,2000 年科托努协定中许多对非优惠,欧盟各国一直推诿搪塞,迟迟不落实,如“非洲签约国在欧盟国家劳工享受与欧盟公民平等待遇”,至今只有西班牙一国给予过某些实质性推动,且“完全出于误会”,而对科托努协定形同虚设的最后期限,碰上对欧盟自身更有利的APE 就突然变得灵敏无比,这自然让它们感到不公平。

欧盟各国希望在非洲少花钱、多得利,而非洲各国则希望得到欧盟更多的经济、金融和税务优惠,这一根本矛盾不调和,欧非高峰会上围绕APE 的欧洲-非洲争执,就不会是如某些非洲舆论所称“最后的斗争“,而只是又一轮漫长斗争的开始。

by 陶短房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6.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吃在美国 [2008/02]
  12.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3.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4.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15.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1.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22.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5.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6.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7.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2 10:1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