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关键词盘点2007年中国文化事件(图)

作者:广南子  于 2007-12-21 18:2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时政解读|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圈并不风平浪静,既有突如其来的冷风,也有明媚的阳光,文化圈的事不像社会民生,影响你的吃穿住行,但如空气和微尘,渗入你的神经、沾染你的衣襟。俯拾即是的几个热门词汇,虽未完整,但也概括着2007文化事件中的阳光与微雨……

关键词一:路遥
以此名为纯文学呐喊
路遥是陕西当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大气磅礴也是中国文学的骄傲,这位去世15年的作家今年再次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今年5月,路遥好友在网上透露了路遥家人患重病无钱医治的消息,网友自发为路遥家人捐款。随后,陕西省作协联合本报发起救助路遥家人活动,得到全国热心读者支持,榆林市委得到此消息后,出台三项措施,一举解决了路遥家人的困难,为救助路遥家人的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路遥也再次让大家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为人们创作精神财富的作家,很多人也才明白,作家过得并不像大家想得那样好。

11月,迎来路遥的15周年祭日,除了文艺界的人士的祭奠活动,一群大学生走上街头,以路遥的名义为纯文学呐喊。



贾平凹


关键词二:话剧

舞台艺术魅力重现
2007年是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百年岁月把足迹压缩成一枚标本,我们今天再翻阅时,它仍然鲜活。今年北京、上海等地重新燃起了话剧热,一大批经典的话剧重登舞台,让人们再次领略舞台艺术的魅力,北京人艺的话剧百年“低价风暴”几乎持续到了年终,几乎场场爆满,再次证明,人们不是不喜欢话剧,而是话剧的票价疏远了观众和艺术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三:高兴
贾平凹今年最“高兴”
像《高兴》中所写的那样,2007的贾平凹应该也是“嘴角上翘”着高兴的一年,《高兴》也让贾平凹高兴了一年:上半年,处于创作最佳状态的贾平凹再次重拳出击,新作《高兴》问世;9月,当选陕西省作协主席;11月初,不知不觉地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虽然只是为榜单“垫底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2007年收入之可观;同月15日,“身不由己”地在网上开了博客,仅一篇文章,点击量就上了百万,“赛过金庸,直逼琼瑶”;月底,《高兴》研讨会召开,全国各路名家云集,对新作赞不绝口;其主编的《美文》迎来15岁生日,中国作协主席铁凝题词“风华正茂,英气逼人”……
《高兴》中的主人翁原型刘高兴也随着他高兴了,写出了3万字作品《我与平》,还走进了大学校门,圆了文学梦。




余华



关键词四:井喷

陕西作家再次发力
年初,中国小说学会的“2006小说排行榜”中,威震一方的陕西作家集体缺席,2006年陕西的文坛是沉寂的,2007年,陕军的作品就一部接一部呈“井喷”状态涌现:贾平凹的《高兴》、红柯的《乌尔禾》、京夫的《鹿鸣》、叶广芩的《青木川》、冯积歧的《村子》、张星海的《圣哲老子》、冷梦的《高西沟调查——中国农村启示录》等一大批上乘作品在2007年蔚为大观地集中问世。评论界认为2007年的作品在艺术思想上的成就,不啻于陕军东征时的作品,不能小看陕西文坛“井喷”现象。


关键词五:符号
全面梳理陕西文化
陕西是文化大省,说起文化符号,数不胜数,要评选起来,似乎把谁淘汰都不合适,但是这次文化符号的评选却让大家都把心中的文化符号仔细地梳理了一番,当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评选报道每天都响铃般提醒您回想什么能代表陕西文化时,文化符号评选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还是那句老话,结果并不重要,重在参与。


郑小琼


关键词六:诗歌

诗人“惹眼”诗歌尴尬
今年的诗歌前所未有的吸引眼球:赵丽华的“梨花体”被网友竞相模仿,虽然恶搞的成分居多,但仍让人们在网络里看到了诗歌的影子;打工女诗人郑小琼的出现,不只说明了诗歌生动的存在,更为诗歌正了身,很多人这才发现,诗歌可以这样有力量、这样亲切;在别人看来,“诗歌论斤卖”和“诗歌手稿拍卖”的策划人苏非舒两次都没成功,论斤买诗歌的大多是熟人,手稿也都内销了,他却坚定地认为成功了,因为他让诗歌渐渐走进了生动的商业领域,以期重新焕发生机。


关键词七:枪手
海岩是脆弱的韩寒是敏感的
“作家都很脆弱,文人都很敏感”,但是敏感和脆弱的文人们在2007年却屡屡被“枪手”传闻缠身。5月底,一名叫祥子的人报料:近年高产的著名作家海岩背后确有长期合作的“写作班底”;一个月后,韩寒也被爆出枪手传闻,称他已经雇用马日拉当枪手3年。

当遇到这种难以查明出处的枪手传言时,“脆弱”的海岩没有一个字的回应,只搬出了8个装满手写稿件的手提袋,谣言不攻自破。但血气方刚的韩寒表现就不一样了,大喊:“别逼得中国的作者们以后只能在公证处写小说啊!”
各种风传一时的“枪手丑闻”都很快被澄清,海岩事后以“士可杀不可辱”表达对此事的愤慨,而出版界内部则认为枪手的出现与作家新作的问世不无关系,甚至有为新作品“炒作”的嫌疑。但不管怎样,读者认的只是作品。


关键词八:抄袭
余华到底是赢还是输
和雇用枪手相比,抄袭同样是“要背很多年黑锅”的丑闻,近年,从教育圈到娱乐圈,从学术界到文化界,到处“抄声一片”,从花儿乐队到郭敬明,从抄袭到“抄意”,每一桩案例都闹腾得沸沸扬扬,一旦和作家沾上边儿,可能就难以再翻身。2007年,“抄袭”却给了深受敬仰的作家余华当头一棒。
普通干警王长征一纸诉状将余华告上法庭,指控余华小说《兄弟》剽窃了自己的作品《王满子》,然而,法院审判结果最终没能给大家一颗定心丸,虽然原告指控被告余华剽窃不成立,但“《兄弟》一书在人物设计、部分段落描述上与《王满子》有相似之处……”有人说,余华赢了官司,为作家挽回了面子;也有人说余华赢了官司,但还是输了面子,读者心里那块为余华悬着的石头依然没有落地。


关键词九:榜单
作家也被娱乐了
实力榜、富豪榜、商业价值榜……围绕着作家们排的榜单接连而出,一会儿郭敬明成了“首富”,一会儿安妮宝贝“最具价值”,这榜那榜看得人眼花缭乱,年终了,读者回过头来一想,谁是谁还照样是谁,没看见上榜的作家高出几分人气,更没看见落榜的垂头丧气,说白了,作家也被这些排行榜“娱乐”了一把,但让大家纳闷的是,难道什么都是能用名次来排的吗?对无聊的制榜人不禁愤愤然。


关键词十:转型
“垮掉的一代”成熟了


韩寒

郭敬明不写校园文学了,转手写起了年轻人的“社会事”,说话语调也愈发沉稳,没了小孩子气,和他一样的80后代表作家韩寒、张跃然也都纷纷表示不愿意再被贴上“80后”的标签。
之前,80后的作品内容多以校园生活为主,因而被划入“青春文学”的范畴,文学评论界往往对其不屑一顾,认为缺乏社会阅历的80后作家无缘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大军,但是2007年这一格局被打破了:先是这群长大的“孩子们”统统抗议再被“青春化”;另外,他们也都纷纷拿出了转型之作,用以证明“成熟”;而最重要的则是中国作协展开了宽大的臂膀,郭敬明、张跃然、李傻傻等一批人统统被“挂牌收编”,正式成为中国作协会员,能被中国作协认可,看来,80后的确成熟了。


[ 本帖最后由 广南子 于 2007-12-21 18:21 编辑 ]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6.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12. 吃在美国 [2008/02]
  13.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4.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5.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1.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22.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5.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6.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7.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30 21: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