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新西兰老妪漫游天朝记

作者:广南子  于 2007-12-24 05:3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人在海外|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作者:马伯庸2007-12-17

   我的新西兰房东久慕中华文化,只是生平不曾履足海外,未免有些揣揣。在我旷日持久的游说之下,加上她表姐和另外一个朋友主动陪同,终于决定来中国耍。我特意请了三天年假,跟着三个老太太鞍前马后在北京转悠了四天,游尽精疲力尽。昨天下午她们带着对北京的美好回忆兵发上海去者,兹录若干趣事如下:

1 恐怖分子

周六晚上老太太她们一出接机口,刚跟我寒暄了两句,劈头就说“你们中国人对恐怖主义警惕性真高啊,是因为要开奥运会了吗?”我丈二姚明摸不着头脑,问她怎么回事。老太太说刚才在飞机上,旁边坐着一个友善的年轻人跟她聊天。当老太太说自己从新西兰来以后,年轻人立刻说:“oh, you are foreign terrorists”老太太吓了一跳,左右看看没人,赶紧问了一句:“what did you say?”年轻人又重复了一遍,老太太瞪着他,不敢再搭话了。我琢磨了一下,估计这个可怜的家伙把“Foreign Tourist” 说成是Foreign Terrorist”了。

老太太听完解释放下心来,倒高兴,觉得这名字威风的紧。从此,在接下来的四天里,北京城里就看到三个平均年龄70岁的三个新西兰籍女Foreign Terrorists到处溜达,甚至在老太太写给女儿的EMAIL落款都用 A foreign terrorist in Beijing.

不知道我国安全部门是否觉察到这个事实…………

2 故宫广场

故宫是每一个国外游客必去的地方,这三个国外恐怖分子也不例外。我周日一大早就带她们去故宫,还找了关系从神武门免费溜进去。房东占了大便宜,龙颜大悦,从后花园一路朝南边看将去,很是开心,絮絮叨叨拿自己家花园比较。

一过了坤宁宫,房东不说话了,看了一圈后忽然感慨:“你们中国的广场真大啊。”我冷淡地哦了一声,继续带着她往前走。到了乾清宫前,房东大为惊讶:“什么?这个比刚才那个广场还大啊。” 我冷淡地哦了一声,继续带着她往前走。当过了乾清门后,房东激动万分:“我的上帝啊,居然还有一个大广场,中国皇帝真幸福。这里就是中心了吧?”

我冷笑一声,把她带过保和殿,房东没发表任何评论,面色沉重地继续前行。一过太和殿,她环顾四周空旷的广场,终于忍不住问我:“紫禁城的广场是俄罗斯套娃么……怎么一个广场接着一个的?”

总算过了太和门,房东曾经沧海,看到广场也不再大惊小怪,看了看地图,指着午门说:那里就是出口,紫禁城就全结束了吧?”我说对。房东很高兴,说我这辈子没看过这么多广场,今天算是看够了。

出了午门,我们稍事休息,朝着金水桥走去。房东问我:“金水桥那边是什么?”

“天安门广场。”

“…………………………………………”


3 历史遗迹

比起新西兰来说,中国古老到可怕,动辄可以看到数百年的遗迹。老太太来自hamilton,那个地方连四十年前的房子都算古董,如今看到四百年的城门、五百年的宫殿,都惊叹不已。我也很得意,经常事先跑到前面看准了解说牌,然后跑回来给老太太讲,好让她觉得我学识渊博。

“这是一棵五百年的柏树,是当年明朝的皇帝亲手栽种的。”

“so cool!”

“这尊日晷有三百年历史,清朝第一个皇帝曾经用它对过表。”

“brilliant!”

“这栋军机处是清朝的决策中心,相当于新西兰的总理办公室,少说也有两百年了。”

“great!”

“看,那边的天线锅,那是清朝皇帝平时用来收看卫星电视的。”

“wanderfu……You liar!”

从此她每次听完我的介绍,都仔细地去读景点旁的英文说明。

4 假德语

周一我带她们去爬八达岭长城。老太太被长城的雄伟所震撼,但是她好讨厌那些小商贩。那些商贩不屈不挠,总是围绕在她们身边用英文叫嚷: “10 yuan, my friends!”  “come on! Very good price!” 我试图去阻止,还被他们丢白眼说是汉奸。

房东忽然发现,远处有一群金发碧眼照摇而过,小商贩上去攀谈几句,就不再纠缠。她很好奇,凑过去转了一圈,回来时后面有喜色,对我说:“从现在开始,离我远一点,不许跟我说英文。”

我虽然不解,也只要听从。房东继续朝上爬,又有小贩扑上来,这次见她轻摇羽扇,口出怪言,听起来既似德文,又象梵语,叽哩咕噜滚舌音一个接着一个。小贩见实在沟通不能,纷纷丢盔曳甲,转去骚扰别的洋人。

我凑过去偷偷问她你到底在说什么?老太太得意地回答:“我也不知道,不过小商贩也不知道。”

于是一路上这招屡试不爽,只有老太太对小贩的东西感兴趣的时候,才会转成英文,真是个反复无常的人。

5 澳大利亚

在长城上老太太碰到一个帅气的外国老头,两人站在烽火台上谈得入港。我不好打扰,就跟其他两个老太太远远等着。过了一阵,老太太怒气冲冲回来了。我问她情况,她说那是个美国人,本来谈得很好,想不到那老头随口问了一句:“听口印你是澳大利亚人吧?”

房东大怒:“我堂堂大新西兰公民,祖先是从英国来的第一批移民,他竟骂我是个澳大利亚人!”我素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人之间互相看不起,如同英格兰与苏格兰,但没想到这么严重。

回北京的路上,房东给我讲了一个笑话。话说一个新西兰雇佣兵在伊拉克跟战友抱怨:“我想给家里写封信,可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我在战斗中丢了一条腿和一条胳膊;得了艾滋病;还感染了辐射,为了治病,把家里的房子都抵押出去了,却还不清贷款。这些都还不是最糟糕的,我要怎么告诉我父母我娶了一个澳大利亚人呢!”

6 国际长途

我们在八达岭爬的是南线,那里人少一些。我们花了一个小时爬到了最高处的一个烽火台,老太太望着中原花花世界和塞外万里江山,踌躇满志:“真可惜我女儿唐娜没来,她如果知道我此刻站的位置,一定很高兴。”

我的手机是全球通,可以打国际长途。我心想总算老太太对我不错,偶尔破费一下也应该,于是就把手机递过去,说给唐娜打个电话吧。老太太不会拨,就从羽绒服下费力地掏出一个名片,说这是临走时候女儿给她的,上面有号码。

我按照那个号码拨了过去,响了三下,对面接起。我说:“喂,唐娜吗?这里是中国来的长途,我是马丁啊(我英文名)。”我还没说“你妈妈正在长城上呢,她要跟你说话”,就听对面一阵极其激动的大叫大嚷,甚至夹带一丝哭腔:“what happen to my mum! What happen! Tell me! did she get hurt ?”

我赶紧把电话给老太太,让她自己去说。老太太好一通安抚,自然也就没有了炫耀的兴致,随便说了几句就挂了。老太太歉疚地对我说:“唐娜临走时给我那张卡,嘱咐我说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打这个电话,所以她一听中国打来电话,还以为我出了什么事情,情绪就不稳定了。”

她们真不愧是母女…………

7 古代麦当劳

天坛很大,老太太很喜欢,端着相机到处乱跑,一会儿工夫就找不到了。我只好带着两个老太太且走且逛。我事先准备了一个小灵通给老太太,就怕找不到她。这次真用着了,我打电话过去,问她在哪里,老太太说我现在麦当劳叔叔附近。

我听了大惊,天坛里哪里来的麦当劳,难道她自己偷偷跑出去了,这可不得了。我又细细询问她具体位置,她说还在天坛里,在中轴线的宽阔大道上,不远处就是最大的庙宇(祈年殿,但是她不知道)。我心中起疑,天坛何曾允许在里面开麦当劳了?故宫开了星巴克尚且被骂死,天坛麦当劳那还不是断头的买卖?

通过综合分析,我猜她大概是在丹陛桥和中轴路的交界处。拍马去找,果然老太太一个人在那里正照得不亦乐乎,我过去叫上她,问她麦当劳叔叔在哪里。老太太伸手一指:“over there。”

我顺指看去,原来是具服台门口,那里站着一个人,正穿着拍照用的黄色皇袍得意洋洋地走来走去……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6.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12. 吃在美国 [2008/02]
  13.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4.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5.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1.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22.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5.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6.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7.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31 01: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