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吃在美国 [2008/02]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我每次回国,很多学生包括我的一些亲属,一些好朋友的孩子都会问我“要不要出国?”我对他们的回答是,从我个人的经历和我的观察,我说,你们不要问这个问题,这不是个应该问的问题,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就是说,出国是一定要的,一定要出国!否则的话,现在在这个世界,你没有出国的经历,你受的教育是不完美的。如果你想真正成为一个人才,不管是哪方面的人才,你一定要出国,要有出国学习的经历。时间长短是另外一回事,是否拿学位也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一定要出去。(出国学习)这是在美国本科教育里的一个基本要求,美国的本科教育,美国主要的,好一点的大学全部要求本科生至少要有一个学期在国外学习的经历,这是他们作为受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很多学生他们去欧洲,去拉丁美洲,去专门讲西班牙语的国家,专门为了更adventure,去到东欧的一些国家。当然,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想来中国。我感到非常惊讶的是,这次来(北京)之前为了配合中美关系研讨会,我们学校搞了一个活动,会议开始之前我们举行了一个晚宴,我那一桌坐的都是美国学生,让我非常惊讶的是什么呢?那个桌上有七八个美国学生,有四五个能跟我用非常流利的中文对话,而且其中有两个来北京住过8个月,他们说,这回我真正体会到中国文化,他说我在北京住过8个月,而且住的是北京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家,我说你怎么能找到的!?他说他对北京的市井文化了解的比较透彻,而且他说话还带点北京的京腔,儿音。后来他说现在我们学校(大学)开的中文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了,太简单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作为国际交流遍布世界各地,因为美国大学有要求。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94年到2005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从在校本科生的六万,到在校人数两千五百万,而且学历已经达到了23%,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从原来的6%一直到23%,美国是达到了基本普及的程度。我昨天在人民大会堂高等教育厅谈的时候,也谈到了,中国过去这15年,6% 到23%,是非常大的可喜的进步,但是全国的范围还有80%的高中毕业生上不了大学,别说上不了好大学,北京好一点,北京可以达到80%,但是同样我们谈到一个相邻的省山东,山东教育搞得非常好但是山东的入学率只有10%到15%,那就是说十个有八个九个山东的孩子,高中的应届毕业生,他们的成绩是非常好的,上不了大学,而且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上不了大学,对他整个一生的命运影响的非常大。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GDP每年平均10%的增长,国力的增强,已经取代德国,变成了全世界第三大经济国。高等教育的投入GDP占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比发达国家的低,那如何还要增加投入呢?我们知道现在大学连高等专科都算上的话大约有3000所,比原来是增加了很多,但是中国人的基数太大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所以中国的高教市场虽然现在有 2500万人,但是还有很大的潜力,因为咱们这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机会上大学,那么我觉得将来肯定有出国的机会,作为受教育的一部分,一定要去。不是去不去的问题,而是去多长时间,怎么去,你到那里去干嘛的问题。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去那里读学位,我们那个时候去都是读博士,现在也有读硕士的,读本科生的,还有局部的读高中、读初中的,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去那比较好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难说的,很难一刀切的,要看你孩子本人的承受能力,经济能力,因为这里涉及到很多费用的问题,还有你未来的职业导向,但是不管你什么时候去,有一些比较基本的要求,第一个首先语言方面,要花大气力,达到一定的水准,不一定讲的非常流利,你要掌握基本的听和写,到美国读学位的话各个大学托福GRE都要有明确的要求,但是你们短期访问什么的,你要努把力,要 make sure你的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都要有,作为基本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第二个去之前要对美国整体的文化有一个了解,就是美国社会整体的运作,文化习俗,就是很多咱们认为非常Natural的事情到那边是很awkward的,就是Basic culture这种literacy,对美国整体文化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另外一个你们去之前,要对你们去美国的目的有一个近期和长期的规划,比如说你只是到那边适应一下环境,将来目标还是回中国发展,这是一个道路,还有一个就是你去的目标是为了在美国有一段工作经历,然后在那边要是工作经历好的话,就在那边接着发展,不好再回来,这又是一种,或者说你到那边读完了之后,将来的目标是跨国公司做海鸥,两边飞飞跑跑,这也是一种,那你最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当然人生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你最好有一点规划,这是比较好的,这样的话你去了之后才能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就是说我这讲的比较概括,当然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但是话说回来,我是从一个人受教育者的角度讲,最好有International experience,咱们古人都是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假如你有经济条件的话,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到世界各地多去看一下,看一下不同的民族。因为我是学地理的,愿意travel。我觉得对培养一个人的心胸、心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非常主张学习只是一方面,要想办法出去看看,包括出国旅游的机会,假如你们有机会,到澳大利亚去看一看,到欧洲去看一看,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对于你们整个的人生阅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是隋殿志教授在燕定美中教育总部发表的演讲
[ 本帖最后由 广南子 于 2007-12-26 12:3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