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人的问题先于关怀哪些人的问题

作者:广南子  于 2008-1-13 10:3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民生热点|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新世纪以来,文坛上还是产生了一些具有较高精神价值的长篇小说,其主要特点是,一些作家在不同视角下,冷静地关注真实的中国的人生景观,把关怀人的问题看得比关怀哪些人的问题更为重要,使得它们在较为普遍和较为深刻的层面上触及到了关怀人的大主题。

比如,王安忆的《长恨歌》关注的不只是一座城市,更是男权社会里都市女性囚笼般的人生和梦想折翅的哀怨;张洁的《无字》以90万言篇幅书写三代女性命运,她所倾诉的既是女性特有的痛苦,也是民族的精神悲剧,以个人化方式楔入,达到群体化的反思;杨显惠的《告别夹边沟》关注了一种政治行为下对以知识分子群体为核心的一代中国人身心的折磨和摧毁;熊召政的《张居正》固然是写历史,但试图改革的人始终逃不出人治体系的可怕制约,实乃人的无助的悲剧;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关注的是普通人的巨大苦难和苦难人生的简单和偶然;雪漠的《大漠祭》关注生存本身的艰辛、顽强和苍凉;阿来的《尘埃落定》自由舒展地审视土司家族及其相关人群的人性焦虑。不管这些作品关注的是一些什么人,不管这些作品具体以哪个阶层哪种身份的人作为对象,无论他们高贵还是卑微,笨拙还是聪慧,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作品都在深切地关注着真实中国的真实人生和不安灵魂。

然而,对关怀人的问题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念。有一种声音强调,要充分认识丰裕年代的写作现实,不能总是靠描写无告的小人物,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弱势群体,市场时代的落伍者来体现人文关怀,不要总是搞苦难崇拜,把贫穷神圣化和道德化,例如,是否应该正视已然形成的中产阶级,他们也在打拼,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信、智慧、财富、成功,和一套全新的生活价值观,体现出我们这个时代新的时代精神。难道表现这样的人就不是直面现实,就不是人文关怀了吗?还有,对都市中生活优越的青年一代,对他们所表现的小资情调,我们不该表示更多的理解和认同吗?可是,另一种更为强大的声音却认为,人文关怀怎么能不通过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怀来体现呢?这是现实主义的根本。自批判现实主义以来,一个最深刻的传统,就是对小人物,无告的人,平民,普通人,尤其是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人的关怀;如果离开或者抛弃了这一点,不再为他们的疾苦呐喊,那还能叫现实主义吗,那还是富于良知的文学吗?前年,《那儿》——一部比较直露的意念化倾向明显的小说,却引起强烈的反映,它的形态被认为是一种久违了的“工人阶级写作”,它痛切地为被遗忘和被冷落的人群呼喊,为国有资产的流失痛心疾首,说明这种传统的根子很深,具有广泛的人心基础。事实上,像《国家干部》一类小说,虽然不及《那儿》那样的激烈,所表现的是一种基本相近的价值取向:关注现实,关注政治,关注底层,愿做弱者的代言人。所以,问题是如此的尖锐,甚至涉及到了谁是主角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把表现哪些人的问题看作唯一重要的事情或者首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呢?诚然,我也认为,应该对“沉默的大多数”投注更多的关切目光,文学应有充分的底层意识,因为他们是大多数。但是,决不能说,只有写了底层,平民,弱者,农民,无告的人,才叫现实主义,别的都不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的涵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实主义文学也在变化,我更主张一种开放的、吸纳了多元方法和某些后现代元素的新现实主义。所以,关怀人的问题不需要总是附加外在条件。毫无疑问,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中,“阶级性”在淡化“人类性”在上升。这里不妨举例来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纪念时,在虚构性文学方面(纪实类创作有所不同),我们几乎拿不出具有国际影响的像样的作品。恕我直言,有些作家没有对人类大痛苦、大创伤的基本感觉,好像忘了给人类造成深重灾难的这个永久的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的作品,太看重具体条件下的派别和集团的复仇与胜负,很少上升到人类关怀的层面,于是很难写出让全人类共同感动,表达了共同的痛苦、共同的屈辱和共同的承担的作品。而那样的作品,比如俄苏的,欧美的一些作品,会让人真实地感到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息息相关的。

我认为,关怀人的问题始终是先于关怀哪些人的问题的。曾有一种提法:对弱者,关怀他们的生存;对强者,关怀他们的灵魂(周介人)。我是赞成的。当然,生存和灵魂其实是分不开的。这里只是强调,究竟关怀下层贫困者还是关怀中层的财富拥有者或者关怀高层的权力掌控者,对文学而言,都没有什么不可以,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正在关怀人本身。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局外人》、《鼠疫》,萨特的《恶心》、《自画像》、《苍蝇》,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审判》,格拉斯的《铁皮鼓》以及《辛德勒名单》《这里黎明静悄悄》等等,首先不是由于它们描写和审视的对象是哪些人,而是由于它们诚实而深刻地面对了无论什么人的真实处境,关注了无论什么人的心灵所遭受来自政治、科技、商品、金钱、权力、话语暴力等等的逼压、摧残与异化,以致使人自身的真实处境在这些作品中显得那样的触目惊心,作品才变得伟大。我想,不绕开问题,不把问题简单化,能看到问题的真相,能揭示问题的根本症结,真切地关怀人本身,正是这些作品获得世界性影响的真正原因。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6.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12. 吃在美国 [2008/02]
  13.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4.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5.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1.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22.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3.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4.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5.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6.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7.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0 13: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