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吃在美国 [2008/02]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大凡西洋器物来到东洋,总先是争斥的奇技淫巧,到后来则成为争食的香饽饽。这一点,既同属东洋,中国和日本没有什么两样。但是,问题总有个度。度的不同,导致近代以来两个亚洲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其标志就是明治维新。
其实,西洋人的坚船利炮一来,大家都知道是挡不住的,也得要洋人的那玩艺。但是中国为什么只有洋务运动,就没有明治维新呢?
讲讲两国的开国故事——火车登场。
日语里头管火车叫“汽车”,初学日语的学生经常被老师提醒,日语很多词跟汉语同形异义,如“手纸”是书信的意思,“汽车”也是一个。
不管叫“火车”还是“汽车”,它都来自西洋。马克思说,19世纪的两大事件是火车的发明和美国的淘金热,日本文豪森鸥外称19世纪的两大发明是火车跟哈特曼的哲学。不管第二项是什么,但是对于火车在近代登场的重要地位,大家都毫无异议。
但是这么一个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的庞然大物,其在东洋的登场也非一帆风顺。
1853年美国海军佩里提督的黑船汽笛一响,不仅送给日本一个《亲善条约》,也送来了一个火车模型。立刻,随着这位被刻画成妖怪具有伟大力量的大胡子美国人在江户风传,尽管日本人还没有见过真正的火车,但江户的画家们已经凭着这个模型和自己的想象描绘火车这个庞然大物了,牟利的商人开始出售绘有火车机车的“锦绘”。
明治维新后的新政府,作为富国强兵的国策之一,开始考虑修筑铁路的计划。但是当时的新政府实在没钱,修筑铁路就必须向英国借钱,开国诸公遂以为“国耻”,而将此计划搁置起来。
明治2年(1869),日本的东北和九州地区大米歉收,而北陆地区则大米丰收,这个时候修筑铁路的重要意义就显现了出来。在英国顾问的建议下,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左右两大臣决议修建铁路,但是反对之声依然甚强。尤其是日本陆军,因为铁路计划通过陆军用地。无奈之下,老谋深算的伊藤抛下大隈一个人收拾难局,自己则巡游欧洲去了。爱拼不输的大隈重信居然顶住了军方的压力,强行征用陆军土地,成功修建了日本第一条铁路。伊藤回国后,看到大隈居然修成铁路,惊叹万分。
明治5年(1873年),新桥到横滨的第一条铁路开通。
火车的登场立刻引来无数好奇的日本民众,人们纷纷争购车票坐一坐火车,于是火车票也成奇货,其价格要比其他物价高出许多。即便如此,即使没事,大人孩子也都来体验坐火车的感觉。
“汽笛一声别新桥,我的火车要出发——”
这是日本当年有名的《铁道之歌》,被编入小学课本,广泛传唱。
还有一则笑话。
火车刚在日本开通时,有一号称全日本跑得最快的怪僧听说火车跑得很快,十分不服气:“拙僧从不相信会输给夷狄发明的机械。”
于是一场滑稽的赛跑在怪僧和火车间展开。
汽笛一响,火车跟怪僧从横滨车站一起出发,渐渐的,怪僧的路径和铁道分开,看不到铁道了。怪僧丝毫没有松懈,保持最高速度,一路向新桥跑去。
日头西斜,怪僧终于跑到了新桥车站。回头一看,一列火车正向站台驶来。怪僧顿时举手欢呼:“看吧,火车跑得没有我快!”
其实,怪僧是跟早上第一班火车一起出发的,等他跑到终点,看到驶进站的列车,已经是最后一班了,这段时间,火车已在两地间跑了45回。
笑话和颂歌献给巨无霸的火车,这就是日本民众的态度。
我也想讲讲火车在中国登场的历史。
其实,火车在中国的出现要比日本还早,但也更复杂的多。所以,关于中国第一条铁路诞生在何处,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官方民间,没有定论。
如同明治政府的英国顾问一样,在北京的英商集团也极力向清廷推荐修筑铁路的好处。1865年,他们甚至在北京宣武门外修筑了一条1华里长的试验性铁路,向清廷推销。但是,“英明”的清政府“敏锐”地洞察了洋人妄图通过修建铁路达到控制我内地,掠夺我资源的险恶用心,严词予以拒绝。这一下,就落到了日本的后头。
1876年,中国第一条真正用于运输的铁路在上海诞生了。这就是由英国怡和商行修建的从上海到吴淞的长约15公里的营业性铁路。然而,这条铁路仅经营了一年,就被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并拆除了。理由是未获政府批准,采取种种蒙蔽手段擅自修建,属于私接乱造,并且机车竟妄称“天朝号”。如此名不正言不顺的铁路,当然要清理门户。要建,也要我们国人自己建!
五年之后,1881年,在清政府的批准下,在北洋大臣李鸿章支持下,在他的地盘里,为了运输煤炭,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这回该扬眉吐气了吧。熟料铁路的出现却没有吸引来像日本民众那样好奇的目光,而是从乡绅到百姓的一片反对。火轮车隆隆作响,怪模怪样,状如妖怪,此等蛮夷怪物,搅扰了先祖几千年了的安宁,这还了得!可怜李鸿章雄心一片,却自叹连伊藤博文都不如,他又怎敢有大隈重信的胆量?无奈,吞云吐雾,面貌可憎的蒸汽机车被卸了下来,换上擅驮重物,又会鸣唱动听自然之音的骡子到铁轨前拉车!好个似驴非马的中国式火车!
1887年,在远离北京的不毛之地台湾,巡抚刘铭传获朝廷恩准修建基隆经台北到新竹的铁路。经历千辛万苦,1893年铁路终于完工,但是好景不长,两年以后,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时代变了。
现在,在日本,曾经的“国铁”不堪亏损重负,解体民营。
而在中国,修建铁路被视为政绩和献礼的象征,象征着昌盛和进步。中国还维持着庞大的铁道部。据说当年朱总理当年刚上任时改组部委,在拆分铁道部的问题上遇到的阻力最大,所以,电力部都没有了,铁道部还在,谁敢砸我铁路饭碗!
如今,中国已经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第一铁道大国,但是,运营列车的时速只有日本新干线的一半。
初次乘坐日本的新干线时,让我彻底改变了从几十年前母亲带我返乡头回坐火车时就树立起来的对“火车”的种种成见。
23年前,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时也曾乘坐新干线,当被记者问到有何感觉时,老人不露声色。但是一趟美日之行回国后,老人更坚定了改革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