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吃在美国 [2008/02]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1.
据报道中国的制片人张伟平说,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在威尼斯电影节得奖,有“猫腻”。因为该电影节的主席穆勒是贾樟柯这部影片的投资人。张伟平投资的大片【***】和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在威尼斯同日上演,角逐金狮奖,好比是两部中国影片决斗,结果【三峡好人】获胜,得到金狮奖。而【***】惨败。
这使财大气粗的老板张伟平愤愤不平,回国即有上述言论。而贾导演樟柯则声明并无此事,穆勒也声称和【三峡】没有经济关系。不管这场纠纷以后如何发展,如果从电影史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标志着中国巨资古装影片冲击外国奖项的彻底失败。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评论【***】时说,“我们都在学【卧虎藏龙】”,至于为什么要学,那无疑是因为【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而目前的中国人,把在国际上获奖作为“崛起”的标志,对于制片和导演,得奖的意义当然更大。所以近年来中国人出了大钱,其中以张伟平先生最为执着,聘请中国或世界上最著名“编导演摄录美”全套人员,组成“电影梦之队”,效仿【卧虎藏龙】,作出巨资古装武打影片,冲击外国电影节大奖,其中包括【英雄】、【十面埋伏】和现在【***】,这三部影片前仆后继,结果是全部被击毙在评奖委员会的脚下。而在2006年的威尼斯电影节败得更惨,居然败在低成本影片【三峡好人】之下。
实际上西方电影界在【卧虎藏龙】得奖之后,马上就给中国电影节发出明确信息:别学着搞古装武打片,哄我们给你们发奖:好莱坞华裔导演的古装武打片,我们可以接受,但是对于中国影片,我们要求它表现中国的黑暗面。如果香港还没有回归,那么武打片也是很不错,但是既然回归了就应该反映香港民主或回归后的现实问题。如果没有这些东西,要想得奖,那就是妄想。
笔者以为这还不止是电影评论界的态度,西方观众也有同样的要求。对于咄咄逼人,让他们的国家不停地增加贸易逆差的中国,人们对你的阴暗面更感兴趣,或者,你的阴暗面给西方观众更多的娱乐,使评委感受更多的美感。这娱乐和美感,超过了中国人以前给西方提供的传统节目——真功夫的武打和杂耍式的武打。
中国的电影界并非不理解西方发出的这个信号,【孔雀】、【青红】和【三峡好人】得奖,说明中国有些导演灵敏地迎合了西方观众和电影界的要求。但是在票房方面遭到惨败。【青红】在院线放映大约三天,票房100多万。也就是说,在国外得奖,在国内赔钱。
张老板伟平当然不能走这条路。他争取既能在国外得奖,又能在国内和国外挣钱。于是被认为是走上了“学习【卧虎藏龙】之路”。但是如果仔细看看,就知道他们不是只学【卧虎藏龙】,而是学了很多东西。
首先,张老板要给中国观众提供“中国梦”,至少是他心目中的中国梦。这个梦就是五星级的装修,和海量的丰乳肥臀。这可是【卧虎藏龙】里没有的。【十面埋伏】的妓院里提供这些:那么豪华的妓院那里是什么“捕头”能去的地方?那是招待公安部长或他儿子的地方。捕头也就只能在外面站岗。【***】里的宫廷当然也就是皇家大妓院。装修更为豪华,女人更为暴乳。这部分就是标准的现代中国梦。除此之外,这些影片极其血腥——【卧虎藏龙】并不血腥。这可能是受了吉布森和北野武的提示。吉布森拍的【耶稣】和最近上映的【启示录】,都非常血腥。虽然血腥却有票房。而北野武干脆玩儿的就是“暴力美学”。影片故事从头杀到尾。还有那票房冠军【杀死比尔】,杀了一集还不够,还得来个续集。说明如今的观众相当嗜血,全世界的观众心理,和当年鲁迅说的围观砍头的中国人,并无大差别。果真,美国时代周刊被【***】评为2006年十佳影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