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吃在美国 [2008/02]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1.
很早就投了麦肯锡CF的职位,但是从未想过会有希望。我没有咨询的实习经历,唯一一
次咨询的实习面试是麦肯锡的Knowledge Center,还被无情的鄙视了。投了monitor,
LEK, BCG, Bain等等,至今我也没有收到他们pretalk或者笔试的机会。但是,出人意料
的是,居然收到了麦肯锡的笔试邀请,并且还附有一份sample test。凭良心讲,能拿到
笔试是有很大运气成分的,1000多份application,笔试却只有40个左后(这个是后来得
知的)。我很认真的将sample test打印出来,做了一下,感觉还是挺难的,时间很紧。
星期六去笔试的时候也没抱很大希望,时间依然来不及,但是我利用了一点小技巧。最
后5分钟,我还有最后一个case没做,共有5题,我就做了最后一道,因为我知道最后一
道一般是理解题,可以不用看case,直接通过最后一段information断章取义。然后剩下
4题我全选了C(汗)。笔试结束后考官就说,回去留意邮箱,很快会有消息,因为面试
就只有星期一一天。当天下午,又很惊喜地发现收到了面试邀请的信,被告知星期一一
天共有3轮面试,通过的直接进入下一轮,没通过的就go home,总之一天面完。于是,
从晚上开始以及星期天一天狂看面经和他家网上的例题,还打印了出来看。看面经的时
候发现,NPV出现频率比较高,于是还上网查了NPV的计算公式(亏我还是经院的,连NPV
都忘了)。
2.
偶约的是11月5号早上9点半面试,偶9点10分到那里就看见了一个人。后来才知道,有一
半人是7点半开始的(晕)。参加一面的一共有13、4人左右,分成前后两批。到了9点45
之后,陆陆续续有第一批的人面完出来了。有一个经院的本科生mm说她的case好难,是
做关于保险公司的,具体什么我也没弄清楚。后来过了几分钟,果然面试官就出来送她
进电梯了。然后还有几个人被通知通过了,让他们12点半来二面。接着,我们第二批的
人就开始面试了。
第一个面试我的是一个中国人,Jane,全部过程都是中文的。她先问了我几个简历上的
问题,然后开始做case。有一个跨国公司,它有一个子公司是做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它
的生产包括零部件、组装和销售三部分。它在欧洲、北美和东南亚都有工厂,并且在中
国有一个生产零部件的厂。现在中国有另一个生产零部件的厂,希望被这个MNC收购,然
后就问要不要收购。我就首先问她这个消费类电子的市场前景怎么样。她告诉我,市场
目前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将来前景不是很好,有可能会萎缩。然后我就问,这个希望被
收购的中国工厂的经营状况怎么样。她说这个工厂是亏损的。我就问为什么会亏损?是
持续亏损还是怎么样?她说,因为这个行业有周期性,这个工厂前几年是盈利的,但是
近几年就开始亏损了。然后我问了她在欧洲、北美、东南亚和现有的这个中国工厂生产
的零部件种类是否一样?她说差不多。然后好像是她主动告诉我还是怎么样的,记不清
了,反正她告诉我,现有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0%左后,中国的工厂利用率高一点。然后我
就问,如果关掉欧美的现有零部件厂,中国和东南亚的产能够不够用?她说够了。问题
到了这里,我就下结论了,我就说不要收购这个中国的工厂。相反,应该关掉欧美的工
厂,转而搞研发,看看能不能研制出先进一点的产品来扩大市场。然后她就问我,如果
现在这个MNC觉得市场前景不好,想出售这个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子公司,那么是现在
直接出售好呢,还是像我说的那样先整合了再出售。这个问题我觉得没什么线索,就胡
乱说整合了再出售,原因是如果研发能取得进展,那么就可以不用出售了。这个问题我
觉得答得不太好,因为我自己根本不知道答案。然后她又问,假设MNC觉得我的建议不错
,但是他们比较需要现金,想现在马上直接卖掉,问我卖给哪一类的卖家最好?我就问
她,哪一类具体是什么意思?她说比如说是上游还是下游企业,是MNC还是本土企业等等
。这个问题我觉得也不太好回答,就说卖给下游企业吧,如果他们生产的产品市场前景
比较好,那么他们买这个消费类电子企业比较可能出高一点的价格。最后,她让我总结
一下整个case,然后就结束了。
第二个面试我的是一个美国人,叫dino。他先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经济继续像现
在这样持续高速发展,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我立马说环境问题。然后我们两个就在那里
瞎吹胡侃,说了很长时间,直到他说要没时间做case了,才开始case。这个case我做得
非常差。他说,有一个MNC和一个中国的国有企业搞了一个合资企业,MNC只能控制合资
企业49%的股份,问我有什么办法能让MNC在只控股49%的情况下对这个合资公司have
full control,还问我怎么样negociate。这个问题我一点头绪也没有,跟我看到的所有
案例大相径庭。我说了很长时间不着边际的话,终于说到了一点:MNC占据董事会成员一
半以上,以及担任董事会主席。然后又说了n多废话,终于又说到了一点:控制管理层。
Dino就问我,那么要控制哪几个部门?我说采购、市场、销售、生产。。。他说太多了
吧,说最重要的。我想了想就说要采购和市场,我说这个是直接跟利润有关的。然后时
间就到了。
Dino让我在房间里等,他跟Jane两个人出去商量了。过了大约10分钟,Dino给我带来了
好消息。他给我的feedback是,Jane认为我的case做得不错,并且提醒我要有structure
,gather your thoughts before talk,还要be more energetic。最后,他让我下午两
点钟来做second round。
3.
出来的时候碰到了一起一面的交大的mm,研究生,她告诉我她没过,原因是面试官说她
进麦肯锡的激情不够。她说,麦肯锡的人就是厉害,这都看得出来。我问她怎么回事,
她说她其实不是应届生,她去年毕业的,在PwC。其实当时她还拿了Bain的offer,但是
觉得咨询太累了(她在Bain实习的),相比而言四大算是好的了;况且,她的bf在PwC,
所以就放弃了Bain。我说像你这样选择的人恐怕不多吧。她人很好,她提醒我接下来面
试要表现的积极一点,然后我们就分手了。
两点不到一点,我又回到了麦肯锡。跟另一个等着的同学聊天,得知进二面的有6、7人
左右,全部是复旦的(一面除复旦就是交大)。过了一会儿,一个先一轮面完二面的出
来了,原来他已经进final了。过了一会儿,带我面试的人也来了。
这次是一个来自德语区的瑞士人Stephan。于是我立马套近乎说偶也会一点德语。结果这
次做case的时候,做了一个与我在面经里看到的类似的关于一个银行想增加房贷的业务
。不过,他增加了一个问题,让我估计明年房贷市场的规模。一不留神我把投资性购房
需求给忘了,只估计了居住性的购房需求。不过他也没在意。基本上我是这样算的,先
算20-30岁的年轻人因结婚购买新房的贷款,再算家庭更换住宅的贷款。算家庭换新房的
时候又根据家庭收入做了细分。计算过程中的比例都是我随便乱估算的,大多数他都表
示了接受,反正我想他就是想看个思路。最后我算阿算,好不容易算出了个结果,他也
不在乎数据对不对,反正算出了结果我挺高兴的。
第四个interviewer是david,英国人,居然全部跟我用中文面试,牛人。他的案例是关
于一个生产钢铁的MNC,近两年的利润不如它预计的多,甚至产生了亏损,问是什么原因
?怎么解决。我问他成本增加了吗?他说没有。我说那么需求和销售呢?他说跟预计的
差不多。那么我就知道是价格出了问题。原来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产能扩大了,并且有一
家企业的售价特别低。后来他就问我有没有办法让这家企业提高价格。我就说要么跟它
达成协议,如果他肯提价我们就主动减少产量,还有可以跟它合作,甚至兼并。然后他
就问我,如果我们被收购了会有什么不利的影响?我说可能影响我们在其他地区的市场
。这个案例做得不是很好,记得不清楚了。然后他就开始问oq,我回答不太好。我本来
就没有什么leadership的经验,还要举例子,还有什么怎么协调别人不同的意见啦云云
,我回答得很一般。
David让我在房间里等,自己出去跟Stephan商量了。我觉得自己在Stephan那里做得不错
,应该有希望进final。果然,过了10分钟hr就通知我到外面等final。比较意外的是二
面没有人给我feedback,估计他们太忙了。
4.
给我面final的第一个是Oliver, associate principal。给我做了一个化工产品的案例
。一家台湾企业生产SBR,产能是每年180 000吨,其中出口到中国120 000吨,占中国总
进口的30%,而中国每年的需求是800 000吨,也就是说,国内可以生产400 000吨,另外
进口400 000吨。然后问我,这个台湾企业要不要在中国建一个生产SBR的工厂。我首先
问他SBR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如何,他告诉我预计年增长率为7%。然后我就说这家台湾企业
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他让我说具体点。我就说比起竞争对手来有什么优势,价格啊什么
的。幸好我问了价格,因为这个是关键。他立马拿出一张早就画好了的图,上面就是需
求和成本。因为画的是图,很难解释清楚。反正到了这一步下面就很简单了。显然这个
厂是要建的,他又问我应该建一个产能多大的厂。我说,因为供应的增加有可能导致价
格的下降,所以供应的增加要使得利润最大化。对了,中间他让我算了这个台湾企业的
年利润,我直接用单位利润乘以180 000,他说就是这样吗?这时我才恍然大悟,180
000只是它的产能,并不是最终的销售额。问了之后得知产能的利用率是90%,不是100%
。这种错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我粗心了。案例结束后,他拿出一张表格,依次问
了我上面罗列的若干oq,这再一次的又是我的弱项。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说一件你做过的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事。其实我完全没有,只好随便说了一个。说完了发现跟企业家精神
没什么关系,我就道歉说,我可能回答得不太靠谱,他说没关系。
最后一个面试官Thomas,是principal,中文翻译是全球董事合伙人,后来重看05年1月
的面经发现他当时是associate principal。又是一个来自德语区的瑞士人。他很nice地
问我,想继续做一个化工产品的案例,还是做一个保险公司的?偶立马想起有个一面没
过的mm说过保险公司的案例好难,所以我就选了化工产品。这个化工产品就是6-APA,制
作盘尼西林的中间品,这个case在以前的面经里出现过。我先问了一些其它问题,然后
提到要计算NPV(幸好我背了公式了)。算出来的结果是不要做这个投资(估计数据是他
临时随便给的)。更让我高兴的是,他没有问我oq!面试结束后,他就说过几天会跟我
联系,我本来还以为当天就能有结果的呢,看来又要受煎熬了。
最后一点小结,面试前看bbs上的面经很有用,看麦肯锡网上的案例也能培养business
sense。我做到后来很享受做case,但是非常不喜欢oq。做case的时候,interviewer都
非常nice,我觉得他们都在设法帮你,并且,通常有计算的案例会更简单。他们一直强
调structure,但是回顾我的过程,我始终没有建立起structure,往往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可惜至今我仍然不懂怎么才能有structure。
[ 本帖最后由 广南子 于 2008-1-22 12:4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