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吃在美国 [2008/02]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结婚前,老布曾用《易经》给自己的婚姻占卜
记得赴英伦前夕曾阅读过一部欧洲风情录,其中关于各国人性格差异的段子印象深刻。一位老师在国际夏令营内给五湖四海的学生们出了一道作文题:《动物园参观狮子有感》,次日,各国学生递交了风格迥异的作业。
中国人:四大菜系如何烹饪狮子。
印度人:狮子与菩萨。
日本人:狮子与相扑。
美国人:如何饲养更大、更漂亮的狮子。
法国人:狮子的爱情生活。
德国人:狮子的起源与发展。
瑞士人:狮子与金融。
芬兰人:狮子与桑拿。
英国人:在英殖民地如何猎狮。
据说英国人到底是个害羞的民族,当一个英国小伙子想对意中人倾诉衷肠时,他会说:“其实,我并不反对你。”当他想娶对方为妻时,则会委婉地表示:“我对你充满幻想。”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我来到没可能在殖民地继续猎狮的日落帝国英国,在英格兰东北部的纽卡斯尔落下脚。绝没奢望亦没料到,不久即遭遇了一位“并不反对中国女孩的英国绅士”。事由是这样的,我原在国内读的是师范大学又曾辅导过老外学汉语,于是便算计着谋个教汉语的差事。1995年6月中旬一天下课后,我兴冲冲地跑到大学的语言中心毛遂自荐。秘书小姐客气地打发我道:“我们这已有了汉语讲师,英国著名汉学家布莱恩·霍顿。”泄气之余也牢牢记住了这位“抢走饭碗”洋先生的名字。真是冤家路窄,两天后一个傍晚,我正与英国友人在校内图书馆咖啡室闲聊,迎面凑过来一位高大魁梧的英国男士与身旁的朋友寒暄起来。朋友介绍:“这位是布莱恩·霍顿。”他忙用汉语自报家门:“鄙姓霍名布恩,就是西汉大将霍去病的霍,可惜没能攀龙附凤搭上血亲。”
我们称得上是一见钟情的俗套。那天老布穿了条奶白色牛仔裤,配艳红硕壮牡丹花丝绸衬衣,脖子上还戴了条银项链。他的这副“花花公子”装束令我内心直嘀咕,为人师表的大学讲师居然如此敢穿,眼前老布的这袭“艺人行头”,与国内本分的大学老师真是天壤之别。当晚老布给我的印象是汉学功底一牛车,唐诗、宋词、元曲皆出口成章。尤其令我感到好笑的是,老布自己独特的编年史。比如他给我讲述英国大作家史蒂文森,开场白令我诧异。他说的是:“在清代的时候,苏格兰有一位诗人叫史蒂文森……”或者“宋朝年间,英格兰南方的一座城堡如何闹鬼……”总把西方的事套上中国的历史年表来排列,听得我哑然失笑。
1995年7月老布在西安旅游时,特意请一位高僧替他看相,那高人对老布说了一句话:“秋天有好事。”当时老布笑他瞎扯。谁料想10月17号这天,我们果真去纽卡斯尔市政府登记结婚了。下决心结婚前,老布曾用《易经》给自己的婚姻占卜,答案如他所期盼的圆满。
我们选择回中国探亲前在英国完婚是被吓出来的。一位美国朋友提起在中国大陆登记结婚时的情景,仍旧心有余悸。他与中国未婚妻上民政局办理结婚手续时,政府喜官板着扑克脸要求老美出示单身证明。未婚妻小心翼翼地指着递上的证明书说:“未婚就是单身呀。”“我懂还是你懂。”官员不悦地回敬了一句。然后他较真地咬文嚼字起来:“这里可没有明确地说明他以往的婚史,都40多岁了还没结过婚,可能吗?”美国人脸憋得通红,发誓自己从未结过婚。官员的态度终于缓和了些,冲着其未婚妻训道:“我这是为你好,帮你把好关,省得你们上当受骗。若到了国外被卖到妓院,还不是给我们大使馆添麻烦。”眼泪都快被逼下来的中国女孩,终于挤出来了句:“谢谢。”一旁台湾女友听闻此言惊呼起来,表示台北的喜官仍不忘记最后关头竭力挽救女同胞,不惜当着洋新郎的面规劝新娘“悬崖勒马”,其严词是:“你要考虑清楚,美国人是极具优越感的民族,嫁给洋人会遭罪的……”若是台湾女孩嫁给非洲人,官员会瞪大眼睛惊呼:“非洲?你能去那里生活吗?”要新郎恰好是阿拉伯人就更惨了,官员的台词是:“你不是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吧。”
你来英国肩负着“和番”使命
一位来英多年的陪读太太,由于不懂英语,一直在中餐馆里打工,眼下她正朝着十万英镑的身价拼搏。这位太太听说我将下嫁“鬼佬”,劈头盖脸地来了一通连珠炮:“英国白人呀,他在大学里的工作是合同制还是永久制?房子是租的还是自己买的,付没付清毛给值(Mortgage,按揭)?好多老外可是丁点积蓄都没有,拖欠着银行数十万贷款的鬼子比比皆是,他有没有点家底呀?闹了半天,这些关键背景底细你居然都没摸清楚,哪能这么草率、糊涂地就把自己交给人家呢。恋爱中的女人就是头脑发昏。”瞧见老布赠我的生日礼物钻戒后,她当即来了精神,忙盯着问:“这是几克拉呀,值多少英镑呀?”我答不出来,她就积极地替我估算起来。
婚礼后搬过去与老布搭伙,我的出现引起街坊们好奇了一阵。我家楼下住着位典型的英国老派绅士,每次碰面他总喜欢拉住我寒暄几句。当得知我住在楼上的先生是英国人时,老先生的蓝眼睛顿时受惊地瞪大了起来。继而获知老布居然在大学里教中文,更令他显现出不可思议的神情来,感叹道:“教中国话?那不跟教‘天书’差不多了。”老者因挡不住的好奇,打破了英国人从不过问人家私生活的规矩,尤其感兴趣我们这对东西方夫妻的日常饮食。比如他会关切地打听:“今天的晚餐是中餐还是西餐呀?”接着又发感慨:“YoungLady (年青女士),一个人离开故乡嫁到这老远的地方,真是件不容易的事,这不符合你们东方国家的传统观念吧?”我笑起来耐心开导他一堂民族和解课:“实际上异族通婚在中国古已有之,并传为佳话。早在一千多年前,西汉时代就有宫女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唐朝时还有文成公主与西藏土蕃首领松赞干布联姻。那个时代这类异族通婚是出于睦邻友好的一项政治策略,称做‘和蕃’,双方成为亲戚了就不会再打仗了不是。”老翁听了我这一通说辞后,仰面哈哈大笑着来了一句:“闹了半天,你来英国是肩负着和大英‘和蕃’的使命呀。”
与老布回到北京时,见识了一出中国男人的“婚姻爱国主义”。一位北京汉子指着我们身旁的英国华侨说:“你也赶紧拐个洋妞呀,给咱中国人争个光、出口气,不能光看着自家的姑娘被洋人搞去。”另一次我与老布在纽卡斯尔中国城散步,撞上位相识的香港老板。次日,这位爱国侨领便对着我大喊大叫起来:“你不要和鬼佬混在一起嘛。你应‘爱祖国’,坚定不移地用‘国货’才是。”
[ 本帖最后由 广南子 于 2008-1-25 17:2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