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进士的个人幸福问题

作者:广南子  于 2008-3-5 11:5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文史博览|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两大得意事。婚姻事业双丰收,大概古今如一,对于进士及第的士子来说,事业已经步入正轨,收获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成为他的另一场重头戏。

进士高过望族

   士族王浑的女儿长大后,王浑的老婆钟氏就想着给女儿找个人家。这个任务落在了儿子王济的身上,王济在大户人家选来选去也没有合适的。后来王济发现一个出身寒微的兵家子弟长得不错,还有才华,就想让妹妹嫁给他。这事向钟氏汇报后,钟氏说:“要真是有才,门第咱可以不考虑。不过得让我先见见这个人。”于是王济就搞了一个派对,那个兵家子弟也来了,钟氏偷偷地从门帘内向外观望。然后她跟王济确认这位兵家子弟后,就对王济说:“这是个聪明人,长得也不错。可是他出身寒门,寿命肯定长不了,不能跟他结亲。”这是什么逻辑?出身寒门就不能享高寿?显然这是钟氏耍的一个小诡计。

    这是魏晋时候的故事,那时,门第是人们决定婚嫁要考虑的第一因素。
    曲江会上,一位大官看中了一个很帅气的新进士,真是英雄不问来路,进士不管出处,二话不说,就让一大帮随从把新进士簇拥到他的府第。大官向新进士提出,要把女儿许配给他。新进士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表示非常感激,说如果能高攀,当然十分荣幸,不过,他要先回家去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

    这是唐代男人的待遇,科举后的事情,不问是否望族,甚至都不关心婚否,只要是进士,一切都好说。在科举制度下,一个人的尊贵与否,不再看你姓什么,而要看你是不是进士。有了这样的条件,婚姻变得容易了,进士们基本上可以“予取予夺”。但事实并没有咱们想得那样简单,这些志于为政府打工的未来“公务员”,还有更大的婚姻麻烦。婚姻的天空,满飘着灰暗和明亮的云彩。

进士成为绩优股

    在历史上,“才子佳人”的事情并不鲜见,唐代进士卢储就是这样一位。《太平广记》记载,当初他在江淮地区向当地郡守李翱行卷(也叫温卷,唐代的科举还有荐举遗存,士子在应试之前,先把所作诗文投献名公巨卿,以求荣誉,增加及第机会)。李翱并没在意,收下卷子放在桌案上,就去干别的事了。他的大女儿正值豆蔻年华,能诗会文。她来到父亲书房,看到案上的文卷,随意取来阅读,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她看了好几遍,觉得作者很有才华,一定能成为状元。等李翱回来,她便在父亲面前极力称赞。李翱仔细阅读卷子,也非常欣赏。他知道女儿的心意,就派人向卢储提亲。卢储见李翱这样看重自己,他女儿又有这样的眼力,就答应了。第二年,卢储果然成了状元,两人终结秦晋之好。

    当然,这还是在及第之前,考得进士以后,着紫佩金,行情就更好了。司马光写诗记录过这种上涨的行情,金榜题名后“室中若未结姻亲,自有佳人求匹配”。唐朝开始就有榜下择婿的风气,到北宋就流行一时了。
    唐代曲江大会时,权贵们争着从进士中择选女婿。进士榜一揭晓,他们就忙着打听新进士中有多少闺男,何方人士,等等。曲江大会这一天,则高车赴会,观察新人是否如意。在宋代,进士放榜那一天,公卿有女待嫁的,凌晨就驱车赶往“金明池上路”,这是新进士赴琼林宴的必经之路。新进士们经过时,各家争相选人,像王安石所说,“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据说,当日得中东床之选的往往十之八九。

    被高官看重,自然有他的好处,但很多时候,新进士往往拒绝权贵们的征婚。宋代的傅察中进士后,宰相蔡京要招他为女婿。蔡京尽管左右朝政,权重一时,但声名狼藉,为士人所不齿,傅察坚决拒绝了这门亲事。宋代还有一位进士洪皓,先是要臣欲招其为妹婿,后有奸臣要招他为女婿,都被他坚决拒绝。

名门婚姻也不美满

    在权贵的软硬胁迫下,出身社会底层的进士们往往很难坚持自己。唐代状元郑颢就是被强招为驸马,但这段婚姻实在说不上幸福。《新唐书·白敏中传》记载,这桩婚姻的撮合者是宰相白敏中,就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弟弟。他为了投合唐宣宗为最宠爱的女儿万寿公主物色士族驸马的心思,把正在迎亲路上的郑颢推荐给皇帝。宣宗见郑颢出身名门,前几年又中了状元,非常满意,立即将郑颢召回京城。郑颢无奈,只好退婚,改娶皇帝的女儿。做皇帝的乘龙快婿,人们总以为是天堂般的生活,其实不然。到了皇宫,处处受约束,时时看公主的脸色,在奉行大男子主义的文士心中,这比什么都难受。而且,驸马的父母也得跟着倒霉,因为按朝廷的规定,公主是不能侍奉公婆的,公主对公婆只能像对待平辈。有一次郑颢病重,万寿公主竟然撇下他去慈恩寺看戏。唐宣宗知道了也深有感触。

    南宋的郭知运没有当驸马,但他的遭遇更惨,他成为进士后,被奸相秦桧看中,在强大的压力下,他不得不放弃已订的婚约,与秦桧的一个亲属成亲。后来秦桧倒了台,他也跟着倒霉。

    十万进士,倒霉的自然也不只有郭知运。《茶余客话》里也有这样的故事。明嘉靖年间,丁士美状元及第。当时他前妻病故,翰林赵祖鹏请人说媒,要把小女儿嫁给他。赵祖鹏为了巴结权贵,已经把大女儿嫁给了明世宗的亲信爪牙、特务机关锦衣卫的头子陆炳。赵祖鹏满以为自己有大靠山,女儿又花容月貌、多才多艺,丁士美一定会求之不得。哪想到丁士美对赵祖鹏的行为极为鄙夷,更不愿与臭名昭著的陆炳结为连襟,拒绝了婚事。和丁士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一进士,会试的第一名蔡茂春。他觉得丁士美太傻,送上门来的好事居然不要。他主动托人说媒,做了赵家的女婿,很为士人们看不起。巴结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好处。第二年陆炳一命呜呼,过了几年,追究陆炳的罪责,赵祖鹏受牵连被捕入狱。蔡茂春本人被贬出京城,后又罢官,下场可悲。

为了科举妻离子散

    对于已经结婚还没有进士及第的读书人来说,埋头科举既为未来的生活勾勒了一丝幸福的憧憬,同时又给现有的婚姻家庭带来了悲伤的色彩。

    《唐摭言》中的这则故事,看完让人鼻酸:一个叫公乘亿的读书人,30岁了还没有及第,在京城长安大病了一场,被家乡人误传已经病故。他的妻子闻讯后,从家乡赶到长安迎丧。那天正好公乘亿送客出门,夫妻俩人面面相觑,只是觉得面熟。因为多年不见,容颜有变,竟也不敢相认。后来,公乘亿的妻子就找人去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果然是她的丈夫。相认之后,两人相对哭泣。

    结婚多年的夫妻面对面竟然认不出来,这也是活生生的科举生活。为了求取功名,与妻子常年天各一方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已经结婚的读书人还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读书人赵悰科举境遇很是糟糕,数次落第,见人连头也抬不起来。岳父是军中大将,也不给他好脸色,妻子娘家人也瞧不起他。一年春天,军中举行盛宴犒劳将士。赵悰岳父全家都参加宴会,他和妻子也被邀赴宴。但是他们穿得又旧又差,妻子家里人看了不舒服,就用帏帘把他们隔了开来。大家正在兴头上,突然州府派人飞马来喊大将。大将忐忑不安,赶到州府。州官告诉他,赵悰进士及第。大将看到捷报帖,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拿着捷报,飞奔回营,告诉家人这个消息。家人赶快把隔着赵悰夫妇的帏帘撤掉,把二人拉来同坐一席,又争着拿来漂亮的衣服送给他们。可想而知,这时的赵悰该是什么心情,想必苦辣酸甜一齐涌上心头。

    另外一些读书人,所受的压力就更大了。唐代江西读书人杨志坚,在科场屡战屡败,郁郁不得志。但他不改初衷,仍旧埋头读书,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妻子忍受不了了,就跟他提出分手。闹到官府,这个妇人自然受到了地方长官的痛斥,在封建社会这也是可以想到的。审案的长官就是大书法家颜真卿,他判打妇人20棍,然后准许其改嫁。为了科举,把妻子也丢了,清水冷灶,岂不凄凉。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唐代的邓敞赴京赶考,因为贫寒未能考中。大臣牛僧孺的儿子牛蔚就对邓敞说:“你娶我妹妹,我帮你考中,你愿意吗?”当时邓敞已经娶了李氏,但他认为牛蔚的话对自己有利,就答应了他。考中之后,就和牛氏结了婚。牛氏和他回到家中后,碰到了李氏。李氏顿时捶胸大哭,伤心之极。这时,牛氏跟她说了一句:“其不幸,岂惟夫人乎?”意思就是,这样的不幸,难道只有你遇到了吗?可见抛妻另娶的现象并不是少数。但是在正史记载中,这样的事很难见到。
    在科举及第之前,前面文章中所讲到的那些士子的遭遇,他们的妻子也同样要经受。除此之外,这些妻子们还有更多的压力要承担。

    古代进士竞争十分激烈,选中的凤毛麟角,十有七八都得无功而返。尤其唐代,赴考的外地考生,初秋就出发,第二年春末才能回家,还没消停,又要出发了。京城消费又高,很多人都供给不足,对一般家庭来说负担很重。这时候,经济上的重压就落给了家中的女人,让很多妻子都不堪忍受。

    由于妇女被排斥在科举考试之外,她们盼望着丈夫出人头地,这是社会的一般愿望。特别是官僚家庭出身的妇女,很容易受到亲戚们的压力,迫使她们承担“教育”丈夫的责任。

    一个叫湛贲的读书人,他的连襟中了进士,妻子娘家就摆喜宴庆贺,请了许多达官名流。湛贲也去赴宴,但是不让他上席,只是打发他到后面的小屋里吃饭。湛贲没说什么,径直去了。他妻子气得大骂,男子汉受这样的侮辱,还有什么脸见人。在妻子的刺激下,湛贲没几年也考上了进士。湛贲的妻子,在古代是被作为典型收入《烈女传》的。作为妻子,整日价以监督激发丈夫攻读、支援和鼓励丈夫闯关及第为己任,胡不痛焉!

    把科举融入到婚姻生活中,甚至取代婚姻成为男女生活的重头,科举对男女婚姻的影响就是这样难以估量。

[ 本帖最后由 广南子 于 2008-3-5 11:59 编辑 ]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6.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12. 吃在美国 [2008/02]
  13.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4.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5.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1.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22.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5.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6.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7.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8 13: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