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吃在美国 [2008/02]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台湾大选,人们原先估计马英九赢50万票以下是小赢,50万至100万票间则是中赢,超过100万票则算大赢。而今马英九却赢过220万票,这是山崩式的超赢!
台湾选民已连续3次用选票重重的惩罚了民进党。民进党的得票率已由2004年的超过50%,回降到只剩40%。尽管40%仍是个大数目,但一个3次投票都只有40%的政党,其实也就是一个再也选不上总统,只选得上少数几个县市长及立法委员的政党。这样的政党不会死亡,但会很快的进一步萎缩,最后成为一个边缘性的政党?
民进党以恨为纲 难成大器
台湾选民一而再、再而三的重重惩罚民进党,但民进党每次大败后会说些「反省」「检讨」之类的话,但它「反省」「检讨」了什么?一点也没有,甚至它连为什么大败都浑无所知。这次大败后,一堆民进党高干及名嘴在那里夸夸而谈,有的将民进党大败归于国民党在危机感下团结;有的则唱马英九长得好看,吸引了女性选票这个老调;有的则宣称是台湾媒体界反民进党,因而影响到选民。他们把大败的原因都归诸外在因素,彷彿民进党自己都没有责任。这样的党又怎么可能有反省检讨呢?
其实对民进党稍有理解的都知道,台湾人说「民进党很会选举」,指的是每逢选举,民进党以前所讲的漂亮话如「全民政府」啦、「尊重民意」啦,即完全消失,开始变成了一个「半民政党」,它各种卑劣的选举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在民进党的意识形态里,「恨」是它的主轴,「恨」成了它反台湾外省人、反华反中的核心价值,「恨」合理化了它打击对手不择手段,「恨」也合理化了它以这边的「半民」与那边的「半民」对立。它用这种方式选举,煽动出所谓「深绿」选民的恨,再加上过去国民党长期执政,使得有些中间选民因为对民主有期待而支持民进党,两股势力相加,它才有了成长的空间。
但台湾选民恨的程度真的像民进党以为的那么大吗?却也未必。它2000年赢得大选只得票四成弱,靠的是国民党连宋分裂;它2004年连任靠的是两颗子弹苦肉计,激发人们潜在的恨,因而得票五成强。这显示出台湾选民下流的程度其实并不是民进党以为的那样。它2004年连任,只不过是加工制造仇恨而侥倖所赢而已,而这种事情只能一次,不可能有两次,这也是此次大选,所谓「奥步」(阴招)之说盛传,民进党已无技可施的关键。
其次,则是民进党以恨为纲,当然窄化了它的思维与能力,这也使得它在内政上无法有表现,更遑论财经问题了。当没有正面筹码可用,民进党的整个选战打起来,就只有抹黑、造谣、扣帽子这些伎俩。这次民进党搞出光碟手段,用绿卡问题恶斗马英九及其家人,胡乱指控马英九夫人偷报纸;当然更别说在「一中市场」等问题上的扣帽子了。民进党从初期的要用特别费案整死马英九到后来的选战打法,都是它长期以来意识掛帅后以恨为纲的负面搞法,这也显示它和基本盘的选民之间已形成了一种共生体,相互取悦,相互拥抱,走不出新的格局。它这种现象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反覆,其他选民又怎么会认同呢?
政治人物和群众之间理应是个相互鼓励、相互提升的共同体。民进党的政治人物应当教育群众、放宽视野、拋弃敌对的仇恨,可惜的是这种情? 并未在民进党内发生,反而是政治人物带领覑群众日趋极端化,稍微还有点良知的民进党改革人物,只要一提改革,就会招致批评,甚至被驱逐。民进党如果不改变这种反淘汰的体质,它将来又怎么会有前途呢?
这也就是说,经由县市长、立委、总统3次大选,已显示出民进党除非从意识形态起就大改变,它已几乎注定将再无前途。它必须改变以恨为中心的台独史观;必须把恨外省人、恨中国人,以及因为恨而不择手段的心态放弃,而这可是极为艰难的事业。而首要之务则是政治人物要先变,并促使群众也改变。我在台湾一向希望谢苏两人败选后要义无反顾的担起这项重任。民进党何去?它必须展开思想与行为的重洗,但这有可能吗?目前民进党初败,有人主张重回街头路线,有人主张改革。重回街头路线,将会对台湾造成另一次动盪,加速民进党的死亡。民进党站在这个十字路口上,其去向值得密切注意。
六大隐忧 摆在马英九面前
至于国民党方面,马英九超级大胜,他等于已在台湾取得了足够的「天命」 (Mandate),可以进行台湾大改革,走出新路。由于他赢得如此彻底,国民党内其他的干扰因素也将大幅降低。如果马英九真有远见和魄力,他的确可以大有作为。不过,我们也必须知道,由于国民党这次是「重新执政」,而非「首次执政」,这等于他的大胜其实是反映了人民的寄託与期望,他如果不能在用人、政策、两岸关系等方面立即开展新气象,他大赢的气势就会很快萎缩。这也意谓覑陈水扁首次执政的蜜月期很长,至少有两年半;但马英九的蜜月期至多只会有半年,马英九挑战之严峻可知。而盱衡目前的形势,马英九及国民党并非没有挑战﹕
其一,马英九性格温和,有政治明星倾向,而缺乏领导风潮的决心,设若他只晓得讨好国民党各方势力,最后他的用人就会出现「8年前丢掉政权的人班师回朝」或「各方势力妥协拼凑」的局面。如果用人如此,马英九的气势就会立刻瓦解,这乃是隐忧一。
其二,国民党其实乃是个官僚习性深厚的政党。抢覑当官,当了官之后即官腔官调,这早已成了国民党本质之一。除此之外,人们一向认为国民党比较有人才,这其实乃是一种迷思。国民党在蒋经国时代确实人才济济,知人善任,但从李登辉时代起,国民党本身即已人才断层。以我们对国民党的理解,它除了几个名嘴明星外,人才其实空虚得很。要国民党短期内展现新气象、新局面,其实是很难的。这是隐忧二。
其三,目前北京对国民党重新执政充满期待,也有意藉覑良性互动而开展两岸新关系。问题在于两岸关系开展,双方都必须有所忍让;而且两岸互动,也一定会受到来自美国、日本的干扰。这也表示除非马英九具有自己的思维,否则未来两岸必是摩擦不断。而国民党本质上与民进党相同,都是亲美政权,一旦过分亲美而出现摩擦,双方的互动即会恶化而开始彼此猜疑。马英九在两岸问题上有没有这种敏感的能力,其实是让人担心的。这是隐忧三。
其四,大家都以为国民党在财经上较有能力,这其实也是种迷思。目前世界及亚洲政经局面已变,早已不再是国民党执政时的光景。这意谓覑国民党是否有自己的经济观,的确已值得顾虑。目前国民党在许多财经问题上都跟覑分析师所造成的「似是而非的见解」走,而没有自己的思想与政策,苟若如此,国民党又怎能造成富庶而又公平的新局呢?这是隐忧四。
其五,台湾经过民进党8年乱政,从教科书的去中国化,到司法错乱,再到台湾累积债务13兆。民进党为了选举而压低物价,所有这一切都成了马英九的重大包袱,而必须有效解决和拨乱反正。这意谓覑马英九及其用人若非精明且能任事,这个烂摊子将极难收拾。特别是财政赤字问题最堪忧虑,它将让马英九施政的财政筹码大减。这是隐忧五。
其六,在政治上,民进党弊案丛生,包括陈水扁的国务机要费案在内,不知会有多少案件爆发,而非常有可能乃是马英九基于政治考量而一笔勾销,这对台湾民心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将难以估量。这是隐忧六。
也正因此,当许多人在为马英九及国民党狂喜时,我们其实或应多一份冷静,台湾百废待举,马英九有没有开创新局的能力,是要许多人一起来帮忙与督促的!
南方朔
《亚洲週刊》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