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子弟理财培训班

作者:广南子  于 2008-3-27 07:3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理财心经|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去年夏天,哈里·艾尔古德(Harry Elgood)与大学的朋友赫克托•德雷克(Hector Drake)中断了各自在西藏及与北非的旅游,飞回伦敦去接受为期三天的金融强化课程。这两名20岁的年轻人应他们家庭的私人银行之邀,来到该行位于Strand大街的办公室,学习如何处理财富。“这有点让人不适应,我前一天还在一所西藏寺庙穿着僧袍,第二天就西装笔挺地坐在Coutts银行里,”艾尔古德表示。“但这个课程听起来非常有意思,我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作为两位成功学者的儿子,艾尔古德已经决意在伦敦金融城里展开自己的事业生涯。德雷克的父亲创建了一个私人投资办公室,他却对金融知识一无所知,于是到这里学习一些基础的东西。这两位年轻人都非常清楚,有一天自己将继承家族的财富。这是很多其它学员都非常熟悉的一个负担。投资银行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称,到2053年,Y一代(Generation Y)继承者(婴儿潮一代人的子女)预计将继承总额高达41万亿美元的资产。

过去十年,巨额财富在英国乃至全球被创造出来。但是,很多新贵基本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家人做好接手这些财富的准备。在美国,填补这一知识空缺早已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在那里,金融“夏令营”已被认为是财富管理过程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朝阳产业——除了大型银行之外,市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独立顾问,提供私人课程、讲座及咨询。

但在英国,由于可以想象的原因,这个概念没有很快获得接受。佐伊•库珀(Zoe Couper)称,富裕的美国人可以接受外面的专业人士进入家庭这个私人领域。库珀曾在大西洋两岸帮助组织这类课程,但“英国客户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敞开胸怀”。

去年,菲奥娜•芬恩•史密斯(Fiona Fenn Smith)曾帮助Coutts银行建立了该行第一个资产与责任课程。她承认:“父母通常更可能和自己的孩子谈到性,而不是金钱。”但是,伦敦在国际财富创造方面的矫健步伐帮助人们克服了这一保守态度。在英国的夏令营,英国金融家的孩子穿梭于中东能源大亨、美国地产商及欧洲企业家的子女之中。一些学员已经拥有丰富的金融知识,并有了自己的投资组合,甚至开办了慈善机构。“他们绝对不是一副花花公子形象,”美国银行美林(Zoe Couper)的尼克•塔克(Nick Tucker)称。“他们都相当负责。不过,花花公子也许根本就不会来。”

例如,作为历史学生的艾尔古德就坚持要靠自己获得成功。他钦佩自己的父母,也欣赏他们关于亚洲艺术及伊斯兰历史的著作,但他表示,自己渴望能“进入别的领域”,从事不同的职业。他的足迹已经遍布亚洲,并曾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实习。目前,他并不知道自己将要继承多少财富,而且也不去想这方面的事情。但不管怎样,他希望能够自力更生。他表示:“对于有些人而言,把管理财富的所有责任都交给银行经理,这种做法一定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我想要理解自己的投资。”德雷克也有同感。他之所以接受了Coutts的邀请,除了因为自己大学的朋友也会去,还因为他想要具备亲自管理投资组合的信心。

大部分课程都有着一些共同主题:投资的实用性;如何选择资产级别;理解风险;选择正确的投资组合经理及解读财务报告。它们还涉及到年轻的家庭成员如何使用自己的财富来进行慈善事业。而且,它们还会解析围绕着财富的一些心理与感情问题。

“生于财富之中是一件很难处理的事情,”芬恩•史密斯表示。“孩子们需要理解财富的价值与力量,及他们可以用之达到什么目标。如果没有相关的教育,从白手起家到散尽家财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看了塞耶•奇塔姆•威利斯(Thayer Cheatham Willis)写的《驶过财富的晦暗地带:给继承人的人生指导》(Navigating the Dark Side of Wealth: A Life Guide for Inheritors)之后,芬恩•史密斯决定设立这个Coutts课程。这本书讲述了在太年轻的时候就继承大笔财产的危险。作者威利斯本人就是一名财富继承者,在十几岁、二十几岁时,曾与内在动力进行过斗争。她曾多次丢下了良好的工作,原因是她感觉不想继续干下去了,并在这一过程中,数次恋爱失败。最后,一位类似处境的朋友的自杀为她提供了动力,帮助那些有着类似处境的人们。“如果你可以动用一笔财富,集中注意力可能很难,”威利斯表示。“我认为很多人都处于这一境地。”

生于财富之中的孩子还会受到他人的嫉妒。“人们常常以为,如果自己的钱比现在多上一倍,生活将会变得一帆风顺,”威利斯表示。“然而,事情绝不这么简单。”

Coutts的课程包括教授如何把自己看成一种资产(保护自己的声誉、与媒体打交道及个人品牌)及慈善事业——对于那些超级富豪而言,这是一个相当时髦的概念。参加慈善事业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冒险的同时找到生活的意义。

课程的演讲者之一曾通过划船横渡大西洋,为慈善机构筹集善款,这极大地激励了德雷克与艾尔古德。艾尔古德正在考虑参加明年的“朝圣之路”(Camino de Santiago)长跑——“朝圣之路”是法国与西班牙之间的天主教朝圣小路。而德雷克准备参加今年的爱丁堡长跑,为流浪儿童募捐。他们还希望一同前往西藏,做一些志愿工作。

尽管课程包括这些相当情感化的部分,但所有金融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还是让年轻人尝试一下如何对巨额财富做出决策。花旗私人银行(Citi Private Bank)的彼得•查林顿(Peter Charrington)表示:“这些孩子花了暑假的时间来到这里,我们很佩服;而我们也想让他们觉得,这个严肃而又相当吓人的领域也有它好玩的地方。”今年夏季,花旗将在伦敦开办该行的第一期课程,50名年轻学员将在多尔切斯特饭店(The Dorchester hotel)参加培训。

这些孩子比大多数其他人更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慈善家、企业家及金融业巨子。但这些开办课程的银行也需要他们成为自己的客户。银行坚称,不会把这些课程看成营销活动——但我私下采访过的一些孩子感觉,里面的销售话题是多了一些。“对于银行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库珀表示。“因而,它们对之严肃对待,但它们也把自己的利益牢记在心。”

对于学员而言,参加团体课程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有机会去结交关系。库珀表示,在这个课程上结识的人往往最终会成为商业伙伴。“课程甚至还成就了一桩婚姻。”

本德尔•阿尔亚斯尔(Bader Al-Athel)参加了花旗在纽约及香港举办的课程,发现这是一个认识人的好方法。现在,作为一名沙特阿拉伯投行人士,他已成功地与通过课程认识的熟人做成了几笔交易。他表示:“在本国搭关系是很容易的,但是你很难认识来自世界其它国家的人。”

艾尔古德与德雷克一把抓住了这个建立关系的良机。艾尔古德已经致函一些课程演讲者,以收集整理媒体与金融市场的工作机会。德雷克则认识了一位香港学员,这位同学将带他到当地四处转转。作为学位课程的一部分,他将在香港学习一年。

他们两个人还联合其它Coutts学员,建立了一个Facebook群,以保持长期联系。艾尔古德称,该课程为他带来了几个关于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想法,并希望它能为自己打开几扇大门。

“在这个课程中,有很多可以去深入学习的东西,”他表示。“例如,金融行业中的就业机会如何。事实上,我认为该课程的唯一缺点就是它实在是太短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6.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吃在美国 [2008/02]
  12.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3.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4.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15.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1.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22.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5.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6.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7.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2 11: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