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吃在美国 [2008/02]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曹轶宁:各位学者、专家教授,非常感谢各位今天下午能够参加关于北京学者向广州改革建言的研讨会。上次已经做了一次小范围的活动,那期反响不错,在天下中国、博客中国传播非常广,讨论也比较多。南方一些报纸,比如南方都市周末、凤凰卫视现在也在开始讨论这个话题。我觉得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觉得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来研讨这件事情。这次准备的也比较匆忙,周二、周三才开始约人,有些学者没有过来,但我们会把这次会议记录在网上做特别的专题,进行更好地报道。
俞飞龙:上次开的会议,整个社会反响很激烈。回应有两个具体的,一个是3月7日,林毅夫在中国日报英文版上对我们这个会,海波讲的教条事情进行了回应。第二个是南方都市报在3月14日,请了高尚全、史小敏等人做了一个回顾。让我们感到很忧虑的是南方报系的回应是非常好的,但是表述的内容是把我们这次对广东省提意见,乃至于解放思想,他们想把这个内容框定在自己的意愿之上或者以前对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上。实际上,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要科学发展。汪洋在去年时谈到,我们的发展,对广东省来说以前是有偏差的,这个偏差是什么?究竟在社会上引起了哪些负面的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克服发展偏差?这些问题南方报系都没有谈,希望今天我们就广东的发展模式乃至于它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有哪些好的,我们做一个进一步的辩论。
胡星斗:广东发展模式,什么是广东发展模式?我写了几句。媒体报道春节前后,广东出现了企业倒闭潮或者撤走的潮流,广东省委有关发言人否认存在企业破产潮。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就是目前广东的中小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甚至我多次强调,不仅是广东,而且整个中国,在今年或者是未来的一两年,很有可能会陷入中小企业大量倒闭这样一个困境之中。
其实中小企业的困境实际上时间已经很长了,历时数年。比如仅2005年中国法人企业倒闭30多万家,减少就业机会2000多万个。中国民营企业60%在5年内破产,85%在10年关闭,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年。在新一轮中小企业破产或者是撤走,我觉得原因是非常多的。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涨价,工资成本上升,还有资源税收的提高,环境成本的内在化,环境成本肯定要成为企业商品的成本,以及国际上“中国制造”信誉的下降,尤其是最近一些食品安全等问题,“中国制造”信誉下降,出口贸易受到损害,以及《劳动合同法》,有的人认为对劳动者保护过度,也有人认为国家没有负有应有的责任,而把责任推给了企业家。还有像“两税合一”,对外商优惠的取消,这也会导致外商在一定程度上撤走,以及整个中国民营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政策频繁的调整,给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安全感。
我主要讲经营环境的恶化,原因非常多,但经营环境的恶化可能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企业的保险比例过高,我呼吁要降低企业缴纳,无论是“三险一金”还是“五险一金”,降低它的缴纳比例,它过高。但是劳动者不一定能够享受到好处,比如医疗保险比例太高,而劳动者并不会每个月去看病,实际上大量的资金沉淀,沉淀到比如医疗保险基金等等,劳动者并没有获得好处。企业税费负担太重、公关支出太大。我问过很多企业家,他们认为,企业公关费用要到企业总工资的一半以上,报纸上很多企业公关费用超过总工资,就是吃饭、招待,甚至是敲诈勒索,可能要超过企业的总工资。所以官员的腐败、巧取豪夺,执法的混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入门槛抬高,我认为是企业倒闭的罪魁祸首,特别是企业的公关支出等费用太大。
从税收方面也有问题。目前民营企业要缴纳17%的增值税,而中国的增值税是从生产环节交的,而不是像西方国家是从消费环节交,生产环节交税往往存在着重复交税的问题。所得税现在降低为25%,但是作为私人来说,还要缴20%以上的个人所得税。不考虑乱收费,即使税收,如果不逃税,85%的民营企业也会立即倒闭。特别是现在,比如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民营企业需缴纳的各种费用多达375种,包括卫生费、劳动用工年检费等等。土地执法、环境执法、城管执法等几十个执法大队,工商、质检、城管,他们都不是政府全额拨款的单位,即使政府允许它通过创收来解决自己经费的不足,我认为这种体制必须改变,特别是超收奖励、罚款分成这样一种做法,允许工商、质检、城管部门来超收奖励、罚款分成,使得他们巧立名目,想法设法去大肆收费。所以民营企业不堪重负。据媒体报道,2004年共收费是12000多亿,其中政府收费9000多亿,目前可能有所下降,应该说胡温政府在收费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目前有六七千亿左右。据民营企业家估算,假如一个企业的销售额在4000万到5000万,打点各级官员,至少要花掉400万到500万。利润率最多也就是10%或者多一点,差不多利润很大程度上就要用来打点各级官员。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高达91.5%,银行贷款率达到4%。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私营银行基本上不存在,地下银行又不合法。所以我现在呼吁,应该选择经营比较规范的地下银行合法化,地下银行客观上为我们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小企业就是靠他们来融资,他们不合法,但是合理。
另外,小企业的利润微薄,也没有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没有技术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所以中国只能成为世界廉价的加工厂,小企业无法发展状大。我认为广东的发展模式,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典型的世界廉价工厂的模式。企业的低成本和高成本并存。一方面是低成本,也就是低廉的劳动成本、土地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另一方面又是高额的税费和腐败成本。大量的同类企业恶性竞争,漫山遍野的疯涨着。只要到珠三角转一圈,一开始为一望无边、上百万个中小企业欣欣向荣而感到自豪。但是随之而来的就会感到悲哀,因为上百万的产值还不如一个跨国大公司的产值。所以更不需要谈利润。我认为,广东的企业现在叫做 “几家欢乐万家愁”,中小企业大量都面临着倒闭的困境。
当然,也用不着怨天尤人,尽管广东的发展模式陷入了低谷,但我认为还没有完全走进死胡同。通过政府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缴纳保险金的比例,比如说医疗保险,企业要交10%左右,养老保险占20%,而养老保险是60岁以后每个月都要领取,而医疗是看病的人毕竟少,不可能天天看病,可以降低保险缴纳的比例,这样给企业降负,应当把医疗保险比例调整到占工资的5%左右。还应该降低税收,在两税合一的基础上降低年所得20万或者多少万的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同时给民营企业资金再投资税收优惠,提高计税工资捐赠的扣除标准,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要将针对下岗职工、复员军人、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那种特惠制改为一般人员的普惠制,降低个人所得税缴税税率,对发展农村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
另一方面改革财政制度。要改变超收奖励、罚款分成的体制,能否遏制政府官员对企业变相的敲诈。我到浙江,企业家反映对企业的骚扰、敲诈勒索是非常普遍的,使他们没有办法经营下去。还要杜绝公安、纪检、监察、工商等执法部门的牟利行为,要实施行政公开,鼓励媒体的监督。当然,要尽快实行税制改革,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还要改变企业投资负担沉重的一些问题。还应该推进公平准入,降低准入门槛,打破私营企业准入所谓“玻璃门”的现象,也就是看得见,但是进不去,要加快发展私营的中小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创业版的股票市场,这样来解决融资的问题。我觉得只要中国能够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克服企业的高税费、高腐败成本的制度性障碍,如果这个能够做的下去,那么广东和中国的世界工厂这种模式还能延续几年,否则,不能从制度上入手,降低企业的腐败成本等等,那么中国的发展很有可能已经到了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