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吃在美国 [2008/02]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载《大公报》2008年3月14日,记者:郑东阳)
随着近几年,大陆开始不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民间也兴起了“国学”热,包括于丹、易中天在内的“明星学者”也是通过解读国学和传统名著走红。近日,新华出版社更是把台湾中学使用四十年最具权威的“国语必修课本”引进大陆,以《国学基本教材》为名出版,这是大陆首度引进台湾“国学”教材。此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学者提出了“大陆的语文教育当效仿台湾”的看法,甚至建议可以用该书取代大陆的语文课本,引起了争议。
中学课堂试行效果佳
作为台高中三学年必修课,该教材要求学生不但要逐章逐节背诵默写,还要举行考试,八成台湾人读此书长大,该书汲取了台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经验,影响过一代又一代台湾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该书的主编叶匡政则表示,它的出版,表明内地“国学热”正悄然回归到一个理性建设的阶段。
因此,包括厦门大学“专科学者”谢泳教授在内的不少知名学者都盛赞这本教材,谢泳还写了一篇题为《打开中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路》的博客文章,文章中称这本教材的最大优点不光是让学生识读文言,而是理解和体会儒家文化的精神,特别是这种精神的现代意义。他还表示,大陆语文教学的一个明显失误是只把传统文化停留在技术层面理解,不过是把文言文的简单识读,看成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而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却极少注意,特别是对儒家经典的正面评价,也是近几年才取得共识。
据悉,原版教材最先由厦门松柏中学的语文教师林采凤委托该校就读的台湾学生从台湾带回来的,二○○六年开始对高一学生开设选修课,在学生中反响强烈,学生们在为人处事上改变较大,收效明显。林采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台湾的“国学”教材很活、很贴近生活。她表示,教了一年后,能够感觉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明辨是非、温文尔雅了,校长不止一次在行政会上表扬这个年段的学生有礼貌,懂事、很少有打架斗殴的事。
学者建议应效仿台湾
虽然台湾当局推行“去中国化”,但是由于“国学”教育体系没有被完全破坏,依然保留着良好的传统。不少学者感叹,相比较台湾,大陆对“国学”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为此,有学者提出可以用该书取代大陆的语文课本,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文化评论家萧夏林专门为该书撰文《让台湾的国学教材取代我们的语文课本》,他认为我国的台湾虽小,但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和香火依然未断;大陆虽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诞生地,却在对传统文化教育上,大陆的教育部门一直没有积极的措施。
虽然学界的呼声很高,但是网上也有不少反对声,很多网友对《国学基本教材》取代大陆语文课本并不赞同。有网友表示,可以考虑在语文课本中增加古典文学所占的比重,但不能完全复古,亦有网友建议,把《国学基本教材》列为选修即可,学者的言论有“哗众取宠”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