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如风,无边光景----古代名篇之旅

作者:广南子  于 2008-5-19 17:2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文史博览|通用分类:诗词书画




朱熹《春日》赏析

  ●原文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背景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春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点评

  【主持人】朱熹是个理学家、思想家,但他竟留存下诗歌一千多首,请您给我们揭出其中原委?

  【杨义】朱熹是公元12世纪的南宋前期的一个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也是最重要的儒者——儒家的大师。他最重要的一本书就是《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是过去科举考试中的标准答案所在、必读的一本书,它影响了中国的士人的命运600年。所以朱熹这个人物不可小看,他是个理学家,但他现在写的诗倒是非常冲淡平和、非常天扬秀放,现在存有一千多首诗都是没有头巾气、没有道学气,这首诗就是他写的最好的诗之一。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评析一下朱熹的这首《春日》。

  【杨义】我对春日是很有感情的,因为它是我接受的第一首诗。它是千家诗中的第一首,我小时侯跟我父亲读千家诗的时候第一首就是“胜日寻芳泗水滨”,所以这个给我留下一个非常好的童年的回忆。

  “胜日寻芳泗水滨”——时间所在是非常美好的春天,那么地点所在“泗水滨”踏青的好去处。春天去郊游、去踏春,时间、地点、情景都给介绍了,但是他接着一句叫“无边光景一时新”。在这一句里他没有写具体的景色,他说“无边的光景”,什么景色就都一览无遗了。他没有写一山一水,也没有写草木虫鱼,要把这些东西写了呀,就把他的心写小了。他就是在不写中写,才显出一种春光浩荡,才显出一种活泼泼的这种春天的生命感觉涨满了心头。不凝聚于哪个具体的事物,而是物物皆有生机。“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就是一种很随便的很休闲的这么一种心情之下认识了春风。东风也就是春风的面,他把春风当成一个人,当成一个漂亮女子的脸来去认识它,就把这个自然生命化了。“万紫千红总是春”中说这个春天是万紫千红的,而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也不是那种很枯槁的春天,是满园的春色、满脸的春花。

  这么一首诗他写出来之后,我们如果从字面上来了解,它给我们一种非常从容的、非常开阔的、又非常舒服的这么一种春天的感受。但是我们想宋人的诗是比较重理趣、比较重文字背后的那种思想寄托。朱熹也讲过这个话,是说“道,道者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枝叶”,就是说我们这些文字只不过是它的叶子,你看到它的叶子还要看到它的根本,根本就是“道”。那么我们再找找这首诗背后存在的这个“道”是在哪里呢?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泗水在哪?在山东的曲阜,从曲阜的北面流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孔林、孔庙、孔府所在的那个地方。我们可能读《论语》的时候就知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么他看到这个“川”就是泗水,孔夫子是在这个地方教他的门徒的,也就是说这里即圣人之地。实际上他“胜日寻芳”不是真正在这个泗水滨,这个泗水滨只不过他想象的一个圣人之地。那么他用这么一个意象,实际上告诉我们他在春日寻芳,寻找的这个“芳”、这个芬芳的东西是孔孟之道的芬芳、是人间的圣人之学的芬芳。他找到了没有呢?他找到了什么呢?他找到了万紫千红,找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景象,就这个民族和我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存价值。还是有 “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这么一种希望在里面,所以他在从容沉着的这么一种风景描写之中透露的是一种自信和喜悦。

  在一首诗中它包含着两重意义,这就是我们读诗的时候既要读它的文字上的意义,也要读它的深层意义。那么我们在这里和朱熹所共享的就是内心的那种对春的期望、对民族精神和人生意义的充满信心的书写,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是一个思想家在自然从容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民族的道理,讲了一个人生的道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6.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12. 吃在美国 [2008/02]
  13.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4.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5.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1.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22.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5.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6.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7.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6 19: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