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体警告世界粮荒:全球储备只够吃57天

作者:华夏之声  于 2007-11-25 21:1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经济|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环球时报/英国《卫报》近日报道,世界粮食库存储备只有57天,和1962年历史最高水平81天相比下跌30%。人类已经无法摆脱「高油价」的困扰,现在又面对「高粮价」的挑战。对人类来说,油贵了,可以少开或不开,而肚子总挨饿却是致命的。

英国媒体近日报道了「世界粮食库存储备已减少到历史最低的57天」,这一消息让很多人脑子里有一种「自己家突然变得空了」的感觉。人类已经无法摆脱「高油价」的困扰,现在又面对「高粮价」的挑战。对人类来说,油贵了,可以少开或不开,而肚子总挨饿却是致命的。世界粮食问题不仅重要、复杂,也存在著很多不确定性和不均衡性。()

正像欧美国家有那么多大胖子但非洲还有人在挨饿一样,世界上也有粮食生产充足、忙著出口的,也有要靠国际救援的国家。发达国家还提出了使用生物能源的概念,但代价是:按美国目前的技术水平,1英亩农田所产玉米只能提炼875加仑燃料乙醇,一辆北美最普通的家用吉普加满一箱油上下班只能开几天,却需耗用200公斤玉米,相当于非洲穷国布基纳法索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口粮。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听到这样的对比,人们在担心:全球粮食安全角势究竟如何?人类该如何应对?()

英国《卫报》近日报道,世界粮食库存储备只有57天,和1962年历史最高水平81天相比下跌30%。与此相应的是粮价和食品价格的飙升,这对贫困国家来说,简直就是场灾难。在布基纳法索,一个圆面包的价格已由2005年4月的25西非法郎升至120西非法郎(1美元约合505西非法郎);在科特迪瓦,一公斤牛肉的价格在短短几天内从1300西非法郎攀升到1800西非法郎。()

提到粮食危机的根源,很多人第一感觉是:因为全球变暖带来的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增多,还有土地沙漠化严重导致耕地减少。俄罗斯《晨报》今年9月一篇题为《全球恐慌:地球面临饥饿威胁》的文章已经提醒世界说,异常天气正在频繁影响农业生产,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等产粮国的收成今年都减少了。()

实际上,世界粮食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说清楚的。有专家认为,低储备和高消耗的碰撞,是导致粮荒频发和粮价高企的祸根。整个冷战期间,全球大规模粮食危机仅发生一次,而冷战后却已发生5次便是最有力的证明。二战结束以来,全球粮食产量增速远高于人口增速,但粮荒仍不时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关键在于人均粮食消耗的疯狂增长:()

据统计,在过去45年里,世界粮食消耗从每天230万吨增加至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9%。冷战期间,敌对阵营各国为确保粮食安全,大量囤积储备粮。上世纪60年代末,欧美主要国家粮食储备可供其国民消耗80.9天,美国更高达103天。冷战后,各国普遍认为保持大规模粮食储备不经济、无必要,导致粮食储备的直线下降,并最终出现如《卫报》所言「粮食储备危机」。()

事实上,这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全球粮食产量很不平衡,粮食安全真正受到致命威胁的,是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代表的穷国。长期以来,2亿左右非洲贫民依靠外来粮食供应维生。在粮食产量上,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居柯断地位,仅美国一国,粮食年出口量所占全球份额常年稳定在35%左右,其中小麦更高达60%。世界粮食库存急剧下降的消息并没有引起普通美国民众的注意。()

在华盛顿一家大型仓储批发超市里,《环球时报》记者问一位买鸡蛋的女顾客,她感觉价格涨了一些,但说不清涨了多少。当记者告诉她美国农业部的预计是鸡肉零售价格比去年上涨10%、鸡蛋上涨21%,牛奶上涨14%时,她显然感到很吃惊,毕竟粮食安全危机离美国人远了点。()

美国专业人士对世界粮食储备大量减少的反应是「危机已经开始」。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曾长期任美国农业部高级顾问,目前还是中国社科院的名誉教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一场日益逼近的粮食危机,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危机。历史上历次粮食危机的罪魁祸首都是气候异常导致的各种自然灾害,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则是多重的,包括灌溉水源的匮乏,粮食作物用于燃料生产以及人口增长、需求上升等。()

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危机更加复杂化,因为即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也无力改变水资源及人口的现状,实现自动调整。他预言世界谷物的价格走势,就像石油价格由低到高的发展一样,正处于上升期的开始。「将粮食作物转化为燃料是对人类的犯罪」,这样的声音超过了美国倡导的「发展生物能源」、建立「乙醇欧佩克」的声音。美国本身就是世界头号能耗大户,已有分析人士担心,生物能源的普及,将让美国人再次忘记节约,汽
等能源消耗品「和人争粮」会使全球粮食危机雪上加霜。()

布朗博士也认为,美国用于乙醇燃料生产的玉米等农作物的比例日益升高,是导致世界粮食价格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出口国和乙醇燃料生产国,但布朗说,在全球粮食危机面前,「即使美国也不能幸免,因为美国经济与世界高度融合,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此外,粮食危机也将可能引发许多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动荡。布朗最后说,如果把世界粮食形势比成一辆汽
,美国以其在世界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坐在了「司机的位置上」,美国有责任让世界粮食之保持平稳,而不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对石油的依赖,却酿成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全球粮食恐慌。()

很多专家也提到,农业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美国现有耕地面积1.9亿公顷,由于生产效率高,农产品过剩,长期采取部分土地休耕制度,一旦需要可很快复耕,且目前多数土地每年仅一熟,而其气候条件完全可一年两熟,可见国际「粮荒」和粮价上涨其实仍处在可控的局面,而控制手柄就掌握在美澳等国,尤其是美国手中,一旦它们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或提高粮食战略储备量,危机就会缓解。()

但人类不可能把解决粮食危机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身上。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印度目前是一个由粮食「出口国」衰落为「进口国」的反面教材。印度在粮食生产上走的弯路,值得很多国家来吸取教训。由于优越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再加上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印度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一直维持了粮食自给自足的状态,但是自2005年开始,印度的粮食安全问题开始逐步显现,粮食的产量也开始无法满足国内人口的日常所需。()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印度政府于2006年7月首次从「小麦出口国」变成了「小麦进口国」,进口了300多万吨小麦以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2007年,印度又连续第二年从国际市场进口了小麦。印度农业委员会的一个官员告诉记者,辛格政府已经认识到粮食生产低迷「已经严重威胁到印度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粮食安全甚至比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安全对印度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重要」。()

印度出现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自新世纪以来对粮食安全问题漠不关心。在过去几年里,印度经济连续维持了8%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每年只维持在3%左右的增长,农民因生活贫困而被迫自杀的事例屡见不鲜。尽管印度市场上尚未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但面粉、食用油等产品的价格轮番上涨却是不争的事实。去年,一小桶色拉油是72卢比,现在涨到了85卢比(1美元约合39卢比)。面粉的价格据记者观察,也上涨了20%。()

一些印度学者在谈到粮食问题时还提到,事实上,就印度而言,美国每年都在不遗余力地向印度推销其农产品,而印度为了保护自身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拒绝大量进口美国的农产品,力图实现粮食自给。对此,印度经济增长学院的辛格教授认为,解决整个国际社会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在农业生产、种子培育、化学肥料等各个领域,西方发达国家都有著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让更多的国家从粮食危机中解脱出来,这也是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德国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专家威斯曼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全球粮食安全出了问题,发达国家应负责任,它们追求短期利益的做法加剧了世界「粮荒」,如为了给欧洲汽
生产生物燃料,结果大量的热带雨林被砍伐。近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一篇文章呼吁说,联合国应该制定一份「粮食基本法」,以应对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197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定为「世界粮食日」。文章说,今年的「世界粮食日」,人们原本有理由举行隆重的庆典,因为一个好消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充足的资源,人们已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满足地球上60多亿人口的健康饮食需求;()

但坏消息却是:人们没有这样做。今年的「世界粮食日」把「每个人都拥有获得足够食物的权利」定为主题。该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在「世界粮食日」说:「我们的星球有足够的粮食为所有人提供充足食物,但今晚仍有8.54亿男人、女人和儿童空著肚子睡觉。」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应对粮食危机问题上,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不仅想办法不断提高自身粮食安全水平,还把帮助其它国家发展农业当成「援外」的重点。从中国今年「世界粮食日」的宣传活动中人们得知,中国农业部迄今已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向亚非等国派出援外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近900名,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派出援外人员3000名。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8 13: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