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历加拿大Boxing Day [2008/12]
- “洗尽贫 立刻强 涨得奖” 看中国人调侃 [2012/11]
- 也谈上海人 [2008/12]
- "马马虎虎"的由来(转编) [2010/02]
- 楚歌--张学友 [2011/10]
- 天津方言源于淮北方言 [2010/01]
- 周立波模仿中共三代领导人 [2009/01]
- 老三届,新三届,小三届 [2009/03]
- 情网--还是张学友 [2009/02]
- 自爱、自恋和自私的区别(转贴) [2009/01]
-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 [2009/03]
- 朱之文普通的农民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 [2011/03]
- 生日决定性格(ZT) [2009/05]
- 周一要为Tickets 出庭了 [2009/03]
- 琼花--四海无同类,维扬一株花(编辑) [2008/12]
- 男性每天看漂亮女性几分钟可延寿4至5年(ZT) [2010/01]
- 北美面试点滴 [2009/05]
- 笑话两则 [2009/02]
- 我和你-- 鄧麗君 [2009/03]
- 走四方---四海为家龙行北美 [2009/02]
- 路见不平一声吼----大老爷们的声音 [2009/02]
- 白颜知己(ZT) [2009/04]
- 读你-----送你一首老歌,自测一下感觉 [2009/02]
- 新年伊始骗你没商量 [2009/04]
- 碧螺春简介(ZT) [2009/05]
- Tickets 出庭归来 [2009/03]
- 家父周年祭日,无尽的怀念和哀思 [2009/01]
面对网民的自发“册封”,胡总书记本人的态度如何?在下所知有限,不好妄自揣度。但从中央官方网站“人民网”的宣传来看,胡总肯定是知道这个称呼的。既然没有表示明确反对,也许就是默认了。
作为一个网民,兄弟真诚希望,胡总书记能够笑纳这个称呼,毕竟,其中倾注了人民真诚的敬爱与亲昵。
作为一个网民,兄弟还希望,胡总书记能够常常在线,以真实的胡哥身份与大伙儿交流。如此,网络幸甚!苍生幸甚!
六、胡哥上网做些啥?
试想,胡总来到人民网“强国社区”,用他的专用号登上网络,一时间,群贤毕至,热闹非凡。见到胡哥头像,大伙儿激动非常,许多掏心的话都要对胡哥倾述。胡哥以超强的耐心和理性一一回答了网友的问题,承诺相关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调研、解决,同时发布下次网上问政的时间,并邀请若干网友作为特邀代表出席网络议政会。大伙儿意犹未尽,但又满足非常,心怀对总书记的感激,心怀对中国问题的关切,恋恋不舍地离开论坛,回到各自的现实生活。
可想而知,他们以后的人生会因此而改变!他们会无时无刻不感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心会永远和党中央、胡总书记连在一起!
七、胡哥对网民,改变有多大?
大哥对兄弟的影响可谓深入骨髓。
有了胡哥这样一位非同一般的领头人,网络风气自然会日益文明、日趋理性。真诚祈愿,众网友兄弟莫辜负胡哥的期盼,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素质与品格,做一个合格的网络公民。
八、胡哥与老大,区别在哪里?
不管怎样,有些人对胡哥这个称谓始终心怀芥蒂。因为,叫总书记为哥,有点江湖气,听起来总不是那么顺耳和正式。
持此观点的各位,千万别忘了,咱们的胡哥决不是江湖的大佬,他是政治领导人,也是民间领袖。这种地位与一般的老大当然有霄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旧时代的老大自定章法、无法无天,而新时期的胡哥奉法为真、视民如胞。
九、如何做胡哥麾下的好兄弟?
往昔北京有一种官称为“大哥”的人,他不是游民领袖,而是街里街坊中有公信力、热爱公益者。如果我们把网络比作社区,网上的“大哥”自然就是那些为了公共利益尽心竭力的人。要想做胡哥麾下的好兄弟,众网友自然也应以大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网民的利益奔走呼号,为了国家的富强鞠躬尽瘁。特别是要做网络纷争的调解者,而不是制造者。
众兄弟要力争成为网络社区的主心骨,善于化解纠纷,疏导矛盾,创造和谐。其前提在于,大家“打铁须得自身硬”,奉公守法,切莫胡乱地动员网络力量,搞那些侵害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甚至生命权的“人肉搜索”,丢胡哥的脸。
十、“胡哥”带动了啥?
“胡哥”作为一种新政治文化符号,凝聚了民心,鼓舞了民志,疏导了民情,带动了千千万万为政者的为民服务之热情。
胡哥上网议政带动了政坛新风。如今不少地方大员都透过网络处置政事,取得了百姓的赞誉和信任。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政治要求,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各级官员们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首先就要学会平等地与民交流,不做传统父母官,要做现代好大哥。不妨发发“英雄贴”,设置某议题,全民共商议;不妨写写“英雄文”,针砭不平弊,激扬正义情;不妨行行英雄事,除暴与安良,立法并立德。
廖奕 (武汉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