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点在美国出车祸的事 [2011/04]
- 看看这是谁 [2011/11]
- 弟弟家的花和果 [2015/11]
- 继续吃菜地 [2016/08]
- 什么嫁老中嫁老外的 [2010/11]
- 高舅舅 [2011/05]
- 我弟弟弄的阳台(续) [2016/03]
- 买个咖啡磨 [2016/07]
- 今年回国(十二)逛一下菜市场 [2010/07]
- 素鸭,腐皮卷 [2011/03]
- 继续秀菜地 [2016/08]
- 我的一个海归朋友 [2011/04]
- 今年的菜地 [2016/06]
- 今年回国(十四)上海的磁悬浮列车 [2010/08]
- 今年回国(一)还是回家好 [2010/07]
- 今年回国(二十四)父母老有所乐 [2010/10]
- 哦 [2012/03]
- 今年回国(二)国人对生活满意的多 [2010/07]
- 哈,怎么讨论起上海人来了 [2010/11]
- 盒子的马大哈 vs 盒老公的醋罐子 [2009/11]
- 单身并非什么不幸,结婚也挺好的 [2010/05]
- 这左派是怎么定义的? [2010/04]
- 不会骂人就是不会英文 [2009/10]
- 小盒子九岁了 [2009/10]
- 语无伦次说生日 [2010/04]
- 就职村长说两句 [2010/03]
- 幸福就是你一拳我一脚 [2010/04]
hezi says:
你好, 后一封信能看了吗?
网友says:
能看了,正在写回信
网友says:
贴给你看
国内的孩子这些都要学,他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下整天疲于奔命。现在上海好的小学升学率高过大学,小考的题目连大人都不一定考得出。教育局表面上讲减负,其实因为教育已经成为产业,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都以赚钱为导向。升学率同教师收入挂钩,还有大量的额外的补习班、教辅材料,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是明减暗增。而且国内普通人的生存空间日益被压缩,家长们不惜在孩子们身上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只是希望他们将来不要被人才在脚下。这种情况,是国外的家长做梦都想不到的。
更有甚者,现在社会混乱,诲淫诲盗暴力的东西充斥社会,孩子们时时受到不良影响。大人生活紧张,压力日增,也往往无心无暇估计孩子的身心教育。很多家长一位给孩子买最好的玩具、让他们上最有名的学校就好了。其实孩子们真正想什么,怎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应对将来的挑战,都没有人关心。
我设计这套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们在智力和个性两方面平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潜力,使他们在当前和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健康快乐,游刃有余。
看了你儿子的资料。非常感谢。
美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实用
但中国的教育基础方面比他们好
但中国教育整体的理念不对,所以孩子的整体素质不行
hezi says:
谢谢, 各有好处吧, 但在中国的孩子就必须那样。
网友says:
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那些知识化几年就可以了解,但人对人生社会的认识不是靠几年能培养出来的
从前中国人小时候不学科学经济政治
长大靠了进士,十几二十岁就出来管理一个地方,政治经济科学甚至军事都要管
这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借鉴
hezi says:
可是, 实际点讲, 比别的孩子差就意味着家长要多花很多钱。
网友says:
其实现在的孩子智力方面都不错,很多孩子不好好学习其实是家长和老师的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花了很多钱和精力,却没有效果
hezi says:
那种竞争弄得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但放弃也不是条路。
网友says:
但这是中国社会的现实,我们无法回避
所以,我们现在首先是要帮孩子和家长能够应对这个现实
比如孩子们在轻松快乐中学习,而且学的比其他孩子好
而且培养出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当他们比其他孩子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学校作业的时候,他们才能有时间去玩和学习更多的对他们一生有用的东西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做作业要做到九点
hezi says:
那是最好的, 但一级级考试,好象太轻松的路几乎不存在。
网友says:
可以,但要从小训练
等到7岁再训练就太晚了
孩子的智力和个性已经有了主观的偏好
要纠正就比较难了
我发给你看的那个孩子
他才五岁
只学习一年就达到这个水平
而且他自己学习可以不要家长陪读
hezi says:
但从那么小开始就学学学。
网友says:
做人做事方面也不错
他家里来客人,他会先给长辈夹菜,
他学论语,知道孝弟
这在中国的大环境中也算难得了
hezi says:
那是很好, 但童年要有童年的过法。
网友says:
他的童年也很快乐,也玩,不过别的孩子玩什么奥特曼
他玩书法、印章,绘画
一样快乐,而且对他一生都有好处
这个时代,无论东方人西方人都面临更大的挑战
心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家庭问题
做一个人越来越不容易,孩子们要学一点能够帮助他们一生的东西
我们不给他太多的压力和任务,只是顺势引导而已,
孩子的学习能力远远出乎大人的预料
hezi says:
也对。
。
。
。
。
。
。
这是那个五岁小孩写的日记
画的图
每天的课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