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点在美国出车祸的事 [2011/04]
- 看看这是谁 [2011/11]
- 弟弟家的花和果 [2015/11]
- 继续吃菜地 [2016/08]
- 什么嫁老中嫁老外的 [2010/11]
- 高舅舅 [2011/05]
- 我弟弟弄的阳台(续) [2016/03]
- 买个咖啡磨 [2016/07]
- 今年回国(十二)逛一下菜市场 [2010/07]
- 素鸭,腐皮卷 [2011/03]
- 继续秀菜地 [2016/08]
- 我的一个海归朋友 [2011/04]
- 今年的菜地 [2016/06]
- 今年回国(十四)上海的磁悬浮列车 [2010/08]
- 今年回国(一)还是回家好 [2010/07]
- 今年回国(二十四)父母老有所乐 [2010/10]
- 哦 [2012/03]
- 今年回国(二)国人对生活满意的多 [2010/07]
- 哈,怎么讨论起上海人来了 [2010/11]
- 盒子的马大哈 vs 盒老公的醋罐子 [2009/11]
- 单身并非什么不幸,结婚也挺好的 [2010/05]
- 这左派是怎么定义的? [2010/04]
- 不会骂人就是不会英文 [2009/10]
- 小盒子九岁了 [2009/10]
- 语无伦次说生日 [2010/04]
- 就职村长说两句 [2010/03]
- 幸福就是你一拳我一脚 [2010/04]
在外婆家读了两年小学,就被父母接回东北了,那时弟弟也读书了,我们就成了脖子上挂钥匙的小学生一族。
那时妈妈早已不在部队了,算随军家属,军队大院里的家属们,大多是在家的,有些在部队的幼儿园小卖部等工作,我妈妈是很少的有文凭又在地方正式工作的家属,这必然导致我们家不象其他小朋友的家那样有条有理。
我当初被送到外婆家其实还有个原因,就是我小时候常发气管炎,送到南方后好象控制住了,当要把我接回东北时,家人都担心过会再发,可是到东北后很奇怪地再也没发过,或许真是有些病在发育期会被带掉的吧。
刚到东北的感觉首先当然是语言,小学里也学点普通话,加上小孩子时学的也快,这问题在那时候好象没影响我太多。再一个问题就是几乎一直是跟小孩们玩了,象是没有大人似的。还有个问题就是吃的东西很是单调,到冬天就是白菜土豆。还有个问题就是事情特别多,快到冬天时要准备很多东西,菜呀煤也什么的,还要把窗户的缝都用纸糊起来,反正很多事,现在都想不起来了。
家在部队,其实很多东西已经很优越了,那时东北应该是吃粗粮的,大米和面粉都是很希奇的东西,特别是大米,东北的大米特好吃,但是好象只给很少,那时部队院里定期会来卖大米豆油等,还有煤呀柴呀的,还有时来卖豆腐什么的,反正外边缺的东西都会定期来卖给我们。那时还让我们养鸡,家门口弄个小棚棚,鸡都会自己去里面生蛋,也养过不长时间的鸭子。七弄八弄的好象也不缺吃的东西了。还记得东北那边都爱吃五花肉,那些猪肝腰子什么的都相对便宜,不过我们家也没人弄,那边蹄胖也相对便宜,大豆又特多,冬天常炖一大锅吃,我和弟弟吃蹄胖配合得特别好,我不吃皮,他觉得瘦肉没吃头,就各取所爱。
玩的东西都是很土的,我不太跟女孩子跳象皮筋之类的,因为总被分配扯象皮筋,我也不跟人家说什么,就少玩,可能是自己本来也不太高明吧,人家也不要我一伙。跟男孩子们打弹子滚什么圈圈还煽什么片片的我倒是起劲,或许因为弟弟在那边时间长了,我差不多把他当哥哥对待了。
那时妈妈在药厂工作,家里很多时候没用保母什么的,都是邻居们关照我们姐弟,大院里的人真是来自什么地方的都有,有些家能把粗粮做得很好吃,我们也多少算尝到各路高手的手艺。有时妈妈加班,我和弟弟就会去妈妈厂里玩,也帮忙装药什么的,那时感觉大家都很喜欢弟弟,不管是院里的邻居还是爸爸的战友或妈妈的同事,我似乎就学会了被忽视,也想不起那时怎么想了,不满应该总是有的吧。
小时候因为妈妈在药厂的原因,我们从小吃很多鱼肝油和钙片,这应该对我以后眼睛相对比较健康是有帮助的。另外,那时家里养鸡,部队也卖肉鸡,好象总杀活鸡吃,我最爱吃鸡心,每次的鸡心都归我,或许我现在总跟佛教争论善不善的问题和那也有关,我现在都不觉得自己残忍或不善,后来我跟人说自己从小爱吃鸡心时,有人对我说,吃鸡心聪明,不知道对方是认为我聪明而联系的还是真听说过,哈,又爱听好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