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国家领导人子女职业对照 [2007/11]
- 台湾间谍林樵清打破沉默,披露“海外民运”内斗黑幕 [2007/11]
- 满城尽是太子党 [2007/11]
- 美国台海战略将有重大转变 [2007/11]
- 我一直没有兴趣做孔雀,因为浴火重生的只有凤凰! [2007/09]
- 美国三大搜索引擎 遭中共封锁 [2007/11]
- 广东发现“保险套发圈” 恐染性病 [2007/11]
- 动态网于9月9日推出自由门6.5版 [2007/09]
- 哈哈哈 [2007/09]
- 美智库:中国官员贪污严重威胁国家前景 [2007/10]
- 不可不防!美国竟这样“摆平”了中国 [2007/11]
- “海归”众生相:海鸥·海带·海草·海藻·海泡 [2007/11]
- 内地省部级高官洗牌 团派独占上风 [2007/11]
- 深圳超市将告别免费塑料袋 违者可能被罚五万元 [2007/11]
- 全球大学竞争力排名 中国没一所进前100 [2007/11]
- 支那一词的含义 [2007/10]
- 国际物价飙涨 各国民众喊苦 [2007/11]
- 中日东海问题磋商今日重开 将商讨共同开发海域 [2007/10]
- 这张照片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2007/09]
美国台海战略将有重大转变
苹果日报
香港11月8日电/中国文化大学美国研究所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座教授陈毓钧今天在台湾苹果日报撰文说,美国国防部长盖兹访问北京,这是他就任以来的首次访华,目标是就中美军方之间设置军事热线达成协议。实际上,白宫和国务院都已设置和北京高层之间的热线,在鹰派的伦斯斐去职之后,美国防部在盖兹领导下,终于要和中国军方达成互设军事热线,显示美国的对华战略思维已在进行转变,而这种变化也必将影响美国的台海战略取向。
盖兹访中之际,有一个新发展的国际形势是美国最为忧虑的,即是在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正在复苏,俄国不向西方倾斜,在外交上更要追求多格局的权力均衡局势。
半年来,莫斯科针对华府动作频频,除了主导“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外,也展示新型洲际导弹,开发新型战略武器。特别是美俄国防外交的 “2+2”会谈失败后,普丁突访伊朗并声援伊朗的核能计划,近更指责美国拟在波兰和捷克部署中程导弹,摆明不让美国藉北约得寸进尺。
世界领导权渐衰退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独霸,对中国的战略一直摆荡在交往与围堵之间,而美国还不时发出“中国威胁论”。不过,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其经济崛起、军事科技实力以及外交地位跃升,已经不是美国可以围堵,美国曾想拉拢印度以包围中国,但证明是徒劳无功。
最近,中俄印外长在哈尔滨举行会谈,让美国感到不安。年来,在俄国和印度都有人主张中俄印代表“非西方世界”的崛起,应该结为同盟。其能不能成形尚未可知,但代表国际格局的新趋势。
实际上,布什政府在朝核、反恐、气候暖化、环保生态、能源等国际议题方面已显现“外交依靠”中国现象;而中美经济关系互相依存度愈来愈重,已逐渐形成“经贸命运共同体”格局,《华盛顿邮报》甚至建议中美结成“能源伙伴”可以削弱OPEC的影响力。
美国的世界领导权已经衰退,维持霸权亦已力不从心,美国若想在中俄之间扮演平衡者角色,华府能不尊重北京一再强调的“核心利益”(即台湾问题)吗?
今年七月,兰德公司发表“未来解决台海问题十种模式”重要报告,其中最引人重视的系:“在美国介入情况下两岸武力统一,对美国而言是最糟糕的,在美国不介入情况下两岸武力统一,尽管不受欢迎却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不会引起中美关系的根本改变。”九月时中美联手反制陈水扁搞“入联公投”。
倡美中“共管台海”
同时,凯托基金会亦发表报告称:“《台湾关系法》没有明定美国必须协防台湾的义务,台湾若挑起冲突,祇能自己承担责任。”最近,美国和两岸学界亦在讨论中美 “共管台海”议题,核心点都在于中美必须避开台海战祸,以维持愈趋多元重大的共同国家利益。明乎此,则对美国未来台海战略走向已可见到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