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一词的含义

作者:清思  于 2007-10-11 16:1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支那(梵文:चीन)原為隋唐時佛教僧侶對梵文中稱謂中國的一種漢字音譯,亦作至那脂那等,一般出現在漢譯佛教經典中。這一漢字辭彙於9世紀初通過佛教交流傳入日本。18世紀初,日本學者在學習蘭學時,將「支那」一詞與西方辭彙「china」對應起來,作為其在日語中的梵音譯詞。(China英音譯詞則為チャイナ

    明治維新後,「脫亞入歐」的思潮在日本日益興盛,「支那」一詞開始在日語中大面積地替換原有對中國的各種稱呼。在日語中,該詞的漢字寫法與中文一致:支那,假名為「シナ」,羅馬字拼寫法一般有兩種:「shina」(平文式羅馬字)或「sina」(訓令式羅馬字)。

    甲午戰爭令日本開始躋身東亞地區強權的行列,而中國的國力則進一步衰弱。在承認中華民國之後,日本政府決定以「支那共和國」來取代「清國」作為對中國的正式稱謂(而不是「中華民國」),這日益引起了中國民間和官方的不滿,因為中國的輿論漸漸覺察到日語「支那」所附含的不友善含義。雖然1930年代時,日本已決定在外交正式場合棄用,但是「支那」一詞依然為日本上下廣泛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之後,「支那」一詞才從日語的正式場合中全面退出。

    如今,中日等國的民族主義者對使用該詞是否在帶有敵意上存在爭議,一般的共識是:以個人身份屢次地或者在正式場合使用「支那」稱呼中國,或稱呼中國人為「支那人」,是一種輕蔑、敵視中國的行為。

辭源

  「支那」一詞一說來自印度的梵文,在梵文的經典中以Shina稱呼中國;可能來自「秦」(chin)發音的轉變。《辭海》解:「梵語謂中國為支那,亦作脂那、震旦、真丹、真旦、振旦、神丹等」。唐玄宗《題梵書》一詩中說:「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宋史·天竺國傳》:「天竺表來,譯雲伏願支那皇帝福壽圓滿」。據『西域地名』所云:「支那者,梵文邊鄙之稱,原為雪山以北諸種之名,後以為中國之號。」而中國的另一代詞「震旦」是即「支那地(Cina Sthana)」之省稱。『華嚴經音義』則雲:「支那,此翻為思維,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製作,原以為名,即今漢國是也。」如『西域地名』,則支那一詞不帶褒貶之意。如『華嚴經音義』,則為對中國人民思慮深沉之美稱。

歐洲語言中的中國

    歐洲語言中,中國的稱呼基本上都是China(英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等),亦有因為正字法原因而改寫的種種China同源詞,如法文的Chine, 義大利文的Cina,捷克文、斯洛伐克文的Čína等等。這些詞的語源均與印度梵文的Shina或Cina相同,也是秦的音變(同上),而且由於字母i在大多數歐陸語言中的讀音都是[i]音,所以這些語言中的China(包括Chine, Cina等變體)一詞的發音均與梵文的「支那」相近。唯有英文因為歷史音變的緣故,開音節的i讀成[ai]音,造成不讀「支那」而讀「拆拿」的極為特殊的讀法。北歐及某些東南歐語言因為對字母組合ch的發音傾向於讀成k音,所以將中國一詞寫為Kina(丹麥、瑞典、挪威),這是從China發生的語音變化,也可以算「支那」的同源詞。同樣的例子還有希臘語的Κίνα,匈牙利語的Kína,克羅埃西亞語的Kina等等。至於俄語、白俄羅斯語、保加利亞語等語言將中國稱為Китай,則與「支那」無涉。因為這個詞來自「契丹」。而拉丁文的中國是Sina,與日文「支那」的訓令式羅馬注音一致。

「支那」在日本用法

清亡之前

    而日本在江戶幕府末年明治維新初年也開始使用支那一詞來稱呼中國。由於過去日本以「漢」、「唐」、「明」等方式稱呼都是中國朝代的名稱,為了確定對中國大陸的稱呼,便使用支那來稱呼中國大陸。一如維新志士高杉晉作的漢詩「單身嘗到支那邦 火艦飛走大東洋 交語漢韃與英佛 欲捨我短學彼長 」,文中支那非但不含貶意,反有欽羨之情。當時日本政府在正式場合把中國稱爲「清國」或「大清帝國」,比如把中日甲午戰争稱爲「日清戰爭」。在一般的民間報刊,則一般把中國稱爲「支那」,把甲午戰爭稱爲 「日支戰爭」。

    而中國當時的留學生,尤其是反對清朝統治的革命家們,也以支那標誌出身國。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東京發起《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1904年,宋教仁在東京創辦了名叫《二十世紀之支那》的雜誌。另如孫中山的革命伙伴,日本人梅屋庄吉,在辛亥革命成功後在日本發起成立「支那共和國公認期成同盟會」(此一歷史在廣州黃埔軍校的孫中山紀念館內有記載,該期成同盟會的匾額亦可見於該地),敦促日本政府承認中華民國,此時的支那也顯然沒有侮辱之意。

日本在於中國交往中,完全使用漢字寫中國國號,而在脫亞入歐理論產生後,就流行使用根據英文詞china音譯的支那。在日本和清朝發生更多摩擦,並導致戰爭勝利後,支那一詞更多見於侮辱性報章和文書中。

二戰期間

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後,由於中國沒有完全統一,處於軍閥割據之下,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規定:今後不論中國的國號如何變化,日本均以「支那」稱呼中國。日本不用「中國」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這個詞明示這裡才是中央之國,這樣日本就成了「東夷」。1919年五四運動之際,中國愛國志士上書政府,要求日本不得使用「支那」或「支那共和國」的說法。中國政府與日方交涉未果。1932年日本官方在中華民國政府的要求之下,改以「中華民國」代替支那在官方文書的稱呼,但民間報刊仍稱中國爲「支那」。

    1937年發生七七事變,中日爆發全面戰爭。日方把七七事變叫做「支那事變」。整個中日戰爭期間,日本官方也把中國叫做支那,以示對抵抗中的國民政府的不承認。1946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日本政府向全國發出《關於迴避使用支那稱呼之事宜》的通告,此後「支那」這個詞完全從日本政府的公文、教科書、報刊雜誌中消失。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以支那稱呼中國,所以中國人將「支那」視為對中國的一種蔑稱。由於「支那」是蔑稱,于右任先生主張將「印度支那」(印度和中國之間的一個半島)稱為「中南半島」。著名作家郁達夫在《沉淪》中將他對「支那人」一詞給他的侮辱感進行了深切的描述。

二戰之後

    日本戰敗後完全接受中國的條件,官方在公開場合不再使用「支那」一詞。然而現在,一些日本的右翼分子,如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在公開場合說「支那人」。

    支那一詞在日語中雖不再用於稱呼中國,但並沒有徹底消失。如拉麵又稱「支那そば」(そば是日本的蕎麥麵條),或稱東海為「東シナ海」(即『東支那海』的片假名寫法,但書寫時一律用片假名,避開令人不快的漢字。)。另外在關於中日戰爭的話題上也會使用「支那」一詞。

    在中文裏「支那」一詞也還由於歷史關係沒有被徹底淘汰,如地理名稱「印度支那」。

支那人

    支那人在日語中是指中國內地的住民(不包括滿州、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的中國地方),也可以指為漢族,現在這個用語在日本正式的場合已經不再使用,但日本激進右翼人士仍用支那人稱呼中國的中國人以表示蔑視。在匿名論壇(如著名的2ch)用支那人稱呼中國人的人仍有不少。

    近年來在台灣,有越來越多的深綠人士也用支那人來稱呼中國的人民,或者是親共的台灣人(又蔑稱爲台支人、華客)。

    在江戶時代中期以後日本開始改對中國人稱呼為支那人從甲午戰爭開始,因為侵略的關係增加的敵我意識,這詞開始有蔑稱的意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接受中華民國政府的要求,媒體、教科書、公文、公務員對支那的稱呼都禁止。

是否蔑稱

    在多數中國人對「支那」一詞反感的同時,也有人認為將「支那」視爲蔑稱是一種誤解,他們認為正如英語中 China 不是蔑稱一樣,支那只是對中國這一個地域不帶「中央帝國」(Central Kingdom)色彩的客觀稱呼,或只是一個輕蔑性不高的稱呼(實際上冒犯性比以倭稱呼日本人低許多)。

    然而問題是,有大部分人認為如果一個稱呼在聽者心目中是蔑稱,那就是蔑稱。譬如非裔美國人(即美國黑人)中,很多在種族上屬尼格羅人種,但有大部分人認為稱呼一個黑人是「尼格羅(Negro)」則被視為是蔑稱。再如英語中 Chinaman (中國佬)從字面上是「中國人」的意思,但中國人認為有是貶低的意思。或者日本自稱的 やまと 的漢字寫法可以是「大和」,也可作「倭」,但現代中文中稱呼日本人為「倭」或「倭人」往往有輕蔑的意思。

    目前大部分中國人認為「支那」是一個蔑稱。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8 18: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