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女司机被强奸后…… [2009/02]
- 人生哲理之 - 宽恕他人,就是宽恕自己 [2009/01]
- 成语新解 - 指鹿为马 [2010/07]
- 转载:五毛党 [2010/04]
- 历史新解 - 扁鹊咒死蔡桓公 [2010/06]
- 奴才与三个馒头 [2010/04]
- 转贴: 庸才•奴才•人才 [2010/04]
- 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考生现身自译作文 (ZT) [2010/07]
鉴于有些人混淆了“奴才”与“庸才”,特转载一篇文章。本人基本上赞同此文。
------------------------------------------------------------------------------
奴,原意有三层:一是指受剥削阶级压迫、剥削、奴役而没有自由的人(跟“主”相对),如:奴隶;二是青年女子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如:奴家、奴奴;三是指象对待奴隶一样地蹂躏、使用,如:奴役。奴才的含意有两种:一指家奴(明代宦官、清代宦官、满人和武臣对皇帝自称;清代满人家庭奴仆对主人自称);二指甘心供人驱使,帮助作恶的坏人。
人,是指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人才,从才能上讲,是指德才兼备、有某种特长的人;从外表上说,是指美丽端正的相貌、容颜。
庸才、奴才、人才,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皆有“才”,都有自己的“才能”,但此“才”并非彼“才”,这是它们的差异,即个性。
大千世界中,现实社会里,庸者居多,能力平平之人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庸才虽能力平常或低下,干不了多少事或干不好许多事,但无害人之心,亦属善良之辈,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时,尚能使人怜悯,获得同情。奴才、人才数量有限,但皆属同类中的佼佼者。既做奴才,奴颜婢膝,奴颜媚骨,当是奴才者们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和看家本领。能做到察颜观色,心领神会,精准揣摩,精确把握皇上、主子的心思、意图的和珅似的奴才,则是奴才中的极品。没有炉火纯青的奴才功力和厚颜无耻的奴才修养,是断难达此上乘境界的。人才好比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是人才,除具备人才的特征外,还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独立人格、清高秉性、铮铮傲骨、桀骜不驯等等。人才,会干事、能干事、干得了事,干得成事,有独到的见解和卓越的能力,不屑同流合污,不会趋炎附势,不喜曲意逢迎,头上长角,浑身长刺,常令使用者深感棘手和为难。
古今中外,帝王君主的人格、修养、学识、癖好等,造就、成就了人才、奴才,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既令人才流芳百世,也让奴才遗臭万年。自然世界,总是充满着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有阴就有阳;有生就有死;有兴必有衰;有喜听顺耳、入耳之话的主子,就必有阿谀奉承的奴才;有从谏如流的帝王君主,才会有犯颜直谏的文臣武将。遇上开明的唐太宗,是魏征一生之大幸;遇上暴虐的殷纣王,是比干毕生之悲哀!伺君不同,结局迥然,冰火两重天,不能不令人感慨万端。
多年前,看过华君武画的一幅“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不要”的漫画,现实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领导者的为官之道,用人标准,大多数是:喜用奴才,乐用庸才,冷落(闲置)人才。奴才,唯唯诺诺,百依百顺,领导的权威、精神被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庸才,唯领导马首是瞻,更能显示出领导鹤立鸡群的英明;人才则不然,有头脑,不盲从,不随波逐流的性格,决定了与领导之间关系的尴尬,最终导致人才的冷落和闲置。其实,在叶公好龙的领导身上,人才只是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和充门面的一件装饰品而已!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能成人才者,毕竟是少数。我等凡夫俗子,立身于世,能成人才固然可喜,成不了人才,能做个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洁身自好的庸才,也是幸事!千万千万别做助纣为虐的奴才!!
------------------------------------------------------------------------------
文中的“奴才、人才数量有限,但皆属同类中的佼佼者。”此处并不十分认同。人才数量的确有限,但鉴于中国的特殊历史,奴才并不是数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