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生最在乎的人 二 [2007/12]
- 最得意的菜--烤羊排 :)))))))) ZT [2009/11]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008/12]
- Life with Costco(螃蟹,五香牛肉,刀豆肉丝,蔬菜豆腐汤) 星妈博克 [2009/11]
- 比目青口 [2011/01]
- 花花公子 百度 [2009/11]
- 我的真性情 [2007/12]
- 天下任我行 [2008/12]
- 那年春暖花开 [2011/04]
- 山花烂漫 [2011/04]
- 八十年代影星-她们的旧貌新颜5-9姜黎黎,龚雪,刘晓庆,朱碧云,潘虹 [2009/07]
- 小孩 [2011/03]
- 飞雪寒梅 [2007/12]
-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2010/11]
- 过客 [2008/02]
- 青涩如杏 [2009/06]
- 天地之大没有我栖身的地方 [2009/05]
- 铁道游鸡队 [2010/01]
- 缘愁似个长 [2010/01]
- 冷也好热也好 活着就好 [2009/04]
- 宿醉 [2009/12]
- 虽死犹荣 [2011/01]
- 小憩 [2010/02]
- 云湖秋月 [2010/11]
- 在酒楼上 鲁迅 [2010/03]
喜欢汪嘉伟,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他已经有点老了,鱼尾纹在额头上细细散开,眼睛里写满了沧桑。当时我上高中,无意间打开电视,突然听见妈妈惊叫了一声:“哎呀,汪嘉伟!”还没等我说什么呢,她像小姑娘似的欢呼着冲到电视前,死死地盯住屏幕看。后来,我跟几个好朋友说起这件事,她们不约而同地笑了,因为她们的妈妈也是这样,面对汪嘉伟,总是难掩那种青春的冲动。
看过一个采访前乒乓球国手曹艳华的节目,她当着观众的面讲起了自己在国家队时的日子:“那时候汪嘉伟把我当作小妹妹,我们老在一起玩,后来才知道很多女人都在偷偷恨我呢。”主持人饶有兴趣地往下问:“那你把汪嘉伟当作什么呢?大哥哥吗?”曹艳华低头沉思了一下,大方地笑了:“不,不止大哥哥的,可惜他永远把我当作小妹妹。”这时一个中年女人从观众席上站了起来说:“曹艳华,你多幸运,我们连做他妹妹的资格都没有啊。”四周静了一下,掌声四起,眼见几个女人在台下红了眼圈。
原来这个高大的男人又这样的魔力,苍老了自己,却年轻了别人。
七八年前,流行的体育偶像是年轻的孔令辉和李金羽,喜欢汪嘉伟不是什么时髦的事。好在我从来不是什么时髦的人,也不在意自己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来。记得有一次看中国男排打亚洲赛,一个年轻的女球迷打出的标语居然是:咱哥汪嘉伟,亚洲第一帅。看了之后,我的心中一阵温暖,原来,挚爱他的年轻女孩不止我一个。
一直感到不平,为什么上一辈的女人们瞻仰了他的青春和辉煌,而我们却不得不正视他中年时的沧桑和落败?
执教男排以来,汪嘉伟经历了大起大落,最后,在奥运选拔赛中失利后,他黯然地离开了。他总是说自己是一个大男人,正因为他的执拗和骄傲,那年的失败才让人格外心酸。
后来,他偶尔去电视台走走秀。有一次看见他在晚会里唱歌,唱《涛声依旧》。唱得不好,但很动情。和我一起看电视的女孩叹了口气:“唉,唱成这个样子,还有脸上台?”我一时怒起:“靠,唱成这样怎么了,最少他没假唱,他又不是专业歌手,你TM为什么这么苛刻?”那女孩瞪大眼睛像不认识我似的愣了半天,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与自己的好友翻脸,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再后来,上了大学,因为手上有了编辑报纸的权力,总琢磨着以公谋私地去采访汪嘉伟。在我那时看来,记者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职务,因为你可以正大光明地去接近一切你喜欢的人,然后用带着感情的文字书写他。后来一个排球界的老师真的给我弄来了汪嘉伟的手机号码,我酝酿了好几天,才鼓起勇气拨通。
嘟嘟的声音响起,我的窘迫和羞怯突然袭来,啪地一声挂掉了电话,定了定神,回来,接着打。这次只响了一声,就有人接了电话,是一个亲切平和的女声,听着我说完了来历,她的声音似乎笑了:“我是在汪嘉伟国内的朋友,他回日本做生意去了。”末了,又补充了一句:“刚才那个挂断了的电话是你打来的吧,我还以为又是个球迷呢。”
其实她没说错,我只不过是打着采访的名号在招摇撞骗而已。不过挂断电话后,我还是失落了好久,在我心里,汪嘉伟是不应该委身从商的,他是排球场上的一面旗帜,有了他,妈妈那辈的女人们才有了找回青春的希望,才有了美好的回忆可以追寻,当这个人执意离开排球场的时候,梦想也就不复存在了。
最近上网的时候又看到了关于汪嘉伟的新闻,已经没有人再叫他“汪帅”了,取而代之地成了“投资商汪嘉伟”。再看他的照片,他又老了些,头发一丝不乱地向后梳,还是那样俊朗和高大,只是眉宇之间,多了一点精明与世故。不能怪他,人都是在改变的。
挚爱汪嘉伟,终究是过去的事情了。只是不知多少年后,当我在电视上再一次见到已入暮年的他时,会不会像当年的曹艳华一样,笑着把那个怀春的梦想讲给旁人听呢?
http://maggiezmz.spaces.live.com/blog/cns!940FFDBA1AD2517C!822.entry?sa=445156976看过一个采访前乒乓球国手曹艳华的节目,她当着观众的面讲起了自己在国家队时的日子:“那时候汪嘉伟把我当作小妹妹,我们老在一起玩,后来才知道很多女人都在偷偷恨我呢。”主持人饶有兴趣地往下问:“那你把汪嘉伟当作什么呢?大哥哥吗?”曹艳华低头沉思了一下,大方地笑了:“不,不止大哥哥的,可惜他永远把我当作小妹妹。”这时一个中年女人从观众席上站了起来说:“曹艳华,你多幸运,我们连做他妹妹的资格都没有啊。”四周静了一下,掌声四起,眼见几个女人在台下红了眼圈。
原来这个高大的男人又这样的魔力,苍老了自己,却年轻了别人。
七八年前,流行的体育偶像是年轻的孔令辉和李金羽,喜欢汪嘉伟不是什么时髦的事。好在我从来不是什么时髦的人,也不在意自己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来。记得有一次看中国男排打亚洲赛,一个年轻的女球迷打出的标语居然是:咱哥汪嘉伟,亚洲第一帅。看了之后,我的心中一阵温暖,原来,挚爱他的年轻女孩不止我一个。
一直感到不平,为什么上一辈的女人们瞻仰了他的青春和辉煌,而我们却不得不正视他中年时的沧桑和落败?
执教男排以来,汪嘉伟经历了大起大落,最后,在奥运选拔赛中失利后,他黯然地离开了。他总是说自己是一个大男人,正因为他的执拗和骄傲,那年的失败才让人格外心酸。
后来,他偶尔去电视台走走秀。有一次看见他在晚会里唱歌,唱《涛声依旧》。唱得不好,但很动情。和我一起看电视的女孩叹了口气:“唉,唱成这个样子,还有脸上台?”我一时怒起:“靠,唱成这样怎么了,最少他没假唱,他又不是专业歌手,你TM为什么这么苛刻?”那女孩瞪大眼睛像不认识我似的愣了半天,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与自己的好友翻脸,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再后来,上了大学,因为手上有了编辑报纸的权力,总琢磨着以公谋私地去采访汪嘉伟。在我那时看来,记者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职务,因为你可以正大光明地去接近一切你喜欢的人,然后用带着感情的文字书写他。后来一个排球界的老师真的给我弄来了汪嘉伟的手机号码,我酝酿了好几天,才鼓起勇气拨通。
嘟嘟的声音响起,我的窘迫和羞怯突然袭来,啪地一声挂掉了电话,定了定神,回来,接着打。这次只响了一声,就有人接了电话,是一个亲切平和的女声,听着我说完了来历,她的声音似乎笑了:“我是在汪嘉伟国内的朋友,他回日本做生意去了。”末了,又补充了一句:“刚才那个挂断了的电话是你打来的吧,我还以为又是个球迷呢。”
其实她没说错,我只不过是打着采访的名号在招摇撞骗而已。不过挂断电话后,我还是失落了好久,在我心里,汪嘉伟是不应该委身从商的,他是排球场上的一面旗帜,有了他,妈妈那辈的女人们才有了找回青春的希望,才有了美好的回忆可以追寻,当这个人执意离开排球场的时候,梦想也就不复存在了。
最近上网的时候又看到了关于汪嘉伟的新闻,已经没有人再叫他“汪帅”了,取而代之地成了“投资商汪嘉伟”。再看他的照片,他又老了些,头发一丝不乱地向后梳,还是那样俊朗和高大,只是眉宇之间,多了一点精明与世故。不能怪他,人都是在改变的。
挚爱汪嘉伟,终究是过去的事情了。只是不知多少年后,当我在电视上再一次见到已入暮年的他时,会不会像当年的曹艳华一样,笑着把那个怀春的梦想讲给旁人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