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生最在乎的人 二 [2007/12]
- 最得意的菜--烤羊排 :)))))))) ZT [2009/11]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008/12]
- Life with Costco(螃蟹,五香牛肉,刀豆肉丝,蔬菜豆腐汤) 星妈博克 [2009/11]
- 比目青口 [2011/01]
- 花花公子 百度 [2009/11]
- 我的真性情 [2007/12]
- 天下任我行 [2008/12]
- 山花烂漫 [2011/04]
- 那年春暖花开 [2011/04]
- 八十年代影星-她们的旧貌新颜5-9姜黎黎,龚雪,刘晓庆,朱碧云,潘虹 [2009/07]
- 小孩 [2011/03]
- 飞雪寒梅 [2007/12]
-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2010/11]
- 过客 [2008/02]
- 青涩如杏 [2009/06]
- 天地之大没有我栖身的地方 [2009/05]
- 铁道游鸡队 [2010/01]
- 缘愁似个长 [2010/01]
- 冷也好热也好 活着就好 [2009/04]
- 虽死犹荣 [2011/01]
- 宿醉 [2009/12]
- 小憩 [2010/02]
- 云湖秋月 [2010/11]
- 在酒楼上 鲁迅 [2010/03]
1969,《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by Simon and Garfunkel, 选这首作为八十年代所有中国大学的第二校歌,应该没有多少异议。记得最初歌名的翻译还没有定论,有人非常小资地译为《忧愁河上的金桥》,结果一炮打响。比之与这对搭档同时期的其他金曲,这曲金桥摆脱了简单的民谣风格,完全凭借匪夷所思的旋律Sophistication取胜。很多排行榜把这首歌列入摇滚经典,我觉得有点不伦不类,但谁叫它诞生在那个本身就异类的年代? 1970,《Spring Summer Winter Fall》, by Aphrodite's Child 提起《春夏秋冬》,有人更快会想起刘文正一首同名中文歌,那也该算经典之一了(比较小儿科那种)。可一旦听过这首希腊人对时光的咏叹,即使麻木到坐骨神经的中年人也会被打动。作曲Vangelis后来为许多好莱坞大片配乐,最出名的是电影《1492》年中的Conquest of Paradise合唱。 上面这个有人像的,可惜音量太小,下面这个链接的效果更好: 1972, 《Send in the Clowns》,by Judy Collins Send in the Clowns这句话的本意,是马戏团在转换道具场景的片刻,及时派出小丑出台,以避免气氛的冷场。但是作为一首隐晦的情歌,来戏说两人间的尴尬,意味就更长了,很多名女人尝试演绎过,Judy Collins是最早也是最好的。 1974, 《Every Breath You Take》,by Sting 这首歌推出的时候,斯汀还是Police乐队中的一员,但现在这首歌几乎归于他个人的名下。台下的作风,斯汀和其他摇滚人没啥差别,但台上“极度有节制的放肆”,是我听他歌曲一直总的印象。 1976, 《Hotel California》, by Eagles, 作为成人寓言的这首歌,每句歌词都值得反复品味。比较一致的意见是,Hotel California本是一座精神病院,歌中提到的Colitas是毒品,前台小姐就是物质女孩,等等等。"I said to myself, this could be heaven, or this could be hell", "some dance to remember, some dance to forget", 却是每每唱到最后,这句话最让人绝望:"You can checkout any time you like, but you can never leave!" 这个现场版的小号前奏,是CD原唱中没有的,衔接得出奇的好。 1976,《Torn Between Two Lovers》,by Mary MacGregor 取材于苏联小说《日瓦戈医生》的这首歌,本来是讲述一个男人爱着妻子,但又同时喜欢上了另一个女人。由于题材的敏感,当时没有任何男歌手愿意接手,结果词作者略作了修改,借用女性的口吻,再找到急于成名的Mary MacGregor,使她遂愿而声名鹊起。 1984, 《Hello》, by Lionel Richie 前面说《忧愁河上的金桥》是大学第二校歌,这首《Hello》就可堪称为八十年代高中校歌的山寨版了:) 不过当年传颂的,是里奇的曲调重新填词、由周峰首唱的《眼之魅》,也算得上天衣无缝的洋为中用。这个Youtube版本是后来重拍,采用了老师爱上盲人女学生的故事,让人不能不服气,搞MTV的创意就是强。 1984, 《Still Loving You》,by Scorpions 如果有挑选看现场的机会,我现在最想买票的就是Scorpions的演出,庞大的管弦乐队殿后,合声伴唱居中,古装模特儿穿插其间,还有可以媲美春晚的舞美设计:)我以前提到过这支德国乐队的《Wind of Change》也棒,但那主要是MTV上蒙太奇的剪接,现场强大的冲击力又是另外一码事: 下面这个《Still Loving You》的另一个现场版链接,但被禁止Embedding,里面有陈美小姐的友情客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pNOKwlVu6o 1984, 《A Sight for Sore Eyes》, by Tom Waits Tom Waits这个糟老头是空前绝后的,要么像街头躲也来不及的乞丐,而一旦被喜欢上,就立马升华为钟爱了,其间没有模棱两可的gray area。可惜他这首歌知名度不大,在Youtube上竟然没有找到,只有委屈大家发挥想象力了,前奏用了一点滥熟的《Old Long Since》,先让人莫名共鸣。酒气熏天的社会最最底层人,脱口就唱出真正诗人的知觉。 由于上述原因,临时用这首来顶替一哈。 1985, 《Brothers in Arms》, by Dire Straits 1989, 《Like A Prayer》, by Madonna 几乎玛姐的每一首歌都像飞毛腿导弹,射程远,杀伤力大,让人又爱又怕,所以这首《像个祈祷者》,一定要边听边看MTV,才能体会那种蓄意埋伏的震撼。发行日期刚好在幻觉破灭的1989,天安门,柏林墙, life is a mystery, everyone must stand alone,现在回忆起来,这些政治的大风大浪都熬过来了,眼下这场经济危机还不是小菜一碟?只要信仰在,阵地就在,祷告者又不是神本身,人人都可以假装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