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生最在乎的人 二 [2007/12]
- 最得意的菜--烤羊排 :)))))))) ZT [2009/11]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008/12]
- Life with Costco(螃蟹,五香牛肉,刀豆肉丝,蔬菜豆腐汤) 星妈博克 [2009/11]
- 比目青口 [2011/01]
- 花花公子 百度 [2009/11]
- 我的真性情 [2007/12]
- 天下任我行 [2008/12]
- 山花烂漫 [2011/04]
- 那年春暖花开 [2011/04]
- 八十年代影星-她们的旧貌新颜5-9姜黎黎,龚雪,刘晓庆,朱碧云,潘虹 [2009/07]
- 小孩 [2011/03]
- 飞雪寒梅 [2007/12]
-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2010/11]
- 过客 [2008/02]
- 青涩如杏 [2009/06]
- 天地之大没有我栖身的地方 [2009/05]
- 铁道游鸡队 [2010/01]
- 缘愁似个长 [2010/01]
- 冷也好热也好 活着就好 [2009/04]
- 虽死犹荣 [2011/01]
- 宿醉 [2009/12]
- 小憩 [2010/02]
- 云湖秋月 [2010/11]
- 在酒楼上 鲁迅 [2010/03]
乘着修身养心的末班车,抱着阅尽世界名著的宗旨,近日把李安导演的95版<理智和情感>从众多的电影里给翻出来了.下个目标就是傲慢和偏见(每天面对的态度).我一向是目的明确志在必得,这次也不例外,鼠标鄙夷地掠过一排排不入法眼的古怪字母.终于看到了,如获至宝的我,真心的高兴,旋即把微小的自己埋进了简和李安营造的斑斓世界里.
故事套路大家都是知道的,起因都是一个寒酸的家庭(如果是寒酸的一人那是大卫科波菲尔,多人无血缘关系的是雾都孤儿),穷人家的孩子还都感情特别丰富,否则也出不了那么多事.戴家有女初长成,大女儿埃莉诺是爱玛汤普森扮演的,二女儿玛丽安是凯特温斯莱特去的,最小的也就十一二岁一口烂牙天真烂漫地衬托两个姐姐.寡母孤儿被迫迁离自己的大宅子,因为死人的遗嘱和亲戚的刻薄,这在当时英国是很现实的.就在动荡移交的时候,刻薄女人的兄弟爱德华出现了,有礼谦逊的他给这家人带来欢笑.大小姐对他情有独钟,小丫头更视他为亲人.门第的观念和恶意的安排,爱德尚未来得及解释澄清年生少己订婚的事就去了首都伦敦,把个情怀初开满腹哀怨的女子给悬空了放逐了.从此无音信.
带着淡淡的失意和惆怅,娘四个辗转到了乡下,租住了一个好心绅士的房子同时要容忍他多嘴嚼舌的岳母和放肆的窥视.首先对几位佳丽瞩目的是布兰顿上校,退伍军人有过伤心情史,从而被年轻叛逆的玛丽安所吸引-FALL FOR SAME TYPE OF GIRL WHO BROKE HIS HEART.不巧的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傍晚,不安生的二小姐照常看云识天气地出去散步嘻闹,不听姐姐话吃亏在眼前地扭伤了脚,被一个潇洒的青年威勒比搭救,四目相望处,情天恨海,老上校迅速出局了.青年是讨巧的主,送野花下小心思,两人爱得痴缠.不测风云突变,青年有口难言莫衷一是地也挥别了姑娘,上马的英姿和顾盼的眼神让人欲罢不能.二小姐这作了病,坚强可不如姐姐,人前不遮掩地在舞会上质问青年,人后去疯狂淋雨接着沉疴不起了.可怜的姐姐,自己的痛苦还没稍减少却要抚平妹妹的伤痕.这个关键困难的时刻,老上校出手了,不仅说出威勒比的风流史还日夜守在玛丽安的病榻.嫁人要嫁这样的人我暗想,那个愁苦的面相木讷的举止非但没让我反感,还生出一丝的爱慕.虽然那演员就是哈里波特片的斯内普教授.
风雨虽然肆虐总算是过去了.彩虹出来了,爱德华出现在林间小道,以忏悔和复杂的心情请求得到大小姐的芳心.一直在隐忍克制为家庭操劳辛苦的她,终于号啕大哭,吓得母亲和妹妹赶紧回避了,毕竟还是个礼教苛刻的年代.玛丽安慢慢恢复了,在太阳下坐在躺椅上听上校念书.姐姐也沐浴在迟到的爱情里.爱德华脖子里总是扎着好象抹布一样的东西,穿的裤子也很滑稽,因演员休格蓝特同志实在不够诚恳.就在他痛心疾首的时候还看到他眼珠子刷刷乱转,嘴角一斜我几乎要笑出来.苦尽甘来也无枉我这两个小时心坐着出故障的电梯上上下下地折腾,终于到了站好象世界凝固静止了.
可能在下低估了读者们的记性,花了太多篇幅在故事叙述.其实里面对乡村景色的勾勒和渲染还是非常成功的.柔和中有突变,空旷中见苍翠.那样宁静远的地方,不谈几场恋爱对得起谁?
不要怪那英俊小生威勒比,女人姿色是资本男人也讲究卖相的,何况天性早萌动如何按捺?最后两姐妹大婚的风笛吹响,他也在山坡上驻足凝望,片刻后蹁腿上马,绝尘而去.老上校焉知不是回春有术专御二八娇娘,真的是仁慈淳良怎么能错过秀丽的大姐.凡事不能深究,否则依稀看功力居心在里面有干系.皆大欢喜了我们只看那画面往美好里去发挥去想象就够了.
真要评论演技倒也难,整体均匀和谐并不参差.戏份多的自然是爱玛,总的印象是好的,抓人物是准的.面部的表情和身体语言都到了.就是年龄偏大(39当年)身材有些臃肿了,要以老姑娘虎妞来比和解释也说得过去.没男人没爱情因此上暴饮暴食的,英国的食物也有热量.凯特就比现在显嫩和生涩,面貌年轻些眉宇刚毅些,体态没有如今那么丰腴.那一点慌乱和直露也可解释为青春期的不安,从而模糊了表现的功力,几年后在泰坦尼克就好许多了.男演员都很好,不过不激,没有把女主人公们的光辉压住,光荣完成了女作家倾向定位和内心诉求.这就看出用心和区别了------突出了谁刻画了谁,谁为谁服务.
后人分析说冷酷的亲戚和其他人物是理智的,二小姐和威勒比是偏情感的,只有埃莉诺是完美地结合了理智和情感.无处考察似乎有理.为了不牺牲自己后背替别人卖膏药,我没有看任何的评论和介绍影响自己的一丁点判断.坦白说我小说没看过原版的更没有.这是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不该错过.自从听人说书读多了找不到婆家(唯一选择是收旧书的废报纸拿来卖的那伙计),就没看过正经书国内时候主要订阅家庭医生 知音 爱情婚姻家庭 妇女之友 两性知识 人之初等,几年下来几可坐诊.所以除了抓紧做功课还能有脸说什么呢?等着我吧.
不过我还想骂李安不是个东西---小气,没有大场面大手笔,一个小COTTAGE是主要的场景,然后就是不要钱的田园和小径,最多租了两天大豪宅来集中拍.服装也简单,没换几件却都是合体大方的.前期的爱玛是暗沉的褐色灰色,到了农村就是浅色,最后接受求婚是一袭淡紫色LAVENDER,脸色生动人也年轻了.男人的发型服装也都有板有眼,符合各自身份.想想导演都考虑周全了,不好怪他.风格看出来还没断背着,循规蹈矩地老实地沿学院派在走...很多地方让我想起简爱来,就那么经典和朴素.当然后一部人物少很多,男女主人公的语言和心理交锋更精彩了.片里的乡村更险峻更阴郁更幽深得多.
给感官吃了顿美餐帮灵魂洗了个澡,片尾音乐优美地响起,人从天上掉到尘埃里.看看自己,理智苟延残喘--尚存,感情汹涌澎湃---无寄.如何是好?
或许最好的解决就是在书山学海里驾着一叶扁舟披散着头发装疯卖傻地遨游,有心情了写写游记志怪什么的.远远的你们看着好笑就笑,别忍着.因为我有你们也开心,同时保证不会让你们看到我脸上横流的泪,扫了观潮的兴.但保不齐我不会盯着岸上的山间小道等着骑马的人出现,撞到礁石上了你们可要提醒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