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生最在乎的人 二 [2007/12]
- 最得意的菜--烤羊排 :)))))))) ZT [2009/11]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008/12]
- Life with Costco(螃蟹,五香牛肉,刀豆肉丝,蔬菜豆腐汤) 星妈博克 [2009/11]
- 比目青口 [2011/01]
- 花花公子 百度 [2009/11]
- 我的真性情 [2007/12]
- 天下任我行 [2008/12]
- 山花烂漫 [2011/04]
- 那年春暖花开 [2011/04]
- 八十年代影星-她们的旧貌新颜5-9姜黎黎,龚雪,刘晓庆,朱碧云,潘虹 [2009/07]
- 小孩 [2011/03]
- 飞雪寒梅 [2007/12]
-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2010/11]
- 过客 [2008/02]
- 青涩如杏 [2009/06]
- 天地之大没有我栖身的地方 [2009/05]
- 铁道游鸡队 [2010/01]
- 缘愁似个长 [2010/01]
- 冷也好热也好 活着就好 [2009/04]
- 虽死犹荣 [2011/01]
- 宿醉 [2009/12]
- 小憩 [2010/02]
- 云湖秋月 [2010/11]
- 在酒楼上 鲁迅 [2010/03]
小孩子家就是省心,一夜火车,一觉醒来,恍若隔世,别有洞天。从破旧的河北小县城迁到广袤的淮海大地,那是1976年。
眼睛有些不适应了,怎么和万花筒似的了。暖风熏着,桃花吐艳, 绿草萋萋 ,天空湛蓝 词也不够用了。这就是所谓的江南吗?管它呢,反正全家人都普遍觉得皮肤变得好了。给老人送终后,无忧无虑地真正生活的日子还真是新鲜。
首先看到的是那么多的山啊,连绵起伏脉脉相传。墨绿青黛粉莲浅灰,在我的印象里,它们总是多彩风情的。在山脚下住着,比头挨着枕木听着汽笛,心里踏实多了。尤其到了傍晚,这些山显得特别柔和和朦胧,不知道是不是周围农村的炊烟袅袅,那个时候总让我出神。
我的小学校,就坐落在翟山脚下,徐州话发音贼山,倒没见有强人出没。山上多是松柏树,初见很新鲜,叶片稀疏柔软,松籽透着清香,闻着能醒脑。拿本书在松林里,听着风拂过头顶,简直神仙一样,肚子不饿才不想回家。下了雨山上地下会冒出一种黑色的地皮,能够炒菜吃,和木耳味道相似。
那一顷碧波连天的云龙湖啊,真是大呀。据说比西湖还大两倍,但我向来不喜欢这样的比较,因为它在我心里是唯一的。城市的记忆里,总有非常典型的象徽和代表让怀旧绵延,这个湖就是了,一定是承载了许多人的温暖回忆。多少人一辈子就活一个公园一座山,生活痕迹留在那里。
童年的夏天几乎都是在那清澈的水里浸泡的,户外的乐趣远远超过了身上晒褪皮的灼痛。那种无拘束无限制的逐浪,多么畅快!
人大些后,看到更多的景致和层次。初春时节,柳树抽枝,嫩芽绽出,含羞带笑。一路走着窄窄的小径,她们轻轻地摸你的脸,抱你的腿,让人怜。空气里若有若无的花香,待到寻找,却不见影踪。远远的公园门口倒见一簇簇黄色的迎春花,匝眼,反倒显土气。
如果你运气,等到下雨,偏巧还有些功夫,就别走了。气定神闲地沏壶茶,端坐在湖心亭正中。慢慢地,湖面上象起了烟生了雾,越来越浓。天也低下来,曲意迎合。等到这两个互相渲染互相融合,极尽能事,气候就成了。
雨坠到水里,本来是轻薄伶俐的,可这千千万地汇合,也创造出了动静。凝住呼吸听着,心快要被揪走,分明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动静。感慨过后才想起,这湖里是没有荷的。
多年来这湖安静着,修炼着,更有灵秀了。在那里流连,影子渐渐地拉长了。
不知何时,平地出现了几个带露台的二层小楼,貌似家居实际饭店。明明当家的是和黑社会化有勾连的五大憨粗的本地爷们,为了风雅,偏起了些个居啊轩啊的名头。为了这景,还有凭栏的意兴,偶尔的逗留也会是逍遥的。
出国前和好友湖边话别,情景入画。黄瓜腊皮才上桌,啤酒就冒沫了,朋友咬牙切齿地起开瓶。地锅鸡红亮油光,锅边的小面饼呲呲响着,就如同眼前的生活。一鱼三吃的份量大了,吃不下。看着盘里的鱼眼珠,想着自己很快就成汪洋中的一条船,强烈的颓废和恐慌涌来,放下了筷子。朋友劝我混不好还混不坏嘛,再说女人哪里就能饿死。。。。强打精神,继续推杯。炝南瓜花和土豆饼,真是土菜,乡野气息扑鼻。等水晶醉虾在酒里挣扎翻腾,我突然意识到,今后不会再有这样纯粹的日子过了。。。。
举头望月 星稀月朗 低头思乡 山高水长 虽然没认你成故乡 三十年留下多少念想 尽管我不肯回头张望 今天想起你还真有些感伤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宋 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