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有人体臭味吗?----兼谈油耳与腋臭的关系 [2009/11]
- 也谈医生的无奈 [2009/07]
- 你相信“肾开窍于耳”吗? [2009/08]
- 学学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010/06]
- 老人记忆力的“无奈” [2009/07]
- 老人探亲的“无奈” [2009/07]
- 我的贝壳村里的“黄颜”们 [2010/05]
- 家有贤妻 不再无奈 [2009/07]
- 新桃花源记 [2009/07]
- 预示你会长寿的15个征兆(转发) [2009/09]
- 今天是我的生日啊,我的朋友! [2009/12]
- 【试试看】 有关于您--- 2009年年龄的秘密(ZT) [2009/11]
-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转发 [2010/05]
- 周末放轻松,测试一下您的脑力!(ZT) [2009/08]
- “游子”吟 [2008/01]
- 看!村民们中突出的“一双手” [2009/08]
- 从“发如雪”,谈到“白发” [2009/08]
- 母亲节,纪念我们家两代母亲! [2010/05]
- 一座"特殊的坟" [2009/07]
- 原来如此 [2009/08]
寒山寺的钟声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枫桥夜泊
苏州城外有个枫桥,枫桥附近有个寒山寺,寒山寺在夜半敲钟。这在唐朝,是极平常的生活小景。中唐诗人张继,某次外出旅行,乘船途中,临时停泊在这里,听到夜半钟声,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张继“为文,不雕自饰,丰姿清逈”,意思是说,他对字句好似不加雕塑,却自然精警,讲究巧妙的构思,捕捉美好的形象,锤炼精粹的语言,以达到诗的完美境界。诗人躺在船上,对着芒芒夜色,不能入眠。上弦月在夜半时已经落下去了,天色暗淡。岸边荒林之中,乌栖未稳,有时哇哇地叫两声,复归寂静。一个失眠的人对声响非常敏感,就这一两声,也感到心烦意乱。诗中“月落”是所见;“乌啼”是所闻;“霜满天”是所感。月落之后,昏暗的天空,秋江上凄凉的气氛,寒气袭人的满天霜露,乌啼声更带来心中无明的哀怨,这听觉、视觉和对温度的感触,心中的愁绪,交织成迷惘的景色。
“月落”句是广阔的背景,而“江枫”、“渔火”则是船旁的近景。岸边枫林,显出黑黝的影子,远远近近渔船上的灯火,却在寂静中透露出一些生命的跳动。这时候,寒山寺的钟声,打破了夜空的沉寂,随风飘出,被愁卧在客船上的诗人听到了。这迟缓而沉重的钟声,使他猛地一惊,愈加感到夜的深沉,人的孤独。这钟声对人们情感的作用,也象对物体一样,相同的频率,引起意味深长的共鸣。这钟声不仅震动了诗人,也震动了千百年来读者的心灵。`
距苏州城十里,枫桥镇有一座寒山寺。在寒山寺的殿右后角悬有铜钟一个。据说,寺中的原来的铜钟被人运往日本。日本和尚山田寒山于明治年间前来朝拜时,闻讯后,发誓寻钟归寺。山田归国后,遍寻不得,只好另铸一钟送归。寺内的性空法师曾向来访的日本客人介绍那首闻名中外的诗篇---“枫桥夜泊”。他说:张继,字懿孙,襄州人,自幼有才气,诗风爽利。张继因安史之乱 ,未能入仕,心情苦闷。在他登到苏州游览时,江天夜景于胸,寺庙钟声于耳,于是挥毫写下了“枫桥夜泊”。他还针对寒山寺为何半夜三更打钟的疑问,着重讲道:唐代时,寺内在半夜敲的是辞旧迎新的钟声。诗的作者特意记述“夜半钟声到客船“,是以此表现辞旧迎新的光明和希望。张继后来发愤读书,果然考中了进士,走上了自学成才之路。
来寺庙的外宾,参观访问时,每人都争着撞一下钟。日本NHK电视台,曾特派专人前来拍片录音,在日本播放。寒山古寺,现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国际友人争相游览的胜地;“枫桥夜泊”的诗韵,古庙里的钟声,将迎来更多的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