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的声学

作者:Hongenpei  于 2008-1-7 06:3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古代优秀回声建筑

 

到过北京天坛公圆的人,无不为古代回声建筑群之宏伟、奇妙而赞不绝口,它堪称为世界级的艺术。天坛公圆内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是我国古代建筑声学领域中的奇葩,是运用声学原理的绝顶杰作。

回音壁是直径为65米的光滑圆壁,当你倚墙细语,它可以将你微弱的声音沿壁传播到一、二百米远的另一端,同时也可以倾听他人从远处墙旁传递来的声音。这种奇妙的现象是属于声学原理中的声波反射。声音在圆形或大凹面体型中会发生沿边反射。只要你倚俯在她的身旁,尽管是“窃窃私语”,也会被她泄露“天机”。不论是大人小孩,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都会对这神秘而不能理解的奇妙建筑发出由衷的赞叹。

所谓三音石,是指坛下的第三块条石,上写“三音石”三个大字。站在条石上对天空大喊,你就象站在山谷之中,可听到连续不断的回音。有人称之为“叠音”。

圜丘,就是在祭天台正中的那块圆石,也叫“天心石”。当你站在此处对空中大喊,你会感觉到好象把自己的声音传递到宇宙之间,再折射回一道道回音。有人称之为“空音”。

以黑龙江大学俞文光教授为首的课题组,运用现代先进测试仪器,曾对天坛声学现象,进行全面的声学测试。最后确定并完善了中科院院士汤定元先生关于回音壁的传声机理、三音石的回声机理,并揭示了天心石的回声机理。该课题组首次在皇穹宇内发现了另一个新的声学现象-----“对话石”。当你站在皇穹宇殿前甬道的第18块青石上说话,声音竟能清晰地传到相距各36米远的东西配殿的东北角和西北角。而在这两个配殿的东北角和西北角说话,也能于这块青石上,听得真真切切,有如电话在握,虽然在说话时,双方谁都看不见谁。而在其它环境中,保持相同距离和声强,却难于听请彼此话音。据悉,“对话石”是天坛建成500年来首次被偶然发现、命名并被“破译”其传声机理的。

皇穹宇内这块青石暂被命名为“对话石”,它与已被认可的回音壁的回音、三音石的叠音、天心石的空音,组成了天坛公圆皇穹宇的四大声学现象,供人们研究、欣赏。

                

 中国古代其它回音建筑或声学奇观

 

    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无价瑰宝---回音建筑,远不止天坛这一处。据现有资料,保留至今的回音建筑,除天坛外,还有四处。

    第二处在山西省永济的普救寺塔,又称莺莺塔。人们将石投于塔前,声音却从塔后发出,石头投在塔后,声音则又在塔前响起。更为奇特的是,在塔的四周击石拍手,便可听到清晰的蛙音回声;随着位置的变化,这蛙音回声也可以发生从空中或地面传来的变化。莺莺塔建于隋唐之际,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但莺莺塔的奇特声学现象,知其名者众,晓其理者稀。丁士章教授曾对其进行考察,认为:莺莺塔回声效应复杂,建塔的青砖涂釉材料反射系数高达98%;塔檐每层的砖层数不同;每一层的砖檐距也不同,使砖呈角度不一的曲线状,达到向一个反向反射的目的。从时间上看,13层塔檐的反射功效,在0.1秒的时间内反射回来,使“拍、拍、拍”的声音聚成“哇”的声音。只要在结构和形状上稍有差错,就不会发生这种效果。

    与此类似的还有第三处,就是在河南省郏县的蛤蟆塔,若用手掌拍塔身,随即发出“呱呱”的蛙鸣声。

第四处是在四川省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俗称“七步弹琴”。当游客从大佛阁右侧穿过石洞,拾级耳上,步履触处,咚咚声响,犹如弹奏古琴。

第五处是在甘肃省嘉峪关内,朝东的大门内墙拐角处,堆放着一堆鹅卵石,捡起石子投向城墙,石子落在卵石上,便发出空山鸟语以及各种清脆的鸟鸣,鸟鸣还带着山谷的回音。当地人传说,这是百鸟飞出关外最后的一次鸣叫。

 中国的回音建筑,巧妙地运用回音原理建造而成,充分体现了古代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技巧,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和由衷的佩服。

     前不久,在河北省的赞皇县境内、太行山脉中的嶂石岩,发现一处巨大的天然回音壁。回音壁为一处弧形陡壁,高达100米,弧长300多米,弧度250度。游人在一端发声,或呼喊、或鸣掌、或敲击,随即在另一端传回酷似原声的回音。

    专家们认为:在300年前,山体几经地壳的巨大变化,形成岩壁。此后,经过漫长湿热雨林气候水流作用,逐步使岩壁呈弧形。近二十万年来的气候变化,冬季岩隙里的水分结冰膨胀,使岩石裂隙扩大直至发生崩解,离水流中心越近,崩解程度越强,越远则越弱,终究使回音壁形成规则弧形。

     回音效果酷似原声是因为弧形岩壁表面光滑,声波传递迅速,声音受到弧形岩壁的全反射,空气中的声频几乎原封不动地传回原处。

    这种大自然的杰作,在我国,还远不止一处。

浙江省湖州黄龙山有一个闻名的响石山洞。洞中响石一敲,其音如鼓,如流水,余音袅袅,经久不息,发声之石称为石钟乳。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对石灰岩的溶蚀、搬运、沉积,可产生石钟乳、石笋、石柱。那为何独有石钟乳有响石之音?这是由于石钟乳的形成酷似冬天倒挂在屋檐下的冰棱,自上而下生长,倒挂在溶洞顶壁上。水滴从岩洞顶壁流下来,由于释放出二氧化碳,不断有碳酸钙沉积出来,中间是水滴的通道,所以沉积只能在水滴流的四周进行,于是便生成了中间空的石钟乳。石钟乳中间的空洞有大有小,形状也不一致,里面充满了空气,象钟或喇叭一样。每当敲击或有速度高的气流通过,便会发出声音。而溶洞又是天然的大音箱,响石一经敲击,其声在洞中迂回振荡,引起回声阵阵,音响就更加优美动听了。

无独有偶, 安徽省灵壁县原以产名石而得名。灵壁石又名“八音石”,谓击之有音和鸣。不久前,在灵壁县九顶山又出一块珍奇美石。这块美石长不盈尺,状似湖中一小舟,颜色青润,抚之若肤,四周边沿呈桔黄色波荡纹,石上“峰峦”林立,数之,恰得七十二峰。这些“山峰”布局错落有致,互相呼应,从不同角度观赏,均感趣味横生,真可谓八面来景。更有甚者,这块灵壁石,若轻轻叩击,几乎一峰一音,至少可辨出三十多种美妙的乐音。至今,尚无人揭示其中奥秘,推测可能与不同的共振频率有关。

 我国湖南省慈利县伏龙山腰,有一眼奇怪的声控山泉。每到雨季,尽管四周山泉如注,这泉却滴水不出;每当雷声轰鸣,清澈的泉水便哗哗外流;雷声一息,又滴水不漏。夏季伏龙山上旱得冒火,方圆数里河干地裂,而这口山泉附近却凉风习习。只要人在洞口叫喊,便有清澈的泉水奔涌而出,至今亦无合理解释.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9 08:1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