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有人体臭味吗?----兼谈油耳与腋臭的关系 [2009/11]
- 也谈医生的无奈 [2009/07]
- 你相信“肾开窍于耳”吗? [2009/08]
- 学学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010/06]
- 老人记忆力的“无奈” [2009/07]
- 老人探亲的“无奈” [2009/07]
- 我的贝壳村里的“黄颜”们 [2010/05]
- 家有贤妻 不再无奈 [2009/07]
- 新桃花源记 [2009/07]
- 预示你会长寿的15个征兆(转发) [2009/09]
- 今天是我的生日啊,我的朋友! [2009/12]
-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转发 [2010/05]
- 【试试看】 有关于您--- 2009年年龄的秘密(ZT) [2009/11]
- 周末放轻松,测试一下您的脑力!(ZT) [2009/08]
- “游子”吟 [2008/01]
- 看!村民们中突出的“一双手” [2009/08]
- 从“发如雪”,谈到“白发” [2009/08]
- 母亲节,纪念我们家两代母亲! [2010/05]
- 一座"特殊的坟" [2009/07]
- 原来如此 [2009/08]
从“发如雪”,谈到“白发”
------兼答琼台鹤的提问
您听过周杰伦唱的“发如雪”吗?
“你发如雪 凄美了离别 我焚香 感动了谁
邀明月 让回忆皎洁 爱在月光下完美
你发如雪 纷飞了眼泪
我等待苍老了谁 红尘醉 微醺的岁月 …..”
听完了,愁断肠,心情一样惆怅!
“白 发 三 千丈,缘 愁 似 个 长。
不 知 明 镜 里,何 处 得 秋 霜。”
李白在这首诗里,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这三千丈白发,虽是夸大其辞,却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如“秋霜”的萧萧白发,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自我提问,进一步刻画了“愁”字,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
传说伍子胥为了过关,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电影“绝代艳后”中玛丽·安托瓦内特在上断头台前一夜白发,人们说那是死亡前的恐惧感导致她的头发在短短数小时内失去了颜色。在科学家看来,一夜白发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头发变白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过,在此过程中,压力确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男性到了30岁,就会出现第一缕白发,女性出现白发的年龄则在35岁。当然也有例外,有些人早在中学阶段就会有白发,而另一些人年过五旬依然是一头乌黑的毛发。个体差异很大。
头发变白的过程是从头皮中的毛囊开始的。一个正常人的头皮上大约有10万个毛囊,在人的一生中,每个毛囊都能长出数根头发。在毛囊底部,便是头发“加工厂”所在。在这里,一些细胞通力合作,制造有颜色的头发。角质形成细胞从上往下逆向构建毛发的主干,细胞死后,就会留下没有颜色的角蛋白(头发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角质形成细胞构建头发的同时,另一种细胞——黑色素细胞会生产黑色素,并以黑素体的形式将黑色素传递给角质形成细胞。 黑色素分为两种:一是真黑色素,颜色为深棕色或黑色,另一种是假黑色素,颜色为黄色或红色。两种黑色素以不同比例组合,就会形成不同人种的多种头发颜色。当头发失去一部分黑色素时,就会变成灰色,如果全部失去,就彻底变白了。 在任何时候一个人的头发中,有80%~90%都处于活跃的生长阶段,而这一阶段一般会持续2~7年。在生长阶段的最后时期,毛囊会萎缩,角质形成细胞和黑色细胞相继死亡,毛囊最终进入休眠期——在这一阶段,头发就会脱落。如果需要重新制造头发,必须重造毛囊“工厂”。毛囊底部的干细胞会分化出新的角质形成细胞和黑色素细胞。不知道什么原因,角质形成干细胞的寿命要比黑色素干细胞的寿命长,慢慢的,黑色素细胞就会被消耗殆尽,头发就不再有颜色。压力会加速黑色素细胞的死亡?实际上,头发变白的原因没这么简单。虽然应急激素会影响黑色素细胞的生存或活动能力,但科学家还没有发现在压力和白发之间有什么明显联系。 不过,科学家对此提出了不少假说。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头发变白是头发长期受到自由基攻击的结果。不论是全身性的还是局部组织释放的应急激素,都会导致炎症的发生,而在发炎过程中会有大量自由基生成。自由基会影响黑色素的产量,对头发还会有“漂白”的效果。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头发什么时候变白其实是遗传决定的,不过,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它可以延缓或加速头发变白的时间。
虽然科学家一直想证明压力与头发变白的关系,但至今仍没有发现令人信服的证据。有证据表明,局部组织表达的应急激素会干涉一种信号途径,阻止黑色素细胞将黑色素传递给角质形成细胞,让头发就得不到黑色素。 那么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头发又是怎么回事?这里至少有3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她可能突然患了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疾病——斑秃,患了这种疾病的人,他们的有色头发会全部脱落,只留下白色头发;二是压力催生了大量的自由基,黑色素被它们分解,头发变白;最后一种情况是,玛丽带的是假发,在她上断头台前,她摘下了假发。
白发,是指头发全部或部分变白,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白发往往有家族史,以局限性白发较常见,多见于前头的发际部;先天性全头白发少见,常发生于白发病人。后天性白发有老年性白发和少年白发两种。老年性白发多属生理现象。老年白发虽属衰老现象但个人不同。有的年迈体弱而白发很少。至于白发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精神方面的刺激:(2)遗传因素:(3)身体疾病:(4)饮食方面。未到老年的早期白发常有家族史,表现为显性遗传。恶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血管疾病等,易发生灰发。严重的情绪影响可使头发迅速灰白。长期患结核、恶性肿瘤、胃肠病、糖尿病也可使白发提前出现。营养不调,蛋白质缺乏可使毛发色素减退,变为褐色或灰色,缺少必需的脂肪酸,也可使发色变淡。缺铜和维生素B、叶酸、对安息香酸等,可使发变灰白。食糖过多,可使毛发枯黄。性腺功能减退可引起早白发。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等,因营养缺乏,头发也比一般人的要白得早些;一些长期发热的病人,头发会黄脆甚至变白脱落;有的内分泌疾病,如脑垂体或甲状腺疾患,可影响色素细胞产生色素颗粒的能力而导致头发过早变白;脑炎、神经系统病变等也可使头发变白;白化病病人的皮肤、头发、眉毛都是白的;皮肤变白的疾病——“白癜风”,如发生在头皮上,头发也会变白。
从年龄的特点来看:在中年人和青年人中,常有早白的现象。白发的特点是头皮正常,亦无炎症,患者没有自觉症状。少年白头是指青少年时头发过早变白,头发呈花白状。青少年白头发如何治疗? 第一步:改善毛囊细胞的内外生存环境。第二步:稳定细胞活性,恢复细胞功能。第三步:强力催化细胞,使其代谢速度大大加快 第四步:彻底消除细胞抗体、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使黑色素细胞正常分泌黑色素,使白发彻底消除、生出黑发。青少年出现“少白头”,如果并无任何疾病,这对健康无多大影响,不必为了添加几根银丝而过分烦恼。如果为几根白发而整天发愁,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白发。
当然,为了美观,我们也可以使用染发剂,可以根据自己头发生长的快慢掌握染发的时间间隔,一般二三个月或四五个月染一次即可。但必须注意,有极少数人对染发剂过敏,因此在购进染发剂和染发前最好自己做一个试验,即先将少许的染发剂涂于自己的一小块皮肤上,观察24小时,如果没有局部反映(如红、肿、痒、起水疱等),也没有全身反应(如流鼻涕、气喘、发热等),才可以进行染发。医学专家认为,越频繁染发、染发时化学试剂与头皮接触越密切,对身体的危害就越大。尤其是白发染黑引起过敏、癌症等各种疾病的情况更多见,中老年人白发染黑,往往时间相隔很短,就因为新发与染发的巨大色差而要满头重染,皮肤年复一年地吸收着染发剂,加上自身的体质基础相对较差,因此更容易过敏、致癌。
很多白发患者一直都在艰难的寻找治疗解决办法,但是要找到一个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却难上加难。目前来讲,中药针对白发的治疗相对要好些。中医学认为,下列因素与白发有关:一是精虚血弱: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导致毛发失其濡养,故而花白。二是血热偏盛:情绪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三是肝郁脾湿:肝气郁滞、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而白发。
中国科学院研究毛发基因的专家们发现,白发症患者的体内编码合成“β”和“ε”生物淀粉酶的基因功能尤其低下,导致合成的“β”和“ε”的量仅为正常情况的4%和1%。这两种生物淀粉酶具有促进头发生长的作用。他们找到一种名叫Bc12的基因,这种基因既能阻止干细胞过早衰亡,又能让那些“变懒”的基因工作起来。还发现,某些植物生长物质能有效抑制“NT-4”合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同时使编码合成“β”和“ε”的生物淀粉酶基因变得活跃。这些植物生长物质使患者的头发根部发根细胞合成了头发的成分角蛋白,发根细胞也大量增殖。另外,这种植物生长物质还具有防止发根细胞死亡的作用。运用基因疗法,可能是较好的途径。但临床效果,尚有待观察。
白发的治疗和预防,总的来说,还是要注意饮食营养。主食可常食紫珠米、黑豆、赤豆、青豆、红菱、黑芝麻、核桃等;蔬菜类常食胡萝卜、菠菜、紫萝卜头、紫色包心菜、香菇、黑木耳等。动物类常食乌骨鸡、牛羊猪肝、甲鱼、深色肉质鱼类、海参等。水果类常食大枣、黑枣、柿子、桑椹、紫葡萄等。总之,凡具有深色(绿、红、黄、紫)的食物都含有自然界的植物体与阳光作用而形成的色素,可以补充人体的色素,对头发色泽的保健有益。另外注意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类油脂,少吃白糖,可以用蜂蜜或红糖少量代替。
严重白发,要及时治疗,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劳累。有的中、老年人满头银发而精神矍铄,一般健康状态很好,就不必过分介意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