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毛之歌 (张帝) [2011/04]
- 無锡旅情 [2011/03]
- 女人是老虎的歌词与评论(ZT) [2010/04]
- 蓝色的横滨(bluelight yokohama)————送给margo [2011/04]
- 俺和老地雷之间不得不说的事 [2011/04]
- 秋艳 [2010/10]
- 秋意 [2010/08]
- 20多马甲被暴露 [2010/06]
- 春绿 [2010/04]
- 鞋跟掉了 [2010/02]
- 香西かおり [2010/06]
- 从 Sexy Music 到 冬天里的一把火 [2010/07]
- 秋雪 [2010/08]
- 有没有天蝎座的NR? [2010/06]
- 真正的日志 [2010/05]
- 红手帕 [2010/06]
- 缺衣少食 [2010/02]
- 愚人节里细数村里愚人的节目 [2010/04]
- 想说一件想说又很犹豫的事 [2010/07]
- 《电话情思》送给使SKYPE的几位村友 [2010/07]
- Earthquake!!! [2010/06]
- 你那好冷的小手 [2010/08]
在李娜的CD里有一首歌,名为《女人是老虎》。女人是老虎这个比喻把女人凶神恶化了,不妥啊。仔细听一下歌词,原来是诙谐。歌词与评论ZT这儿。
(一)歌词:
歌手:李娜
词:石顺义曲:张千一
小和尚下山去化斋
老和尚有交待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
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走过了一村又一寨
小和尚暗思揣
为什么老虎不吃人
模样还挺可爱?
老和尚悄悄告徒弟
这样的老虎最呀最厉害
小和尚吓得赶紧跑
师傅呀!呀呀呀呀坏坏坏
老虎已闯进我的心里来心里来
(二)评论歌曲:《女人是老虎》
很多年以前,在KTV听朋友唱过《女人是老虎》这首歌。当时,KTV里噪音混杂,我没有认真去倾听。前段时间,偶然在办公室遇到同事放这首歌,明快的节奏感把我深深吸引,使我忍不住打开电脑搜索、下载了这首歌。
继《青藏高原》这首歌曲被老百姓所熟识之后,《女人是老虎》乃张千一与李娜的又一成功合作典范。著名作曲家张千一巧妙地将民族和通俗两类不同风格的音乐融合创作,使《女人是老虎》这支曲子听起来既明快爽朗,又淡雅易上口。石顺义画龙点睛的填词,更使得这首作品锦上添花、入耳牵心。与寓深难懂的抒情歌曲相比,《女人是老虎》的歌词既能汇聚主题,又容易使老百姓读懂和接受。
真正吸引人处是石顺义的填词,他采用平铺的描写手法,用简练、形象的文字客观地引出了生活中的愚人哲理,达到了既娱人又育人的效果。
化缘,是和尚的必修课目,是为寺庙添砖加瓦筹集资金。和尚化缘的对象是人,包含女人。如何让没出过庙门的小和尚避免和女人接触,不违反戒律清规呢?老和尚根据老虎要吃人,人对老虎本能的天生畏惧特点,将女人喻为老虎来欺骗小和尚,使小和尚不敢接近女人。小和尚在下山化缘过程中,碰见了师傅所说的老虎——女人;但他发现,这些老虎不但没有像师傅所说的那样要吃人,她们天生尤存的温柔体贴本性倒让小和尚觉得她们还挺可爱。即使,老和尚对小和尚的质疑继续圆滑地说:这样的老虎最呀最厉害。但是,小和尚已经不相信老和尚的缪论了,因为,笑逐颜开的老虎已经闯进了小和尚的心里来。
听完这首歌,使我觉得老和尚既可笑又愚蠢。虽然,女人和老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老虎屁股摸不得”和“女人屁股摸不得”、“虎毒不食子”和“母爱最伟大”等等。但是,女人和老虎却是两个世界不同类别的动物,所属范畴的本质也不相同。老和尚怎么能够将风马不相及的女人和老虎稽为一谈呢?难怪小和尚骂不明情理的师傅:坏、坏、坏。
(三)
文体·语义·文化·美学
——《女人是老虎》歌词阅读指要
结合语文阅读理论的教学,我们给大家谈谈《女人是老虎》这首歌的歌词阅读。
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碰见了千万要躲开。
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自揣,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
老和尚悄悄告徒弟,这样的老虎最呀最厉害,小和尚吓得敢紧跑。师傅呀,怪,怪,怪。老虎你闯进我心里来,心里来。
第一, 这是一首歌词,所以它有文体要求,根据歌词的文体特点,短句、和谐、意境饱满,符合音乐曲谱的要求,其实,它的内容也可以用记叙文、报告文学、新闻、小说、戏剧、杂文等形式来表现,只不过作为歌词,它的内容就有一种规格的限定。因此,我们说,在阅读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它的文体要求。
第二, 准确理解词义,才能把握歌词主旨。老和尚与小和尚,一个师傅,一个徒弟,对比鲜明。为尽教化之职责,老和尚戒示小和尚: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在语义的组合中,做表层理解,小和尚接收到的信息是——老虎吃人,深层信息是——不能接近女人。但是,小和尚他的生活,他下山的经历却有新的感受——山下的女人模样挺可爱。那么,这里对语义理解的层次应该在两个层面上。首先是,小和尚生活在山上,没有女人,其次,小和尚喜欢女人,希望接近女人,这就让我们在老、少不同的说法对比中,也就是对文体的语义理解之中,产生对主题的深刻的理解。因此,在阅读中,要注重研究语义。语义的范畴,应该包括字、词、段,以及大语段。
第三, 从文化学角度看,这首歌词涉及的是佛教内容,佛教这一文化流派,有他们的清规戒律,如果你不尊重老和尚的思想观念,就亵渎了佛教,你就会认为作品主旨是指责老和尚是旧思想的代表,那样,理解作品就牵强附会了,违背作品的表达初衷。在这里,有一个人性与法规的讨论话题,主题将是尊重人性,还是尊重法规的讨论。让读者懂得一个哲理性的主题:生活中不能压抑人性,同时人性表现有“极”的限制,有法规制约。这样,才有健全的人性尊重可言。比喻文革期间,人性不受尊重,人们不能畅所欲言,张志新烈士讲真话,被关押直至杀害,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尊重人性,无限度使用了法规的制约。所以我们去阅读文章,还应该考虑到文化背景,以及作者创作某一作品或者写某一篇文章时,他个人的生活实际情形。
第四,从接受美学的理论看,这首歌词也引发了另一个话题:求善与求美必须统一。为了佛文化的发展,老和尚要求小和尚求善,也就是不违背佛家传统的文化规范,但小和尚把持不住自己,面对社会的饿文化沉淀,自己的主观如何去应对呢?当然只能是这样选择:①继承、发展、完善;②改良、改革;③摒弃、解缚。因此,现在佛学院的学生也有结婚生子的,听说九华山也有和尚吃肥肉。我们已经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电影《少林寺》中就有危急之中,受伤的和尚“酒肉穿肠过,佛祖留我心”的做法,这些,不但让我们看不出龌龊,反而让我们产生一种文化进步的喜悦,给人一种境界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