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退伍场面,把对岸“国军”感动坏了!(18P) [2007/12]
- 老毛最伤害美苏的两句话 为中国赢得20年的和平 [2007/12]
- 看看金日成父子给中国干的坏事 [2008/01]
- 中阿两国交恶 邓小平“断!停!撤!”对阿援助 [2008/01]
- 未解的西藏十大神秘事 [2008/01]
- 美呆了!美的让人窒息的小村庄〈组图〉[23P] [2008/01]
- 航空母舰大集合[56P] [2008/01]
- 太寒心了,朝鲜课本里的中国志愿军! [2008/01]
- 档案揭密:《日本军在南京的性犯罪》 [2007/12]
- 那个混蛋说台海不是中国内海:看看这片文章请闭上臭嘴 [2008/01]
- 刘备追得最辛苦的人不是诸葛亮 [2008/01]
- PLA海军三大舰队最新资料北海舰队[58P] [2008/01]
- 军魂:陆一军敢死队照片(敬礼!!!) [2008/01]
- 看完这本日历,眼眶湿润了[12p] [2008/01]
- 摄魂的蓝色 绝对冷艳[21P] [2008/01]
- 世界潜艇大观[220P] [2008/01]
- 2007,你或许连畜生都不如! [2008/01]
- 朝鲜同志装作用空调的样子笑死个人!! [2008/12]
- 战斗机头部的尖刺是干什么用的??? [2008/12]
- 新疆摄影作品选 [2008/12]
- 假如只有一小时的生命 [2008/01]
- 绿意盎然的欧洲田园风光[30P] [2008/12]
- 走在80年代的大街上 [2008/12]
- 夜色下的美景(寬屏) [20P] [2008/01]
- 巴林的人造海上樂園 [20P] [2008/01]
- 迷失云中,望穿秋水待踏雪 [2008/01]
- 一个无腿少女的梦想(震撼) [2008/01]
航空母舰大集合[56P]
航空母舰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航空母舰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霸王”。
贴子相关图片:
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
在50年代,美国建造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被称为“超级航空母舰”,但在服役过程中仍发现了一些不足,于是在1956年建造第5艘时,美国海军对其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并连续建造了3艘,称之为“小鹰”级,它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常规动力航母,这3艘航母的具体情况是:
第1艘“小鹰”号,CV-63,纽约造船厂建造,1956年12月27日开工,1960年5月21日下水,1961年4月49日服役;
第2艘“星座”号,CV-64,纽约海军船厂建造,1957年9月14日开工,1960年10月8日下水,1961年10月27日服役;
第3艘“美国”号,CV-66,纽波特纽斯船厂建造,1961年1月9日开工,1964年2月1日下水,1965年1月23日服役,1998年10月30日退役。
贴子相关图片:
“小鹰”级全长323.6米,宽39.6米,吃水11.4米,标准排水量61174吨,满载排水量分别为81780吨、82583吨、83573吨,舰上载航空燃油5882吨。主机为西屋公司的4台蒸汽锅炉,总功率280000万马力,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20节。其飞行甲板长318.8米,宽76.8米,从底层到舰桥大约有18层楼高。飞行甲板以下分为10层,1-4层为燃料舱、淡水舱、弹药舱和轮机舱;5、6层为水兵住舱、食品库、餐厅和行政办公室;7、8层为舰载机维修间、维修人员和雷达员的住舱;9、10层为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甲板以上的岛式上层建筑分为8层,自下向上依次为:消防、医务、导弹人员住舱;工具、通信及电气材料库;军官室;舰长及司令部人员、新闻人员工作室和休息室等。
贴子相关图片:
“小鹰”级航母在直角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部蒸汽弹射器,在斜角甲板上有4道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左舷1部升降机,右舷3部升降机(上层建筑前面2部,后面1部)。舰上共分为10个作战部门,即:作战、航空、航海、武器、轮机、医务、牙医、供应、安全和飞机维修,每个部门又下设若干个分队,全舰编制5480人,其中舰员2930人,空勤2480人,航母战斗群司令部人员70人。现在其舰载机联队为“标准型”配置。
贴子相关图片:
“小鹰”级的防空武器为3座八联装“海麻雀”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和3座“密集阵”近防系统。对空雷达为SPS-49(V)和SPS-48C/E(三座标),对海雷达为SPS-10F,导航雷达为LN-66和SPS-64(V)9,火控为6部MK-95。电子对抗为4座MK-36干扰箔条发射器和1部SLQ-36拖曳式鱼雷诱饵。
贴子相关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海军的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是“肯尼迪”号(CV-67),它是“小鹰”级的第4艘,但由于变化稍大一些,所以国外也将其单列为一级--“肯尼迪”级,其实它与“小鹰”级是相差无几的。
贴子相关图片:
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是当今世界海军威力最大的海上巨无霸,是美国海军独家拥有的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它的巨大威力令任何海上对手望尘莫及。可以说,“尼米兹”级航母是当代航空母舰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员。
“尼米兹”级是美国海军第二代航母,全部由位于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船厂建造,迄今已有8艘服役,未来还将有2艘加入这个兴盛的大家族。这总共10艘航母的服役情况是:
第1艘“切斯特·W·尼米兹”号(CVN-68)于1968年6月22日开工,1972年5月13日下水,1975年5月3日服役
第2艘“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CVN-69)于1970年8月15日开工,1975年10月11日下水,1977年10月18日服役;
第3艘“卡尔·文森”号(CVN-70)于1975年10月11日开工,1980年3月15日下水,1982年3月13日服役;
第4艘“西奥多·罗斯福”号(CVN-71)于1981年10月31日开工,1984年10月27日下水,1986年10月25日服役;
第5艘“亚伯拉罕·林肯”号(CVN-72)于1984年11月3日开工,1988年2月13日下水,1989年11月服役;
第6艘“乔治·华盛顿”号(CVN-73)于1986年8月25日开工,1990年7月21日下水,1992年7月4日服役;
第7艘“约翰·C·斯坦尼斯”号(CVN-74)于1991年3月13日开工,1993年11月11日下水,1995年6月9日服役;
第8艘“哈里·S·杜鲁门”号(CVN-75)于1993年11月29日开工,1996年9月13日下水,1998年7月25日服役;
第9艘“罗纳德·里根”号(CVN-76)于1998年2月9日开工,预计2002年服役;
第10艘“布什”号(CVN-77),预计2003年开工,2008年交付使用。
贴子相关图片:
由于“尼米兹”级建造时间长达数十年,所以各舰之间有一些差别,仅排水量一项,前3艘“尼米兹”标准排水量为81600吨,满载排水量为91487吨,第4艘“罗斯福”号满载排水量则达到了96386吨,而其后的“林肯”号、“华盛顿”号、“斯坦尼斯”号、“杜鲁门”号、“里根”号满载排水量均已超过100000吨。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舰上设备也有很大改变。象“杜鲁门”号就融入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如大面积使用光纤电缆以提高数据传输数率;布设了IT-21非保密型局域网,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作战兵力战术训练系统、舰艇图片再处理装置、数字化综合印刷及综合数据库等连接为一体,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舰员还配备了数字身分卡,舰载机的起降设备也增设了电视监视系统。下面的数据以该级第7艘“斯坦尼斯”号为标准。
贴子相关图片:
“斯坦尼斯”号全长317米,宽40.8米,吃水11.9米,标准排水量79973吨,满载排水量10550吨,载航空燃油9000吨。其飞行甲板长332.9米(斜角甲板长237.7米),宽77.8米,面积超过了3个足球场。舰内从机库甲板以上分为9层,其中5层在岛式上层建筑内,机库甲板以下除双层甲板外又分为8层。整个舰从龙骨到桅顶高为76米,相当于20层的高楼。
“斯”舰动力装置为2座通用电气公司的A4W/A1G压水堆和4台蒸汽轮机,反应堆热效率为25.6%,每个反应堆驱动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高达26万马力,最高航速30节,燃料可持续使用15年,续航力可达80万-100万海里,自持力为90天。它配备的是最新型的C-13-2型弹射器,在直角甲板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座。4座弹射器如果同时使用,在1分钟内可将8架飞机送上天。斜角甲板着舰区设有4道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飞机回收间隔是35-40秒1架。 机库长208米,宽33米,高约8米。将飞机从机库运送到甲板再到起飞,可在15-20分钟内完成。它现在配备的是美军的“标准型”舰载机联队,总数有80架左右,但在紧急情况下的载机可达100架。
贴子相关图片:
“斯”舰装有3座“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和4座“密集阵”近防系统。其电子设备为:对空为SPS-49(V)5和SPS-48E(V)(三座标)雷达;对海为SPS-67V雷达;导航雷达为LN-66;火控雷达为MK-99。电子对抗为4座MK-36干扰箔条发射器和SLQ-36拖曳式鱼雷诱饵。
“斯”舰的生存力极强,舰体除设有若干道纵向隔舱外,还有23道水密横隔壁和10道防火隔壁。舰体和甲板采用高弹性钢,可以抵御穿甲弹的攻击。在舰的两舷设有隔舱系统,弹药库、机舱等重要部位的顶部和两侧还装有63.5mm厚的“凯芙拉”装甲。舰上设有30个损管队,设有泡沫消防装置。泵设备能在20分钟内调整舰体15度横倾。 “斯”舰编制人员为5984人,其中航空人员为2800人,它有6410个床铺、544张办公桌、813个衣柜、924个书架、543个公文柜、5803把椅子和29814个照明灯,舰上还设有数十个仓库,有邮局、电台、电影院、百货商店、照像馆、洗衣房、医院等各种生活设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斯坦尼斯”号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海上城市”。
贴子相关图片:
“斯”舰的作战能力是很惊人的,其舰载机所能控制的空域和海域可达上千公里,其自身一昼夜机动也有500海里。它的舰载机可以24小时不停顿地进行战斗巡逻,每天可出动200多架次的飞机,其载机比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
贴子相关图片:
俄罗斯“基辅”级航空母舰
在超级大国时代,前苏联曾经拥有过全球第二的强大海军,与美国海军在世界各大洋展开激烈竞争,但是在航空母舰这一项上,前苏联却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这一差距直到前苏联解体时也没有弥补上,风雨飘摇中的俄罗斯看来也无法在短时间拥有可与美国匹敌的航空母舰。
与美国海军相比,前苏联在航母发展上可以说是起步晚、发展慢、水平低。直到1967年才出现了“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但这是个非驴非马的东西,无法称其为航母。又经过几年努力,前苏联在70年代中期终于拥有了使用垂直起降飞机的“基辅”级“战术航空巡洋舰(前苏自称)”,这才算是初步走上了发展航空母舰的正路。
贴子相关图片:
“基辅”级共建造了4艘,分别是:
第1艘“基辅”号,1143级,1970年7月21日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1972年12月27日下水,1975年1月3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现役,被卖到中国;
第2艘“明斯克”号,1143.2级,1972年12月29日在明斯克船厂开工,1975年9月30日下水,1978年9月28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现役,被卖到中国改为游乐设施;
第3艘“新罗西斯克”号,1143.3级,1975年9月30日在尼古拉船厂开工,1978年12月24日下水,1982年9月12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现役;
第4艘“戈尔什科夫”号,原名“巴库”号,1143.4级,1978年12月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1982年4月17日下水,1987年1月服役,1994年在一场大火之后便始终处于搁置状态,极有可能在改装后被卖给印度。
贴子相关图片:
“基辅”级航母全长273米,水线长249.5米,宽47.2米,水线宽32.7米,吃水10米,标准排水量36000吨,满载排水量43500吨,(“巴库”号分别为38000吨和45500吨),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00000马力,续航力为13500海里/18节。全舰编制1600人。
贴子相关图片:
与美国乃至西方其它国家航母的最大区别是“基辅”级上装载有大量武器装备,除了舰载机,仅凭其本舰的强大火力,“基辅”级仍能发挥一定作用。前3艘上的反舰武器为4座双联装SS-N-12远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该导弹射程高达550公里;防空武器有双联装SA-N-3中程舰空导弹(射程37千米)发射架和SA-N-4近程舰空导弹(射程12千米)发射架各2座;反潜装备为1部双联装SUW-N-1反潜导弹发射架、2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和2座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另有4座76mm双联自动炮和8座30mm单管自动炮。
贴子相关图片:
“基辅”级上装备了大量各型电子设备:1部“顶帆”三座标对空雷达,1部“顶舵”对空/对海雷达,1部“顶结”归航引导雷达,4部“十字剑”以及“低音帐蓬”、“枭叫”火控雷达等,另有“马颚”舰壳声呐和“马尾”拖曳声呐。“巴库”号在电子装备上进行了大改进,以1部“天空哨兵”大型相控阵雷达代替了“顶帆”、“顶舵”、“顶结”雷达,但是在舰桥最高和出现了1部“顶板”三座标值班预警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