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的倒车历程和可能的结局 [2023/08]
- 毛岸英的死到底是不是因为蛋炒饭? [2023/12]
- 实在不是一般的恐怖:回国买吃的最好只买品牌 [2010/10]
- 中国经济学家张维迎被中共全网封杀 [2024/01]
- 中共建朝后一共杀了多少中国人 [2011/07]
- 中国知名的“左派”与“右派” -ZT [2012/03]
- 中国衰落中的帝制回归 - 习近平的皇帝梦 [2016/12]
- 共产党推翻国民党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倒退 [2011/10]
- 混世魔王毛泽东 - 刘晓波遗作 [2017/12]
- 习近平挖坑 李克强填坑 人大代表吓得要跑 [2019/03]
- 贸易战 - 美国对中国要求的“结构性转变”包涵那些具体事项和内容 [2019/02]
- 今天是邓冥诞115周年,他还值得人民纪念吗? [2019/08]
- 原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致信中央呼吁解决习近平问题 [2023/02]
- 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 -一个企业家的临别诤言 [2019/01]
- 习近平背后的极左智囊团 [2023/02]
- 谈谈杀光中国人事件游行示威的得失 - ZT [2013/11]
- 看看那疯红的年代吧 [2014/02]
- 俺参加了圣诞前给穷人发火鸡 [2014/12]
- 欣赏一下毛新宇的书法 [2011/11]
- 埃及,我流泪了,既是为你,也是为我 [2011/02]
- 本文删除 [2011/05]
- 江泽民的干政不见得是坏事 [2013/01]
- 1960年廖伯康向毛主席告状:四川饿死了1000万人 [2012/03]
- “伟大领袖”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摘自新浪鲁山老泉博客 [2013/03]
- 经济发展不一定需要民主,但没有民主的繁荣不可持续 [2011/02]
- 政法大学教授告诫毕业生 中国将大变要站在正义方 -ZT [2013/07]
- 斯诺登算不算坏蛋?- ZT [2013/06]
- 此文删除 [2012/11]
标题是改的
中国的经济危机是因为 - 党国富而民穷
世界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中国GDP将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20国首脑会议上中国领导人扬眉吐气。法国总统萨科齐说,“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的确,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3600多亿增加到2009年的33.5万亿,翻了几十倍,这个成绩怎么来的?有人说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官话,是假话。实情是社会主义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不得已改弦更张,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发展私有制,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救了社会主义。
如果说中国GDP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就是中国“崛起”的标志,是“中国特色优越性”的体现,那么1840年,中国的GDP是英国的六倍,就已经是天下第一,这是否就证明鸦片战争时期就是中国最“崛起”的时期,就更体现了“中国特色优越性” ?!而事实是,从那时起,中国就开始走下坡路。所以,不管中国经济总量处在第几位,但中国的人均GDP仍居世界百位以后,按联合国“一天收入低于1美元”的贫困标准,中国还有约1.5亿贫困人口。中国人民是世界最穷的,连拉美、非洲都不如。把国民工资收入加在一起,占国家的GDP的比重,欧美最高,大约55%,南美38%,非洲20%,而中国是8%。中国的最低年收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全球排名159位,最低工资甚至低于32个非洲国家。因此,说现在中国“崛起”,其实仅仅是政府“崛起”,人民并没有崛起。
过分鼓吹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一枝独秀”,是非常可笑的。事实上,应该说是中国的经济危机才刚刚开始,才进入情况。主要根据是:国富民穷,或政府富人民穷。
中国的经济增长,74% 依赖出口,比如2009年出口对GDP的贡献是负3.9%; 中国的商品卖不出去了。许多民营企业,一些制衣厂、制鞋厂、玩具厂就倒闭了。所以中央政府一再在的经济要转型,由外向型转为内向型,要在国内找到市场。但 经济转型并非现在才提出的问题,早在朱镕基当总理时就说经济要转型,要由外向型经济转为内向型经济,但一直转不过来,因为老百姓穷,没有购买力。在中国, 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是让人民富起来。
在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中国经济的瓶颈是找不到市场。一个欧洲市场,一个美国市场,原来是中国的大户。经济危机中人家不买中国的东西了,中国就急得团团转,在世界面前充阔佬,派出采购团到欧盟买东西,出手就是130亿美元。实际上是希望人家投桃报李,是去找市场。但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回报,欧盟并没有派采购团到中国来。但如果中国自己让9亿农民富起来,那么就等于两个欧盟(4亿人口)市场,等于美国(3亿人口)三个市场。中国自己有这样大的市场,却不知道培育利用,到国外拉关系说好话,满世界找市场。
中国寻求市场的眼光,还不如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汽车公司。福特在1913年引入新的装配线,极大地提高了汽车产量;因此,在1914年福特就主动地把工人的工资翻了一番,由每天2至3美元提高到5美元。90多年前日工资5美元是很高的工资,累积起来工人的年薪是1825美元,而1913年,一部福特T型车的售价是440美元。工人一年的工薪可买四辆汽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1986年,福特公司工人的实际工资增加了12倍以上。福特的经营理念是,“汽车不应该只属于少数富人,而应该让每个人都买得起”。福特没有依赖出口,没有向欧洲的王室贵族,亚洲的军阀官僚,南美的部落酋长,推销他的汽车。他的一双眼睛,盯着自己的工人,盯着美国的老百姓。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福特理念告诉中国政府:让人民富起来,就是中国最大、最可靠、最有实力的市场。
但是,向内向型经济转变成为空谈后,中国在政策上却又向计划经济时代回归,用大搞基本建设的办法,去保8%的经济增长率。为了“保8”,国家投资4万亿救市,10万亿信贷;但这些救市资金,并不是扶持那些倒闭的或将要倒闭的民企,而是都给了国企,给了铁路、公路、机场,还有给了房地产业。靠上项目,铺摊子,搞基本建设,维持了GDP的增长。靠钢筋水泥创造GDP,2008年是57%,2009年是70%。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90%。
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中国生产能力过剩。据2010年1月份统计,有10个行业产能过剩;中国粗钢过剩率达到43%,过剩量约为2.5亿吨;水泥过剩率达到24%,过剩量为4.8亿吨;在粗钢过剩中,大型国企贡献率为76%;在水泥过剩中,大型国企贡献率为63%。专家预计,到2013年初,新投资的项目如果有40%形成生产能力,中国的产能过剩率将达到200%。因为形成生产能力不等于产品有了销路,产品没销路就是生产经济危机。
大陆目前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济危机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安徽阜阳市,修了个飞机场,但没有飞机起落,没有客流,成了赔钱货,因为运营要养一大批职工,还有各种行政开支,只好关闭。湖南省长沙为了利用中央政府给“铁、公、机”的拨款,拆除2英里的现代飞行跑道重建。内蒙古新建的鄂尔多斯城仍然是一座空城。截至2008年12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率达60%,面积达2亿平方米。国务院提出2012年以前要新造1530万套平民房子卖给老百姓,还是钢筋水泥开路创造GDP。不解决让人民买得起的问题,盖的房越多,经济危机越重。
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是生产过剩。上项目铺摊子是增加过剩,雪上加霜,在制造经济危机。比如国家投给房地产业9000亿救市,一旦国家托不住底,房地产业资金链断裂,企业停工,大量烂尾楼出现,将出现非常可怕的景象。2009年底全国失业工人4000万,失业率是5%。如果楼市崩盘,全国约有5000万建筑工人,将出现大量失业者。如果有一半人失业就是2500万人。估计2013年将有6500至7500万的工人失业。按每个失业者是4口之家计算,就有3亿人口要靠政府救济生活。在政府减收增支入不敷出时,就要多印钞票,3个人的饭5个人匀着吃。接着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们到银行排队提款挤兑,银根吃紧。更多的工厂、商店倒闭。更多的人失业,更低的购买力。一切靠高压掩盖的社会问题就会凸显出来。那时中国才进入了真正的经济危机。
所以说,现在,中国的经济危机才刚刚开始,才进入情况。
舍 不得让老百姓富起来,是中国政府从毛泽东时代就留下的传统。老百姓手里有点钱了,政府就想办法叫你交出来。但毛泽东时代,中国大陆是短缺经济,没有经历过 以生产过剩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危机。以现在的情况看,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说什么“世界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实在 是个天大的幻觉。
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对中国执政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中国要出现罗斯福那样的国家领导人,才能领导国家走出危机。
现在,中国不仅显现经济危机,更重要的是政治危机。
必 须强调,改革开放是正确而伟大的,改革开放纵有一万条缺点也比毛泽东时代强得多,起码没有饿死一个人,而且保证了人人吃饱穿暖,生活达到了小康。这就是了 不起的成就。对此,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功不可没。但是,在经济上的改革取得成功的同时,政治改革却落后甚至停滞;在经济上越来越市场化的同时,在政治 体制上仍然维持斯大林主义专制模式,意识形态上守旧与僵化,导致政治伦理的缺失,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危机。在这种危机下,权贵资本主义形成并越来越成为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
权贵资产阶级的人数,据《远东经济评论》2007年第4期报导,至2006年3月底,内地私人拥有财产(不包括在境外、外国的财产)超过5000万以上的有27310 人,超过1 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而亿元以上的90%是高干子女,有2932人,他们拥有资产2045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人6.7亿元。如果放大一些他们的社会基础,家有千万(人民币)以上的权贵集团人数约有500万人。但在13亿中国人民面前,他们是微末的小数。
于是,进入2010年后,在中国就出现一股“增官加政”的热潮,试图让“微末的小数”变的增长起来。有网络文章称,今年春节乡镇的所有干部都没有闲着;个个都在为自己的将来奔波。因为乡镇改处后,连派出所都是处级单位了;谁不想将自己的级别往上调一调。现在,大批地进官晋级成为中国政坛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 从分田到户后,农村干部就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所以当时就是计划生育闹的鸡飞狗跳。然而近年来农村干部越来越吃香了;不仅现在村这一级有工资拿,就是普通党 员也有额外收入。正因为如此,现在农村又到了抢官做的地步;连个村民代表这个职位也要抢着做,因为它也是每月有收入的官。既然现在的处级都到了乡镇这一 级,难道村就不是科级“公务员”了?!所以农村的官现在成为了金字塔,农民千方百计地往里挤。不仅是农村,而且这些年最大变化的是国企机构越来越大了,因 为它的级别提高了;如以前副部级的国企没有局级机构;全部是由处级单位组成,所以有120多个处级单位;但现在的处级单位增加到了300多个;因为副部级的国企设立了厅局级单位,所以处级单位越来越多;因此有级别的官也就越来越多了。国家年年口喊“精兵简政”,却年年在“增官加政”。
中国社会现在到处是县改厅、乡镇改处;村改科。在这全面的忙碌中,中国社会进入了“增官加政”的时代;在一个“增官加政”的时代,将村官统一规划为科级干部;这个措施能使中国社会增加几百万科级干部;中国社会的官实现了翻番,权贵资产阶级的人数当然也就水涨船高。
这种“增官加政”举措有着背后深层次原因。
其 一是,改革开放后由于让“少数人先富”,结果第一批富起来的人竟然是社会的渣滓;如小混混和劳改释放人员。因为不好定位“少数人”,只好让当官的先富;因 为他们也是少数人,而且是社会的精英。今天,中国社会当官的都富起来了,但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所以就只能提拔更多的人当官,使富裕的群体越来越大。比如 国企单位负责人的年薪超过百万后,马上就在内部实现连班组长都拿年薪的目标。不过,即使班组长全部统计在内,他们还是单位内部的少数人。所以班组长都富了 的单位,老百姓依然贫穷。
其二是,在当权者心目中有一个认识的误区,以为官富则官心安,官心安则政权稳;政权稳,则社会安定;社会安定,则经济繁荣;经济繁荣则国家富。而国家富才能国力强,只有国力强才能有国际地位。
不过,就象经济上的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一样,中国官场的官员生产过剩,则潜伏更大的政治危机。官富则官心安,但民心不安;国富能国力强,但百姓不强。这样的态势,不仅没有社会稳定的根基,更不会有什么国际地位。前苏联,就是前车之鉴。
国富民穷和官富民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