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的倒车历程和可能的结局 [2023/08]
- 毛岸英的死到底是不是因为蛋炒饭? [2023/12]
- 实在不是一般的恐怖:回国买吃的最好只买品牌 [2010/10]
- 中国经济学家张维迎被中共全网封杀 [2024/01]
- 中共建朝后一共杀了多少中国人 [2011/07]
- 中国知名的“左派”与“右派” -ZT [2012/03]
- 中国衰落中的帝制回归 - 习近平的皇帝梦 [2016/12]
- 共产党推翻国民党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倒退 [2011/10]
- 混世魔王毛泽东 - 刘晓波遗作 [2017/12]
- 习近平挖坑 李克强填坑 人大代表吓得要跑 [2019/03]
- 贸易战 - 美国对中国要求的“结构性转变”包涵那些具体事项和内容 [2019/02]
- 今天是邓冥诞115周年,他还值得人民纪念吗? [2019/08]
- 原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致信中央呼吁解决习近平问题 [2023/02]
- 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 -一个企业家的临别诤言 [2019/01]
- 习近平背后的极左智囊团 [2023/02]
- 谈谈杀光中国人事件游行示威的得失 - ZT [2013/11]
- 看看那疯红的年代吧 [2014/02]
- 俺参加了圣诞前给穷人发火鸡 [2014/12]
- 欣赏一下毛新宇的书法 [2011/11]
- 埃及,我流泪了,既是为你,也是为我 [2011/02]
- 本文删除 [2011/05]
- 江泽民的干政不见得是坏事 [2013/01]
- 1960年廖伯康向毛主席告状:四川饿死了1000万人 [2012/03]
- “伟大领袖”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摘自新浪鲁山老泉博客 [2013/03]
- 经济发展不一定需要民主,但没有民主的繁荣不可持续 [2011/02]
- 政法大学教授告诫毕业生 中国将大变要站在正义方 -ZT [2013/07]
- 斯诺登算不算坏蛋?- ZT [2013/06]
- 此文删除 [2012/11]
媒体报道:国内菜市场加价,愤怒的主妇纷纷谴责美国滥发货币,造成中国的“通货膨胀”。媒体的这出报道引起了我的兴趣,促使我决定作一番“独立的”调查研究。
滥发货币是通货膨胀的起因,这个概念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套用一句老话:这道理就连街边卖白菜的老太都懂。美联储最近宣布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将在今后两年内逐步增发6000亿美元,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当然会波及中国。
“金融危机”是2008年10月爆发的,迄今正好两年整。为了渡过危机,中、美两国都采取了“货币宽松”政策,即增发货币、放宽信贷、降低利率,但是美元和人民币究竟增发了多少,情况并不清晰。以下是我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美联储》网站所找到数据,显示中、美两国 “货币当局”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两年和后两年的货币发行情况:
美元供应总量(M2)—— 2006年10月:69876 亿美元 2008年10月:80098 亿美元,两年内增加:10222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8487 亿元 2010年10月:87660 亿美元,两年内增加: 7562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0665 亿元 数据来源:《美联储》官方网站(详细), 人民币对美元兑换率:6.70 从美元发行情况来看,2008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前两年的货币增发量总额为10222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发5111亿美元;“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年的货币增发量总额为7562亿美元(含美联储第一次“量化宽松”的600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发 378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332亿元)。如果数据没有搞错,那么结论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年来的货币增发量比起前两年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
再来看看人民币的发行情况,把我吓了一大跳,几乎从椅子上滚倒在地下: 人民币供应总量(M2)—— 2006年10月:331865 亿元 2008年10月:453133 亿元,两年内增加:121268 亿元 2010年10月:696471 亿元,两年内增加:243338 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调查统计”栏(详细) |
从人民币发行情况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两年的货币增发量总额为121268亿元,平均每年6634亿元;“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年的货币增发量总额为243338亿元,平均每年121669亿元。这说明:“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的发行量猛增一倍。
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近两年来,美元的增发量折合人民币后,为平均每年25332亿元,而人民币的增发量为平均每年121669亿元,是美元增发量的4.8倍!不要忘记:美元在全世界流通,而人民币主要在国内流通。你说今天中国国内通货膨胀的罪魁恶首是美元还是人民币?
进一步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另一个惊人的结论:近两年来,中国GDP平均每年增加不到3万亿元(2008年是30万亿,2009年33万亿,2010 年估计为36万亿元),货币发行量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亿元,货币发行量的增加远远超过GDP的增加,竟是GDP增加量的4倍有余!
货币也是一种商品,要服从于供求关系。“五楼”先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意思是先有需求还是先有供应?前两天的专家文章中都为政府多发货币辩护,强调是市场需求大才造成货币的供应增加,但是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后可以看出:2008 年10月以来这两年内,尽管国家赖以生存的出口商品生产出现萎缩,但是货币发行量却比前两年猛增一倍,这显然不是出于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而是用增加货币来刺激市场需求,这就解释了这两年来全世界房地产市场萎缩,唯独中国房地产市场疯涨的原因。
这无疑是一场赌博。如此滥发货币,实在令人震惊!
今天本来准备转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的一篇访谈记录,文章的主要论点还是为政府大量增发货币作辩护解释,强调这是“货币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和前两篇文章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大量增发货币未必引发通货膨胀。我想,这已经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